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卢青山的诗 > 北上忆·黄河浩水接天河原文及翻译赏析

北上忆·黄河浩水接天河

朝代:现代诗人:卢青山时间:2023-04-06
黄河浩水接天河,我欲浮槎泛古波。
织女牛郎离太苦,为君重与布星罗。

北上忆·黄河浩水接天河原文及翻译赏析

北上忆·黄河浩水接天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敬赓御制·吾王至孝小臣知》 - - 赵观彬 - - 吾王至孝小臣知,宸翰新题泣血诗。闻说衮衣巡晓殿,一如隆福起居时。
  • 古诗《次张来仪金华山居图韵》 - - 童冀 - - 我昔好山未识山,趼足日日劳跻攀。归来小楼坐清昼,佳处政在阿堵间。蓬莱岱岳岂不好,挂帆入海经东蛮。昆崙灵鹫亦良远,流沙万里经玉关。不如故园揽奇秀,南北两峰开髻鬟。半生足迹不出境,讵意天道如循环。白头南行近万里,壮心未□□□□。官舡柁楼高于屋,长江利涉无险艰。篷窗日日看...
  • 古诗《杂画四绝·树寒风起早》 - - 李东阳 - - 树寒风起早,江静月来迟。此句中宵得,幽情欲语谁。
  • 古诗《盆池荷叶·藕梢种盆池》 - - 查慎行 - - 藕梢种盆池,初叶青钱似。一叶复一茎,渐看翠盖起。岂无十丈花,奈此三斗水。托根适有制,小器吾局尔。
  • 古诗《送僧入五泄·五泄江山寺》 - - 贯休 - - 五泄江山寺,禅林境最奇。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 古诗《和白沙·此心昼夜至》 - - 王夫之 - - 此心昼夜至,此生天地生。云先肤寸合,月到上弦明。自昔知无畏,随方受一清。白沙潇洒处,步步踏莎行。
  • 古诗《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 - - 董以宁 - - 紫纹绫,红锦缎。裁向灯前,响杂黄金钏。应恐鸳鸯分背面。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晃还移,人未倦。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万缕愁肠萦莫遣。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
  • 古诗《菩萨蛮·春深》 - - 赵长卿 - - 赤栏干外桃花雨。飞花已觉春归去。柳色碧依依。浓阴春昼迟。海棠红未破。匀糁胭脂颗。风雨也相饶。应怜粉面娇。
  • 古诗《题扇面六言·峡束天围渐小》 - - 黄复之 - - 峡束天围渐小,林穿日脚微明。竹居有径谁扫,水碓无人自鸣。
  • 古诗《清平乐·禁闱秋夜》 - - 李白 - -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 古诗《续金铜仙人辞汉歌》 - - 于石 - - 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饥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欲未必能延年。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自从曹氏盗...
  • 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圣节》 - - 曹勋 - - 碧玉烟塘,绛罗艳卉,朱清炎驭升旸。正应运真人诞节,宝绪灵光。海宇均颁湛露,环佩拱北极称觞。欢声浃,三十六宫,齐奉披香。芬芳。宝薰如霭,仙仗捧椒扉,秀绕嫔嫱。上万寿双鬟妙舞,一部丝簧。花满蓬莱殿里,光照坐尊俎生凉。南山祝,常对化日舒长。...
  • 古诗《于中好·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 - 纳兰性德 - -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 古诗《吾心·吾心静而贞》 - - 释文珦 - - 吾心静而贞,是乃出天禀。驱之入尘樊,违性岂不甚。所对非同流,欲语口还噤。世涂机阱多,动足常懔懔。今来返中林,夜卧始安枕。山薇既可餐,清泉又堪饮。布衣极相宜,亦不羡文锦。斯谋良已臧,馀生不须谂。...
  • 古诗《颂古·将锄打地自抛屙》 - - 释惟一 - - 将锄打地自抛屙,怎柰熏天臭气何。老倒檗山禁不得,却将伊顶再三摩。
  • 古诗《陈君心吾以黄鼠笔见贻此笔唯京师多用之江南罕得也赋此赠之》 - - 刘永之 - - 冰鼠金毫锐,霜筠翠管长。携来南郡远,制出北州良。内史来禽帖,黄门急就章。秋林多柿叶,挥洒兴难忘。
  • 古诗《南安道中·百里严程两日间》 - - 陈洪谟 - - 百里严程两日间,挽舟驱马亦艰关。数声鸟过雨初歇,几片花飞春欲还。地势自分江右界,岚光犹识广中山。因怜踪迹天涯遍,大道何曾见一斑。
  • 古诗《绿萼梅·我亦篱前见野梅》 - - 韩淲 - - 我亦篱前见野梅,殊非绿萼未全开。稀疏红颗多纤瘦,啼彻幽禽扑下来。
  • 古诗《蝶恋花·一桁湘帘风带雨》 - - 姚鹓雏 - - 一桁湘帘风带雨。旧燕归来,听得梁边语。梁上春泥和雨堕。可怜难问春归处。烟柳斜阳三月暮。满眼潇湘,满眼飘风絮。风絮飞时单影去。几曾留得春光住。
  • 古诗《登山望海·仕宦此身漫尔》 - - 张耒 - - 仕宦此身漫尔,功名已老茫然。 山鸟不须惊客,相亲此复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