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杜荀鹤的诗 > 乱后逢村叟 >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的意思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朝代:唐代诗人:杜荀鹤出自:乱后逢村叟时间:2017-05-18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诗人杜荀鹤资料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作者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 查看详情>>

杜荀鹤代表作品: 《送友游吴越》 《将入关安陆遇兵寇》 《赠僧·利门名路两何凭》 《寄临海姚中丞》 《秋日卧病》 《隽阳道中·客路客路何悠悠》 《送人宰德清》 《寄李溥·如我如君者》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维扬逢诗友张乔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的意思

首联虽是转述村叟的情况,但可以烈感受到无比的凄恻、沉痛之情。颔联写战乱给村叟带来的灾难。桑柘,表达对官府朝廷无声而无比愤怒的控诉和抨击。颈联则通过村叟欲求生存的愿望的破灭,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普遍性指向和代表意义。尾联衰翁有气无力倚门对着前山的落日,传神地呈现出一个衰惫乏倦、孤苦无依的老翁形象。 不像多数“...

查看详情>>

注释 ⑴乱后:指唐末黄巢起义后。 ⑵经乱:经过战乱。此句一作“八十老翁住坡村”。 ⑶伤魂:伤心。此句一作“村中牢落不堪论”。 ⑷寨木:修建军队营寨用的木头。 ⑸著:一作“点”,点派,征集。乡兵:地方武装。 ⑹平宁:太平安宁的年头。 ⑺未尝:不曾。略:稍微。安存:安抚体恤。 ⑻星散:像空中的星星般分散消失...

查看详情>>

《乱后逢村叟》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此诗刻划了一位孤苦无靠的老人形象,反映了唐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首联点出经乱老翁之“衰”、居处之“破”及心之忧伤,刻画出老人的孤苦形象。中间两联具体描述了老人的不幸遭遇:桑柘被砍光了,子孙死于兵差,而官府的苛租重税,有增无已。尾联写鸡犬星散、老人独倚空...

查看详情>>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