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王寂的诗 >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原文及翻译赏析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

朝代:金朝诗人:王寂时间:2023-04-05
解酲五斗多安用,道通三杯急可周。
放下篮舆成一醉,眼高不顾王江州。

诗人王寂资料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作者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人。天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 查看详情>>

王寂古诗词作品: 《瑞鹤仙·辕门初射戟》 《留别郭熙民·五年风雪黄州闰》 《菩萨蛮·镇犀不动红炉窄》 《望月婆罗门·笑谈尊俎》 《和张运使送春》 《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题中隐轩·君不见严君平》 《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属奉诗》 《拙轩·拙轩少也绝交朋》 《送刘师韩归云中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原文及翻译赏析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忆家山·风声细细水溶溶》 - - 李穑 - - 风声细细水溶溶,带月渔歌杂夜舂。独向僧窗曾一宿,佛灯明灭满山松。
  • 古诗《金鸡叫·小生众上》 - - 孙梅锡 - - 小生众上:可怪狂鲰事。相累惭颜无地。
  • 古诗《秋暮游城南陆氏园亭》 - - 陈子龙 - - 杪秋多劲寒,况当西景落。携手城南隅,渺然寄林薄。既惬高原趣,复寻幽栖约。荒草披池塘,孤亭喧鸟雀。叹息岩阿间,感此意寥廓。朔风吹海云,悠悠将安托。乔木当回飙,十里无停箨。平畴见归人,青天横孤鹗。指顾怀山河,相与论饶乐。颇思置三台,依稀望云阁。何为夕阳中,栖迟满丘壑。曾是青冥...
  • 古诗《次韵道潜留别》 - - 苏轼 - - 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 古诗《江南弄·篁深雨过月色青》 - - 项炯 - - 篁深雨过月色青,湿萤几点风穿棂。秋声满江龙一吟,江空漠漠悬疏星。凤凰城头石花吐,雷击老树蛇骨腥。鬼雄骑鼋潮际上,暗藤如山走漆灯。
  • 古诗《和魏竹溪秋后病起诗韵》 - - 林景清 - - 华屋沈沈覆绿阴,柴门静掩碧苔深。閒情卧听南山雨,清梦惊回午夜砧。酒熟可招邻叟醉,功成不愧古人心。传家留得兰亭墨,閒向窗前教子临。
  • 古诗《题马岭山中泉自嘲兼呈于鳞子与》 - - 王世贞 - - 坼峡分流各吐奇,争先翻道出山迟。即令到海成何事,竟日行吟无倦时。
  • 古诗《贺叶大同兄弟同时中举联》 - - 杨仲愈 - - 簪组作箕裘,数三凤八龙,君家再见;科名联伯仲,看大苏小宋,异代一堂。
  • 古诗《和张景中经历》 - - 陶安 - - 未来地步预难明,达士何嫌俗眼轻。天意安排元自定,穷通不必问君平。
  • 古诗《舟行·舟行惯是水云乡》 - - 乾隆 - - 舟行惯是水云乡,霁景今年迥异常。候冷尚迟桑叶绿,南来初见菜花黄。万民诚切尊亲意,午夜勤思富教方。例此入疆应有庆,向隅宁免为徬徨。
  • 古诗《苑内牌·三月春光暖已回》 - - 洪亮吉 - - 三月春光暖已回,五云多处绮筵开。刘郎前度谁能识,错认耆年赐第来。
  • 古诗《对月·隔帘当户最含情》 - - 孙星衍 - - 隔帘当户最含情,半掩灯明半镜明。一度落如人小别,暂时圆比梦难成。空阶霜叶时成响,虚牖风琴自作声。惆怅尊前邀不得,关山如此又孤行。
  • 古诗《入雁荡·山深断车马》 - - 文林 - - 山深断车马,鸡犬亦萧疏。涧道散苍莽,峰峦翔紫虚。扳援绝鸟道,宛转得僧庐。不觉凌绝顶,身寒云满裾。
  • 古诗《拟寒山寺·恶人骂善人》 - - 释怀深 - -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善人若还骂,彼此一智慧。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正如人唾天,迁从己身坠。
  • 古诗《送人·疏雨梧桐滴滴秋》 - - 释元肇 - - 疏雨梧桐滴滴秋,凉吹别袂上归舟。釜山青立苍茫外,潮落潮生一点愁。
  • 古诗《朝野欢呼·天戈未指敌先摧》 - - 周紫芝 - - 天戈未指敌先摧,掩耳谁能及迅雷。便遣风师清辇路,奉迎北狩两宫回。
  • 古诗《雨中立杏花下》 - - 周紫芝 - - 浅红疏蕊出墙头,事往人空锁北楼。鸟为春愁浑不语,花知人意亦含羞。东风脉脉情何限,细雨濛濛泪不休。却忆去年花下醉,依稀记得小蛮讴。
  • 古诗《题老悟画卷·中兴以前作山水》 - - 裘万顷 - - 中兴以前作山水,只说李成与郭熙。谁知淳熙有此老,健笔不减巨然师。
  • 古诗《梦中作·青门道北云为屋》 - - 王安石 - - 青门道北云为屋,大垆贮酒千万斛。独龙注雨如车轴,不畏不售畏不续。
  • 古诗《踏莎行·这个秃奴》 - - 苏轼 - -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