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孔子的诗 > 论语·名句 > 则民服的意思

则民服

朝代:先秦诗人:孔子出自:论语·名句时间:2023-06-0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不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未知生,焉知死?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德不孤,必有邻。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言必信,行必果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欲速则不达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小不忍,则乱大谋。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心所欲,不逾矩。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三思而后行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近者说,远者来。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君子成人之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不迁怒,不贰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割鸡焉用牛刀?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食不语,寝不言。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过犹不及。
君子不忧不惧。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君子忧道不忧贫。
言忠信,行笃敬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见义不为,无勇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当仁不让于师。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小人之过也必文。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尽美矣,又尽善也。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诗人孔子资料

则民服作者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查看详情>>

孔子代表作品: 《孝经·孝治》 《论语十二章·学而篇》 《孝经·广要道》 《论语十二章·先进篇》 《孝经·卿大夫》 《论语十二章·子曰》 《孝经·名句》 《孔孟论学》 《论语十二章·微子篇》 《论语十二章·子曰

则民服的意思

则民服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