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张雨的诗 > 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原文及翻译赏析

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

朝代:元代诗人:张雨时间:2023-04-04
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
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

诗人张雨资料

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作者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人。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虞集..... 查看详情>>

张雨古诗词作品: 《马远小景·柳未藏鸦雪未消》 《蝶恋花·雨馆幽人朝睡美》 《玉笙谣为铁门笙伶周奇赋》 《马塍新居·浮家泛宅意何如》 《西湖放灯·共泛兰舟灯火闹》 《满庭芳·湖曲荒烟》 《温日观蒲萄·日观一饮西凉酒》 《踏莎行·春梦还山》 《和丹邱生悼吾子行书遗墨后》 《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廿二韵

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原文及翻译赏析

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立春日·何处生春早》 - - 沈曾植 - - 何处生春早,春生珞琭中。魁罡传汉学,箕斗困韩公。磨蠍生何叹,操蛇愿有通。今年年矢疾,天道在张弓。
  • 古诗《喜春来·你道是衔冤负屈吃尽亏》 - - 孟汉卿 - - 你道是衔冤负屈吃尽亏。则你这致命图财本是谁直打的皮开肉绽悔时迟。不是我强罗织。早说了是便宜。
  • 古诗《春兰·叶下猗猗标素花》 - - 弘历 - - 叶下猗猗标素花,楚骚等度本无差。会稽逸少山亭畔,芳挹惠风趣自赊。
  • 古诗《小桃红·生领众军上》 - - 张凤翼 - - 生领众军上:军容整肃。阵势森严。铁骑分前后也。两翼齐驱下。首尾似循环。看云屯更风旋。怕甚么莽蚩尤狡匈奴能负险也。这蕞尔高丽何足办。指点鸭绿红边。那降旗隐隐城闉。
  • 古诗《美新淦曹明府招》 - - 邓雅 - - 圣德如天极海涯,县公凫舄到荒遐。金陵地接二千里,紫淦春回十万家。案牍庭中飞鸟雀,弦歌城外种桑麻。才名不独传京国,庾岭南来众口誇。
  • 古诗《挽陈其美联·先觉具长才》 - - 待考 - - 先觉具长才,保障东南钦伟绩;后生须继起,肃清寰海建奇勋。
  • 古诗《送华秘书还朝》 - - 安希范 - - 暂释庭帏恋,仍归供奉班。凤池毫再淬,温室树重攀。阙下东方隐,淮南庄助还。倘承前席问,何策佐时艰。
  • 古诗《感遇·还顾望大河》 - - 欧大任 - - 还顾望大河,北风水增波。梁王召词臣,宾客来相过。日暮登平台,积雪高嵯峨。游子一长啸,更为蓬池歌。蒯缑行自怜,古欢今如何。
  • 古诗《次韵奉答吴吉林老贺吾儿升学诗》 - - 陈忠平 - - 为免寒门尽草莱,恩霖偶许到微才。烦公青眼屡相顾,怜我愁怀今稍开。渐已成人堪放手,苟能谋食敢望材。有朝不负殷勤嘱,再命痴儿晋几杯。
  • 古诗《走笔和玉田见示之作》 - - 霍与瑕 - - 望六年来大欠强,远心犹自不知量。看花庭院迎风舞,灌药阶除引日长。松竹入云偏碍日,蒹葭隔水未飘霜。仙翁倘许时过话,唤婢烹鲜仆洗觞。
  • 古诗《即事·目诵自应引睡》 - - 释德洪 - - 目诵自应引睡,手谈聊复忘纷。一曲青林门巷,数声白鸟江村。
  • 古诗《同沈禹文周君可二参军集章子吉参军宅时章景南行人至自上党即席赋此》 - - 谢榛 - - 使星昨夜转,车骑入长安。共喜传觞好,犹言行路难。蝉声风外断,槐色雨中寒。起舞苍龙剑,光芒几度看。
  • 古诗《虞山钱劬谷属题采药图》 - - 查慎行 - - 玉柱金庭境久閒,颇闻岩谷异人间。长镵谁斸云根断,片片飞来尽出山。
  • 古诗《有感·乾坤元气浩无垠》 - - 罗洪先 - - 乾坤元气浩无垠,花鸟般般自得春。如欲般般春事好,休从形色费精神。
  • 古诗《秋杪陪群公集同年冯太史宅观菊分赋得潜字》 - - 毛奇龄 - - 秋日照高檐,秋花带露拈。官贫门自掩,客至酒频添。软菜经宵冻,疏衣减夏炎。故园三径在,何处觅陶潜。
  • 古诗《春日·清溪白石晓磷磷》 - - 释道潜 - - 清溪白石晓磷磷,洗露桃花两岸新。欲觅刘郎家住处,但闻鸡犬不逢人。
  • 古诗《南歌子·柳眼摇新绿》 - - 陆求可 - - 柳眼摇新绿,花颜发早红。桥边油壁易相逢。那数繁华撩乱大堤东。醉客清明酒,吹人上巳风。几番清宴碧湖中。如今山居寂寞与谁同。
  • 古诗《和道士陈天隐·学道无魔道不成》 - - 谢枋得 - - 学道无魔道不成,神人得计是无名。 光风自觉长潇洒,明月何曾有死生。 早悟梅山难养性,何如福地别寻盟。 梅花香里堪联句,莫笑人间石鼎鸣。
  • 古诗《再次寄肯堂韵》 - - 陈造 - - 丈室云趋彼岂徒,拳拳此意忍容孤。 即今又举二三语,说似当年邑大夫。
  • 古诗《西湖竹枝词》 - - 瞿佑 - - 西子湖边杨柳枝,千条万缕尽垂丝。 东风日暮花如雪,飞入雕墙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