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曹之谦的诗 > 白菊·数枝的皪照秋清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菊·数枝的皪照秋清

朝代:金朝诗人:曹之谦时间:2023-04-05
数枝的皪照秋清,何物为花乃宁馨。
玉骨冰肌誇皎洁,风珰月佩想娉婷。
霜迎叶上迷青女,露下篱边泣素灵。
见说寒英能愈疾,拟开三径著茅亭。

诗人曹之谦资料

白菊·数枝的皪照秋清作者曹之谦

介绍:金元间大同应州人,字益甫。早登科第。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金亡后,居平阳,讲学一以伊洛为宗。有《兑斋集》。(《元诗选三集》卷一)金元间大同应州人..... 查看详情>>

曹之谦古诗词作品: 《送侯君美归云中》 《上韩应州·天挺英雄入彀中》 《秋日怀李仁卿》 《雁·北塞迎霜雪》 《送李郭二子还乡》 《秋夜·寂寂江城夜向阑》 《感寓·高林夹金井》 《感寓·中林有幽兰》 《虞坂·长坂悠悠接古虞》 《宿云台观·趋程疲永路

白菊·数枝的皪照秋清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菊·数枝的皪照秋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薄幸·孝逸索题仙鬟采药图即和其韵》 - - 宋翔凤 - - 琴丝犹润。奈不见文君鬓影。试重数流年三五,圆月饶他离恨。最凄凉隔断神山,哀筝怨曲无从省。况碧海波宽,芳踪吹远,罗袜全迷尘印。孤负却扬州梦,经多少琼花飘尽。那关人殢酒,江寒如许,故人慰我天涯病。十洲凭问。定何时采药能归,碎佩当风引。沉吟画里,宫烛知烧几寸。 ...
  • 古诗《莪默绝句·富贫一例枉劳形》 - - 伯昏子 - - 富贫一例枉劳形,举世栖栖为觅卿。咫尺眼前皆不识,行尸走肉塞聪明。
  • 古诗《题李兵曹竹石图奉寄中翁长公》 - - 刘崧 - - 自捲新图寄长公,幽篁古木两三丛。燕城六月尘如海,得似南窗卧竹风。
  • 古诗《早桂·离离初见缀枝黄》 - - 乾隆 - - 离离初见缀枝黄,便觉西风满院香。每惜流光如驶疾,又欣节物先秋芳。摘供佛钵宜清净,底向风幡悟幻常。月夕那堪思往度,塞游兼拟逭神伤。
  • 古诗《和徐树人中丞述怀诗》 - - 丁曰健 - - 襟怀潇洒坐高亭,远近峰岚展画屏。云谷无心争出岫,松根得地自生苓。承欢桂子歌浓露,养志兰陔乐寿星。中外尊崇归潞国,圣朝未许隐山青。
  • 古诗《和吴九闳见赠诗》 - - 夏霖 - - 一夕连床话,山钟报晓时。虽无莺劝酒,便有雨催诗。爱石君成癖,栽花我亦痴。衡门原待客,相与共栖迟。
  • 古诗《凉夜·金气已呈秋》 - - 张羽 - - 金气已呈秋,新凉入梦幽。闺人砧欲动,侍女扇将收。玉露清瑶簟,银河绕画楼。更怜今夜月,隐隐树西头。
  • 古诗《墨梅·两蕊三花便可人》 - - 凌云翰 - - 两蕊三花便可人,分明笔底有阳春。平生一点和羹意,不到中书未是真。
  • 古诗《读诗八章·常憾辛郎抱恨眠》 - - 范诗银 - - 常憾辛郎抱恨眠,青黄红绿酒杯前。胸怀写尽残阳血,花落情耽苦玉田。
  • 古诗《次韵江南·斗酒十千即可赊》 - - 丁复 - - 斗酒十千即可赊,斜窗短篱谁为遮。大妇相迎问买酒,十五小姑方主家。
  • 古诗《课儿联·吉日思贤相》 - - 梁鼎芬 - - 吉日思贤相;危时失大臣。
  • 古诗《减字木兰花·红尘不到》 - - 王韶生 - - 红尘不到。白石清泉随起卧。修竹成林。一寸清虚一寸心。电光石火。觉岸回头何不早。强自心宽。偷得浮生半日閒。
  • 古诗《春半喜晴·阴寒二月雪含云》 - - 密璹 - - 阴寒二月雪含云,两日开晴淑景新。借问海棠红几许,杏花杨柳不曾春。
  • 古诗《荼蘼和韵·东风架上剪青瑶》 - - 周权 - - 东风架上剪青瑶,小院阴阴閟阒寥。白凤联翩翻露彩,翠虬夭矫驾烟条。坐来芳荫吟逾好,嗅尽清香醉已消。见说唐宫寒食宴,借渠风味酒中飘。
  • 古诗《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 - - 杨芳灿 - - 仙心禅悟两难分,万劫灵光一片云。别有闲愁归洗马,不须绮语忏司勋。琳函旧识丹台字,石篆新镌碧落文。销尽平生恩怨感,清斋夜礼玉晨君。
  • 古诗《东坡引·建宁香袋》 - - 董以宁 - - 缝成红素绢。妆就鸳鸯线。双双蟢子双双燕。一双图半面。一只图半面。系他裙衩,氤氲堪羡。愿翠管郎亲捻。翻来覆去教郎见。这边题欲遍。这边题欲遍。 
  • 古诗《挽麦孺博·志士不得老》 - - 曾习经 - - 志士不得老,夭枉又斯人。直是肝肠断,休言文字亲。道穷徒反袂,泪短亦沾巾。海雨江风地,经过只怆神。
  • 古诗《山长陈刚父挽诗》 - - 林希逸 - - 名在江湖久,青袍鬓已霜。苕人师凿齿,莲幕客君房。甫为思芹去,还遭撼树伤。清朝公道厄,埋骨竟凄凉。
  • 古诗《谒金门·江水绿》 - - 赵师侠 - - 江水绿。江山数峰如簇。唤渡小舟来岸北。笋舆行太速。素艳窗纱笼玉。埠负看花心目。今夜知他何处宿。断魂沙路曲。
  • 古诗《过骊山·玉女霓裳斗彩虹》 - - 王廷相 - - 玉女霓裳斗彩虹,君王仙去凤楼空。 只今惟有垂杨树,留得寒蝉咽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