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以名

朝代:明代诗人:杨士奇出自:武昌十景图诗序时间:2023-04-18
武昌郡在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楚夏汭,汉为鄂县,孙吴徙治之始,更名武昌,吴以后沿为郡,起武昌城。
西临江有山屹然而高者,为黄鹤山,郡志称黄鹄山。
山之阳有黄鹤楼,因山以名,或云仙人费文祎尝乘黄鹤于此。
黄鹤楼之东有庾元规南楼。
楼之西有石镜亭,其北二里所有凤凰山,皆以形似名之。
又南去庾楼二里,有祠祀孟孝子宗。
祠前有竹数十挺,相传当时哭笋之处,皆在郡城中。
由黄鹤山之西,越江为汉阳郡,大别山在郡之北,与黄鹤山夹江而峙,江汉二水合流其下。
起黄鹤山东去十里所为洪山,山半有释迦氏浮图,而飞楼叠阁联络乎其下。
城南有鹦鹉洲,在江之中,洲之上有祢正平墓;
又有吴将黄盖所屯黄金之浦,与鹦鹉洲相接;
又有屈原所称南浦,在洲之东。
皆纪于载籍,以为是邦之胜,四方闻之者咸愿身造而目览,过之者必不以事而废游也。
然其地连雍汴,接广蜀,衿喉江淮,统会湘汉,又密迩夷獠冥顽不驯之境,故累代皆宿重兵镇之。
而士之仕于是者,职务之烦,寝食不暇,凡前所谓是邦之胜,常旷岁不能一造,岂其志弗尚乎此哉!
大同萧秉文官武昌左卫幕六年,卫之政无大小重轻,一由于幕,故其劳勚视卫之他官为甚。
而是邦之胜,六年之间或一二至焉,或过之不远十数步,不能一至焉,或徒得于远望焉,间求善画者图为十景,又求善赋者分咏之,又求余序之,将于退食之暇,时自览适。
余闻张弛者文武之道也,张而不弛,文武不能,则剸繁理剧之余,其有所适于性情也诚宜。
而士君子于一视一听,必有所监省,又非独以自适也,秉文从容公退,展图兴思,如睹大别则思大禹之勤劳乎民;
睹南浦则思屈原之忠荩乎君;
睹黄盖故垒,则思立功者当博采众长;
睹祢氏之丘墓,则思用人之才,贵乎有容,用己之才,贵自重也。
以至睹灵竹则思惇乎孝诚,睹庾楼倾址,则思清谈不掩于尘污,如睹形似之假托,则思冒虚名者非有所益,睹仙佛之说,则思圣人之教于民生实用为何如也。
凡游目之顷,有动于中,无非为己,则所存所施,事上驭下之道,岂不尚有裨益哉?
岂特性情之适而已。

诗人杨士奇资料

因山以名作者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 查看详情>>

杨士奇代表作品: 《挽刘仲海·竹窗幽户久栖迟》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残寺·残寺连农舍》 《过安山驿有怀蹇尚书》 《清平乐·玉京仙境》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林佥宪斗山风木卷》 《早过宿州·月转西林晓雾收》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题竹送周侍郎

因山以名的意思

因山以名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