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左国玑的诗 > 报恩寺集·向夕吾当去原文及翻译赏析

报恩寺集·向夕吾当去

朝代:明代诗人:左国玑时间:2023-04-08
向夕吾当去,因君且暂留。
昙花依砌落,松径入堂幽。
莫谩题春句,还期上晚楼。
帝乡风日好,宜作醉中游。

诗人左国玑资料

报恩寺集·向夕吾当去作者左国玑

左国玑,[明]字舜齐,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嘉靖(一五二二至一五六六)中举于乡。性嗜酒,作诗赋古文,出语辄惊人。能书真、隶大字。善吟咏,多吊古伤今之作,有《避庵集》。..... 查看详情>>

左国玑古诗词作品: 《下第归桐冈园小酌》 《沙溪夜月·澄溪寂无喧》 《北窗夜读·秋蛩啼草垣》 《乐游行·白马玉连环》 《酬黄工部平贼之作兼值时雨有感》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 《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 《送郑冠玉·我携白玉壶》 《下第归桐冈园小酌》 《夏日和氏庄同田三使君

报恩寺集·向夕吾当去原文及翻译赏析

报恩寺集·向夕吾当去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舟发淮阴。向宝应县》 - - 郑梦周 - - 百里平湖深丈馀,画船来往胜吾庐。荷舒绿叶宜包饭,柳长新枝可贯鱼。且向客途经险易,因知世事有乘除。卧思故里多佳处,怪底青山独负余。
  • 古诗《除夕·旨蓄欣看担石储》 - - 蒋士铨 - - 旨蓄欣看担石储,求田问舍愿仍虚。还乡两载浮家遍,近市终年借屋居。称贷济人心实苦,饥寒相友累难除。屠苏且作团圞饮,引笑尊前曳彩裾。
  • 古诗《泛舟出水门遂至影湖楼》 - - 弘历 - - 果然天淡云閒候,幸值神清气爽时。把笔句从何处得,宜人景在镜中披。
  • 古诗《为李端愿居士说偈》 - - 释达观 - -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滔滔汴水,隐隐隋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 古诗《感事·先朝讲武旧围场》 - - 俞樾 - - 先朝讲武旧围场,萧瑟秋风塞外凉。早望羽车回谷口,漫劳石鼓刻岐阳。飞黄一去清尘远,凝碧重来法曲荒。剩有开元朝士在,颓唐诗笔赋连昌。
  • 古诗《好事近·宿面浅匀妆》 - - 吕胜已 - - 宿面浅匀妆,梅粉旋生春色。绣草冠儿宫样,系丁香新缬。凤檀槽上四条弦,轻□□□攧。恰似浔阳江畔,话长安时节。
  • 古诗《送文山人还江左兼怀旧游》 - - 叶汉 - - 潮平烟月晚霏微,相送江门揽客衣。行李萧条谁共醉,乡心迢递梦先归。别愁暑雨黄梅湿,来及秋霜绿橘肥。经过虎头云水寺,旧时风景可依稀。
  • 古诗《咏古·忽忽岁已莫》 - - 李攀龙 - - 忽忽岁已莫,太台役方作。太上美遨游,禾黍未能穫。滞穗满甫田,风雨殚零落。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
  • 古诗《访饶烈·好约良朋次第来》 - - 吴与弼 - - 好约良朋次第来,百年时序日相催。分阴须惜更须惜,不学何由造达材。
  • 古诗《七日夜女郎歌》 - - 无名氏 - -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 古诗《百丈岭·峻岭度来平似砥》 - - 成鹫 - - 峻岭度来平似砥,下方回首曲如弓。行人记得开山日,踏破芒鞋成老翁。
  • 古诗《泉州府学署联》 - - 张繁露 - - 座有春风官不冷;门多寒士道弥尊。
  • 古诗《丁巳正月琵琶张教师来江东白云更与证之》 - - 史忠 - - 忽雷曾说郑中丞,不似女郎楼上听。此日白云推却处,痴翁清赏倚银屏。
  • 古诗《河传·送米紫来入燕》 - - 朱彝尊 - - 南陌,归客,紫骝骄。水驿山椒,路遥,落花如雨烟外飘。河桥,折残杨柳条。别酒西堂官烛短,红玉碗,醉也休辞满。漏声催,且徘徊,一杯,劝君更一杯。
  • 古诗《次赵莼湖饱看风雨楼韵》 - - 释元肇 - - 江山高处据胡床,豪气如虹贯野塘。且去已知元亮醉,兴来非是次公狂。满天风雨供吟眺,一幅潇湘不卷藏。听得鸡鸣还待旦,莼羹虽美在他乡。
  • 古诗《闰月朔日·嘉月重非常》 - - 刘敞 - - 嘉月重非常,芳期及载阳。却因春意晚,得见岁华长。馀雪留寒色,新梅著早香。祗应勤一醉,持以答风光。
  • 古诗《湖州长兴县大雄寺陈霸先故宅天嘉中所植桧柯叶苍然其中空洞皮脉仅存而已》 - - 汪藻 - - 曾经浩劫故依然,老寿方知木有仙。直干凌空裁百尺,虚心阅世已千年。深蟠泽国兴王地,独傲天公造物权。玉树庭花非不好,秖今谁占旧山川。
  • 古诗《装解卷鲁斋先生置酒出诗就坐占和》 - - 金履祥 - - 功名人事巧推迁,谁信此心即此天。 三轴文章只借径,万人优劣谩争先。 岂惟科目一时重,要使勋庸后世传。 此意自期尤自信,端如穮蓘有丰年。
  • 古诗《次韵答少章闻雁听鸡》 - - 黄庭坚 - - 朝士闻鸡常半途,朱门拥被不关渠。 秦郎五起听三唱,残烛贪传未见书。
  • 古诗《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 - - 陆龟蒙 - - 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芝畹烟霞全覆穗,橘洲风浪半浮花。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