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何岳两次还金 >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的意思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出自:何岳两次还金时间:2018-08-10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次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③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皆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诗人无名氏资料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代表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的意思

注释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代词,这件事。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遂:于是,就。4.利:形容词作动词用,贪图。5.尝:曾经。6.俟(sì):等待。7.闻:听说。8.暂犹可勉: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9.过:超出。10.略不:一点也不,丝毫不。11.金:银子。12.宦官:官吏。13.旦日:第二天早上。14.寻:寻找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

查看详情>>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