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顾炎武的诗 > 拽梯郎君祠记 >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的意思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

朝代:清代诗人:顾炎武出自:拽梯郎君祠记时间:2018-10-26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报之而不得其名,于是姑以其事名之,以为后世之忠臣义士者劝,而若人之心何慕焉,何憾焉。平原君朱建之子骂单于而死,而史不著其名;田横之二客自刭以从其主,而史并亡其姓。录其名者而遗其晦者,非所以为劝也。
余过昌黎,其东门有拽梯郎君祠,云:方东兵①之入遵化,薄京师,下永平而攻昌黎也,俘掠人民以万计,驱使之如牛马。是时昌黎知县左应选与其士民婴城固守,而敌攻东门甚急。是人者为敌舁云梯至城下,登者数人将上矣,乃拽而覆之,其帅磔诸城下。积六日不拔,引兵退,城得以全。事闻,天子立擢昌黎知县为山东按察司佥事,丞以下迁职有差。又四年,杨公嗣昌以巡抚至,始具疏上请,邑之士大夫皆蒙褒叙,民兵死者立祠祀之。而杨公曰:“是拽梯者,虽不知何人,亦百夫之特。”乃请旨封为拽梯郎,为之立祠。
呜呼!吾见今日亡城覆军之下,其被俘者,虽以贵介之子,弦诵之士,且为刈薪刍、拾马矢不堪其苦,而死于道路者何限也。而郎君独以其事著。吾又闻奢寅②之攻成都也,一铳手在贼梯上,得间向城中言曰:“我良民也,贼以铁锁系我守梯,我仰天发铳,未尝向官军也,今夜贼饮必醉,可来救我。”官军如其言,夜出斫营,贼无得脱者,而铳手死矣。若然,忠臣义士岂非本于天性者乎?
郎君之祠且二十余年,而幸得不毁,不为之记,无以传后。张生庄临亲其事者也,故以其言书之。

诗人顾炎武资料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作者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 查看详情>>

顾炎武代表作品: 《寄子严·二纪违脊令》 《金陵杂诗·春雨收山半》 《不其山·荒山书院有人耕》 《五台山·东临真定北云中》 《赴东·行行过瀛莫》 《京口·东吴北翟战争还》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 《曲周拜路文贞公祠》 《流转·流转吴会间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的意思

忠臣义士出自天性,并不是因羡慕名声而这样做的。名誉,是国家用来回报那些忠臣义士的,回报但是又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于是就暂且用他们的事迹来命名,以此来作为后来的忠臣义士奖励的榜样,而至于人们心中是有多么的仰慕,多么的遗憾。平原君朱建的儿子痛骂单于而死,但史书并没有留下他的名字;田横的两个门客为跟从他自刎而死,史书也没有留下...

查看详情>>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