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耒的诗 > 北风·北风卷地寒侵骨原文及翻译赏析

北风·北风卷地寒侵骨

朝代:宋代诗人:张耒时间:2023-04-05
北风卷地寒侵骨,冻雪连山鸟不飞。
试问朱门馀酒肉,几人回首念无衣。

诗人张耒资料

北风·北风卷地寒侵骨作者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 查看详情>>

张耒古诗词作品: 《都梁亭下·金塔青冥上》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别钱筠甫·春灯欲尽晓鸡啼》 《永宁遣兴·国破空陵墓》 《寓陈杂诗·开门无客来》 《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题东坡卜操作数后》 《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冬日杂书·短景冰霜地

北风·北风卷地寒侵骨原文及翻译赏析

北风·北风卷地寒侵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柬叶焕彬长沙》 - - 杨圻 - - 未见思君子,潇湘万里春。却因慕风节,重复忆君亲。天下几名士,吾宗多直臣。原知同气类,交道已通神。
  • 古诗《宛转词·宛宛转转弦上音》 - - 胡奎 - - 宛宛转转弦上音,红红绿绿陇西禽。纷纷汨汨愁人心,寂寂寞寞春闺深。
  • 古诗《对雪怀淮安郡王郊居》 - - 晁说之 - - 六出花开郊野兴,王居不数沈休文。洞房窈窕玉箫远,绮席徘徊琼糈醺。大药定应须火候,佳人可复误行云。自怜收拾征衣客,白眼寒空送雁群。
  • 古诗《寓感八章·参禅谁续五灯光》 - - 姚燮 - - 参禅谁续五灯光,谳狱疑飞六月霜。犬马依人知信义,燕鸿代序识行藏。淫虹下贯销金窟,乱棘高埋贡玉堂。愿乞京房三寸管,日书祥眚报灵阊。
  • 古诗《忆秦娥·黄昏时》 - - 顾随 - - 黄昏时,窗前夜合红丝丝。红丝丝。微含清露。轻袅凉飔。人间无复新相知。人生只合长相思。长相思。回廊绕遍,细数花枝。
  • 古诗《次韵送刘都干赴金陵》 - - 项安世 - - 涌金门外青莲荡,朱雀桁边细柳阴。小艇年年寄湖海,教成儿女作吴音。
  • 古诗《池上·池上松龙长子孙》 - - 韩淲 - - 池上松龙长子孙,池东佳气抱天回。争高蚁垤峻不已,强聒蚊雷去复来。白笈囊空嫌薏苡,碧云旧路足苍苔。清溪无限春桃种,岂是刘郎一手栽。
  • 古诗《湖亭与行简宿》 - - 白居易 - - 浔阳少有风情客,招宿湖亭尽却回。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
  • 古诗《游东山·轩自岧峣称》 - - 李流谦 - - 轩自岧峣称,栏因杳霭横。客魂摇鸟影,醉耳入江声。失喜过门屐,沾衿越席筝。东山怀谢傅,忧乐总关情。
  • 古诗《用韵简如晦·龙溪毓秀自平阳》 - - 许月卿 - - 龙溪毓秀自平阳,千载诗葩分外香。锦里笃生天下士,玉堂曾看甲科郎。龙溪季子代无乏,鹗荐明年定破荒。桂树黄堂秋色里,何妨演习鹿鸣章。
  • 古诗《冬夜刘平子过中林居话别》 - - 李之世 - - 淅淅疏林惊暮鸦,涓涓零露滴蒹葭。叫云雁起他乡思,泛月人归午夜槎。阶冷茶烟清竹色,杯长语澹落灯花。龙潭剩有重游约,吩咐山灵护碧霞。
  • 古诗《行春·绿杨袅袅草萋萋》 - - 赵汝燧 - - 绿杨袅袅草萋萋,缓步行春独杖藜。搜蕊蜂儿透花骨,增巢燕子砌芹泥。过溪野水冲桥版,觅路田塍穿菜畦。松竹林间僧揖我,谒茶携手上招提。
  • 古诗《哭刘梅溪茂才绝句》 - - 郑登瀛 - - 一曲人生薤露歌,茫茫天道竟如何。人间难觅埋忧地,细雨清明鬼泪多。
  • 古诗《浣溪沙·夜游秦淮号》 - - 郭汉城 - - 宝扇团栾裁细罗,水深浪急奈桃何。于今渡静不兴波。莫为幽情长不寐,却收鲛帕泪痕多。为君载得一船歌。
  • 古诗《永遇乐·成都武候祠》 - - 周之琦 - - 天设岩疆,井蛙亡后,形胜谁据。半壁经营,两朝开济,再世生伊吕。炎灵邈矣,讴思未沫,长诵大名千古。任辛毗军门仗节,笑他畏蜀如虎。星芒骤落,降笺草草,拱手河山输与。邺下称尊,江东并列,史笔吾无取。锦官城外,云车风马,想像翠华来处。凭君看荒陵咫尺,尚留汉土。 ...
  • 古诗《绝句·多时种树已成丛》 - - 王渐逵 - - 多时种树已成丛,屋角墙头地不空。拂瓦轧墙犹不忍,留遮炎日待凉风。
  • 古诗《挥云亭·天风吹作海涛声》 - - 李质 - - 天风吹作海涛声,挥斥浮云日更明。波上石鲸时吼雨,只知楼阁是蓬瀛。
  • 古诗《鄱江楼·郭外山横阁》 - - 王十朋 - - 郭外山横阁,江边水照楼。粗官无暇日,何以得消忧。
  • 古诗《己卯见禄丰龙及卵辛卯又见莱阳龙残骸》 - - 吴寿彭 - - 毕竟群龙以斗亡,其中剑齿特倡狂。拚来白骨真无首,玄血从看化石黄。
  • 古诗《送菜徐秀才·吏部虀盐满腹》 - - 李新 - - 吏部虀盐满腹,先生苜蓿盈盘。 珍重寻常痴客,不作膏粱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