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文珦的诗 > 不出·不出柴门三月强原文及翻译赏析

不出·不出柴门三月强

朝代:宋代诗人:释文珦时间:2017-12-18
不出柴门三月强,亦无诗句答风光。
悠然自有深居乐,满径从教春草长。

诗人释文珦资料

不出·不出柴门三月强作者释文珦

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 查看详情>>

释文珦古诗词作品: 《怀安养·净土虽周遍》 《秋怀·寂寥谁共语》 《苦雨·秋雨连三月》 《晚秋閒步·晚来閒步阅秋光》 《林卧·林卧岁月久》 《送兵部兄出守高安》 《梦回·梦回四壁无人语》 《寄赠王子静·子静野鹿性》 《建溪青玉峡云际寺》 《山林古松·古松形甚怪

不出·不出柴门三月强原文及翻译赏析

不出·不出柴门三月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閒写·不衫不履不衣冠》 - - 赵翼 - - 不衫不履不衣冠,独立苍茫乐老槃。涉世更无同辈在,闻名都作古人看。语方接席须重译,候未披棉畏薄寒。说与外人浑不解,瑶琴何必对牛弹。
  • 古诗《牛首重过桃花涧》 - - 钱澄之 - - 桃花涧上有精庐,二十年前此读书。遍觅临溪房不见,被僧改作行人居。
  • 古诗《踏灯词·今年十四始交春》 - - 汪端光 - - 今年十四始交春,令节刚逢放夜辰。忆煞吟诗苏味道,暗尘随马月随人。
  • 古诗《下关·今昔殊风景》 - - 杨圻 - - 今昔殊风景,登高意怃然。晚霞天似锦,春水屋如船。岁月增诗卷,干戈失壮年。桃花三两树,开落战场前。
  • 古诗《与蒋修隅明经》 - - 汪端光 - - 功名同矢志,我愧识途初。空有相如赋,原无宰相书。可怜长爪客,不惯短辕车。万事须同调,蹉跎莫似余。
  • 古诗《咏池中烛影诗》 - - 萧绎 - - 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自有衔龙烛,青光入朱扉。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入林如磷影,度渚若萤飞。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章华终宴所,飞盖且相追。
  • 古诗《赠康星士·百钱都市未全贫》 - - 卢龙云 - - 百钱都市未全贫,华发飘飘白氎巾。眼底乾坤堪玩世,壶中日月好藏身。心从知命应逾彻,口到谈天类有神。若向尘埃先物色,十年曾已识平津。
  • 古诗《回龙亭·回合青冥上》 - - 彭孙贻 - - 回合青冥上,到门还几重。但闻秋涧雨,不辨午时钟。幽壑眠苍麂,飞泉绕白龙。此中堪枕石,莫复再携筇。
  • 古诗《更漏子·夏夜乘凉观棋》 - - 崔荣江 - - 月华清,桐荫厚,剪剪清风盈袖。悬烛盏,惹流萤,手谈对石枰。失连城,得丸邑,观者嗤之何急!有媳妇,促人归,留萤独自飞。
  • 古诗《送胡彦思·秋旱兼春处处祈》 - - 叶适 - - 秋旱兼春处处祈,微茫欲雨又还非。汝行恰值此时别,不到为霖不肯归。
  • 古诗《次韵潘德久见寄》 - - 韩淲 - - 叹息骚人不我违,常同醉酒把花枝。如今但得流传赋,已久都无唱和诗。瓯粤州闾临去日,永嘉乡井入朝时。相思屈指秋鸿近,空使挥弦目送知。
  • 古诗《上谷杂咏·十万嫖姚骑》 - - 王世贞 - - 十万嫖姚骑,纵横大漠旁。至今闻瀚海,不敢道杨王。铁劵埋秋雨,金戈卧晓霜。抚髀人自急,高冢下牛羊。
  • 古诗《次启晦侄早朝韵》 - - 梁兰 - - 腐儒安得识天颜,咫尺丹门曙色寒。貔虎摩肩趋甲仗,要荒搏颡奉衣冠。诏颁书籍勤中使,乐侑珍羞进大官。似汝才华知不忝,早陪鹤驾侍金銮。
  • 古诗《再用丝字韵谢张留守垂访新居》 - - 项安世 - - 画出城都客子诗,元戎真赴野人期。白沙翠竹新晴罢,红旆青油小队移。圣世散材甘永弃,师门曲木未全遗。惊魄已作逃弦雁,只愿长江理钓丝。
  • 古诗《至日·为客何时了》 - - 刘崧 - - 为客何时了,迎长此日同。江湖战伐里,岁月往来中。雁断沾沙雨,虫鸣落叶风。书云从太史,曝日且南翁。
  • 古诗《买鸦片烟·罂粟花开露未晞》 - - 张采庵 - - 罂粟花开露未晞,为谁晓起立多时。烟销门放人潮涌,破尽功夫买一支。
  • 古诗《题今是斋·伟矣高情著》 - - 曹勋 - - 伟矣高情著,斋名世亦稀。但能尘事远,便觉昔年非。琴静凝香碧,神清众妙归。诸缘只心法,鸥鸟亦忘机。
  • 古诗《响山临眺同诸子有怀杓司》 - - 施闰章 - - 城南山在望,将老始登临。路断渔樵迹,潭空鸟雀音。浦沙春涨落,村树晚烟深。忽念幽栖客,沧洲不可寻。
  • 古诗《思嘉客·寿傅浣叔七十》 - - 赵尊岳 - - 信是壶中岁月长。随身蜡屐伴书囊。北梅环堵闲中趣,东阁披芸静里香。会真率,韵铿锵。南飞鹤奏近重阳。黄花老圃看高致,铁笛寻声进一觞。
  • 古诗《秋日古兰花·大似斯文不遇时》 - - 方回 - - 大似斯文不遇时,无人采佩世无知。 援琴与鼓猗兰操,五百年间一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