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戴叔伦的诗 > 泊湘口·湘山千岭树原文及翻译赏析

泊湘口·湘山千岭树

朝代:唐代诗人:戴叔伦时间:2017-04-12
湘山千岭树,桂水九秋波。
露重猿声绝,风清月色多。

诗人戴叔伦资料

泊湘口·湘山千岭树作者戴叔伦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 查看详情>>

戴叔伦古诗词作品: 《巫山高·巫山峨峨高插天》 《过柳州·地尽江南戍》 《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感怀·尺帛无长裁》 《别友人·扰扰倦行役》 《泊雁·泊雁鸣深渚》 《送郭太祝中孚归江东》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敬报孙常州二首》 《听韩使君美人歌

泊湘口·湘山千岭树原文及翻译赏析

泊湘口·湘山千岭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扈大夫端叟》 - - 唐庚 - - 平生未识韩,不愿封万户。方幸得依刘,未几公已去。三年此留滞,一味惟忠恕。江水倒随人,剑岭横遮路。那知黄门手,就写碧藓赋。空闻陇上儿,击块歌五裤。
  • 古诗《再次韵示师文》 - - 陈造 - - 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史牛马走。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 古诗《题陆丹林红树室时贤书画集》 - - 汪荣宝 - - 门前江汉日汤汤,几树霜枫一草堂。落落深交数环海,重重墨妙在匡床。炉香永昼清相对,樽酒平生淡未忘。乘兴傥浮书画舫,相期搜逸到扶桑。
  • 古诗《感秋·圣人处忧患》 - - 林鸿 - - 圣人处忧患,微言在明夷。世人昧独处,悔吝相与期。君看文毛豹,隐雾南山陲。寄言狂驰子,曷用此道推。
  • 古诗《送别米君梦归石山隐居》 - - 邓云霄 - - 新莺啼破绿杨烟,求友嘤嘤傍客筵。命驾远烦千里外,论心重忆十年前。琴传别鹤愁中曲,月度归鸿梦里船。此去石山寻旧隐,好倾银汉灌芝田。
  • 古诗《病中卧闻舂声》 - - 陆游 - - 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未论炊熟香生甑,已觉抄来雪满匙。
  • 古诗《送王同年殿丞知鄞县》 - - 刘攽 - - 结爱愧同年,君先予著鞭。稍迁钩盾省,历试武城弦。越岭霞明日,南溟水浸天。微官等不遂,欲治子猷船。
  • 古诗《凤凰峰·地本属颍川》 - - 傅梅 - - 地本属颍川,吾以颍川沼。但愿凤凰来,不愿黄金赐。
  • 古诗《题竹西独宿寮》 - - 丘葵 - - 独行不愧影,独卧不愧衾。乐哉抱吾独,守此一片心。此心寂不动,众欲无由侵。孔昭在潜伏,所贵惟一钦。
  • 古诗《昙花·采自猊床象座前》 - - 张湄 - - 采自猊床象座前,紫霞一片映青莲。优昙不是人间种,色相应归忉利天。
  • 古诗《巴陵别后寄碰壁》 - - 胡云飞 - - 一弯欲尽月,灯影共江潭。杯酒阎浮梦,风涛竟夜谈。文章穷不死,根本谧何堪。将解已关涉,灵签第十三。
  • 古诗《送男左贬诗·他日初投杼》 - - 林氏 - - 他日初投杼,勤王在饮冰。有辞期不罚,积毁竟相仍。谪宦今何在,衔冤犹未胜。天涯分越徼,驿骑速毗陵。肠断腹非苦,书传写岂能。泪添江水远,心剧海云蒸。明月珠难识,甘泉赋可称。但将忠报主,何惧点青蝇。...
  • 古诗《句·起于怀素节》 - - 吴沆 - - 起于怀素节,嘉乃伴虚心。
  • 古诗《食龙目·龙目原奇树》 - - 朱彝尊 - - 龙目原奇树,嘉名自海区。何年赋旁挺,得与侧生俱。黄拟支郎眼,圆分汉女珠。几人曾嗜此,昌歜未应殊。
  • 古诗《丁卯秋试遇蓟州蒋力斋先生于京邸》 - - 金朝觐 - - 相士休将冀北空,共君三五月明中。帘前工谱霓裳曲,云外香飘桂子风。十载光阴归玉尺,三条烛焰对金虫。际兹铁树当华日,合报先春到蓟东。
  • 古诗《湖边观落雁》 - - 秦德滋 - - 湖平初昼霁,石紧留余潨。深林戴烟白,岭秀青数重。飒尔群影下,流声出高松。平观忽焉逝,渐灭沙上踪。去住无定所,寒云一带从。
  • 古诗《鹧鸪天·耿耿离怀两月余》 - - 奕绘 - - 耿耿离怀两月余,雨中接得故人书。海棠花下题诗句,文选楼中问起居。闲岁月,病身躯。春风弹指忆当初。相知四海如君少,南北音书万莫疏。
  • 古诗《指三门·蹋断千差路》 - - 释亮 - - 蹋断千差路,泼天门户开。抬头空荡荡,脚下起风雷。
  • 古诗《春日幽居·菊本离离趁雨栽》 - - 胡寅 - - 菊本离离趁雨栽,杞根成垅更深培。 诗人自古无供给,倘有敲门载酒来。
  • 古诗《寄白二十二舍人》 - - 张籍 - - 早知内诏过先辈,蹭蹬江南百事疏。湓浦城中为上佐,炉峰寺后着幽居。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三省比来名望重,肯容君去乐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