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薛瑄的诗 > 常德·百里平川古朗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常德·百里平川古朗州

朝代:明代诗人:薛瑄时间:2023-04-05
百里平川古朗州,沅江滚滚向东流。
竹枝留得唐人句,一曲西风碧树秋。

诗人薛瑄资料

常德·百里平川古朗州作者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查看详情>>

薛瑄古诗词作品: 《发通津驿·五色天书出禁中》 《过德州·山东一别十馀秋》 《武陵晓泛》 《简张都宪·藉藉朝端有盛名》 《东平行台有竹翳于恶木荒草命仆芟治嘉植乃遂诗以纪之》 《五盘山·五盘何艰哉》 《过武功县·持节西来过武功》 《斋宿杂咏·霜竹风寒夜向深》 《长沙四咏·江城卑湿少尘埃》 《效竹枝歌·杨柳昽昽天欲明

常德·百里平川古朗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常德·百里平川古朗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夜读书·渐觉书难读》 - - 张问陶 - - 渐觉书难读,陈言亦斩新。未知身以后,谁似古之人。史笔閒无用,乡山梦不真。一瓯齑煮饭,努力保清贫。
  • 古诗《立秋日酬建阳沈令》 - - 陈子龙 - - 初凉开玉札,为政尔神清。酌水建溪冷,餐霞闽峤明。荔枝当夏熟,蕉布御秋轻。慰我投文锦,无烦梦里行。
  • 古诗《素带儿·欢相遇》 - - 沈鲸 - - 欢相遇。不觉眉峰倏解攒。一便似甘雨顿消蒸旱。心愁有万般。把方寸几微且暂宽陈兄。我和你在此相遇呵。。穷途伴。折冲禦侮。共定天山。
  • 古诗《敞晴斋·山斋额敞晴》 - - 弘历 - - 山斋额敞晴,莫易视两字。遇霖虑伤稼,取吉聊一试。或当望泽时,则弗敢游至。其实关人心,那向斋求备。今朝霁景佳,坐吟欣满志。咄哉复失言,得毋招损致。
  • 古诗《花下同古古作》 - - 龚鼎孳 - - 最怜春尽得春晴,无救青苔闭户生。往事回看俱失马,长安相劝只闻莺。欢逢秉烛天难夜,身托衔杯晚自惊。箬笠芒鞋呼便去,那言世未弃君平。
  • 古诗《寒夜·中庭霜重夜沈沈》 - - 金朝觐 - - 中庭霜重夜沈沈,借得馀光补寸阴。耐此清寒同素志,拥书且复拥重衾。
  • 古诗《送人游湘湖·君游南国去》 - - 齐己 - - 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
  • 古诗《缘起·严寒风雪成高会》 - - 祝廷华 - - 严寒风雪成高会,千古江山萃秀灵。往事重提同幻梦,旧游今聚几晨星。大苏入社头俱白,小阮窥人眼自青。江上题襟盛裙屐,儗将佳什写云屏。
  • 古诗《志镜泉·耳聆快处如谈士》 - - 乾隆 - - 耳聆快处如谈士,心合元来似断金。竟日不须双眼白,水情云态足澄临。
  • 古诗《铸印·袍著金花勒小骢》 - - 释智愚 - - 袍著金花勒小骢,扬鞭几度月明中。黄河界上空来往,直至如今未树功。
  • 古诗《宛溪·源分春谷边》 - - 苏为 - - 源分春谷边,来此自溪徼。雪冻汎其流,漱玉鸣于沼。晴光荡霞影,白浪浮天杪。水木助清翠,景物随昏晓。汀沙翠荇长,酒市青旗小。凭槛立津亭,归心逐飞鸟。
  • 古诗《大蓬山天宝碑》 - - 何彦国 - - 谁向山阴谩刻镌,雨淋日炙隶文全。依稀记得升平事,天宝犹题十二年。
  • 古诗《以朝鸡送樊氏兄弟效鲁直体作两绝》 - - 王灼 - - 麈柄知君谈亹亹,鸡群笑我唤朱朱。晓窗试渠作人语,绝胜蠹简用工夫。
  • 古诗《飞来寺·老来非佛亦非仙》 - - 邹可张 - - 老来非佛亦非仙,祇学东坡也问禅。忘杖直凭千仞刹,逢人休道古稀年。注岩不涸澄心水,归鹤犹嫌煮石烟。莫向蓬壶更飞去,此中奇胜接诸天。
  • 古诗《寿楼春·补和娟镜主人长辛店送别之作》 - - 吴昌绶 - - 含梅酸金黄。送春阴岛畔,晓月桥旁。忍话惊尘燕市,撇波鲈乡。新病起,征途长。莹云容单襟酥凉。祗烟驿传音,风轮碾梦,浑似唤娇娘。嗟刖玉,同吟湘。惹吴儿肠断,楚客歌狂。莫漫杯倾影乱,斗深愁量。思远柳,罗敷桑。天各涯绡零珠亡。有一样缠绵,临分客装莲瓣香。...
  • 古诗《梅·未报江南信》 - - 李俊民 - - 未报江南信,先开雪里村。要看花上月,立马待黄昏。
  • 古诗《横窗梅·禅窗夜虚明》 - - 丁鹤年 - - 禅窗夜虚明,照见臞仙影。上人对空花,悠然发深省。
  • 古诗《送友生·剥喙门前久未嗔》 - - 朱松 - - 剥喙门前久未嗔,定知我辈不羁人。午窗唤起梦魂好,一语便知风味真。身婴世网坐营口,心识醉乡慵问津。忽先秋燕背人去,四角何由生客轮。
  • 古诗《秋感·秋叶凄清秋草黄》 - - 黄节 - - 秋叶凄清秋草黄,萧条孤馆对斜阳。乡关万里空回首,人世多情即断肠。有限光阴俱杳杳,无边幽梦总茫茫。惟应一念捐除尽,顶礼牟尼一瓣香。
  • 古诗《经熊耳山·熊耳峰何壮》 - - 李寄 - -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