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衍的诗 > 长相思·韬光竹径拾得双红豆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相思·韬光竹径拾得双红豆

朝代:清代诗人:陈衍时间:2023-04-05
愁惺惺。惜惺惺。
昨夜灯花结不停。今朝山有苓。
名宁馨。色宁馨。
春风把酒祝亭亭。变伊双粒星。

诗人陈衍资料

长相思·韬光竹径拾得双红豆作者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 查看详情>>

陈衍古诗词作品: 《高阳台·别苏戡》 《八声甘州·早安排折柳唱阳关》 《讷庵次余旧作早睡早起二绝句见寄叠韵答之》 《八声甘州·便重来唱彻后庭花》 《郊行见菜花·一色菜花十里黄》 《追悼寿伯福兄弟》 《自大嵙崁行达加九岸大营》 《疏影·疏灯一点》 《蝶恋花·残月》 《雨霖铃·舟次闻虫

长相思·韬光竹径拾得双红豆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相思·韬光竹径拾得双红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杨文弱桃源归示予以舟游即事八首和答其意》 - - 谭元春 - - 致有幽人号,可知时事难。禽鱼因暖出,汀渚落云乾。思静随舟写,机忘若梦残。恨无王绩勇,邻就此溪峦。
  • 古诗《上元镫词·一点飞烟始发缄》 - - 弘历 - - 一点飞烟始发缄,千花万卉遍开咸。饶称太乙女夷傲,看取神机大不凡。
  • 古诗《江城子·重过西湖见桃花感赋》 - - 杨夔生 - - 舣舟系马苦匆匆。板桥东。见残红。消受钓丝风后绮罗风。只怕笙歌收拾去,遗恨在,淡烟中。西陵油壁几曾逢。扫寒松。夜云空。输尔凝妆一笑绊春踪。平碧悄然鸥鹭少,来数个,暖游蜂。 ...
  • 古诗《题在家僧自在窝》 - - 连文凤 - - 此即家山处,春风住几年。昼看红日坐,时抱白云眠。半榻清闲地,一龛安乐禅。丛林有规矩,何似且随缘。
  • 古诗《偶作·宠中鹦鹉啭清歌》 - - 萧铎 - - 宠中鹦鹉啭清歌,尽是萧娘旧教他。今日独来人不见,绿窗斜雨落花多。
  • 古诗《戏孙陈二弟·傍巘经营杂果园》 - - 洪适 - - 傍巘经营杂果园,翻愁它日逐王孙。不如种竹招风月,此意难逢俗子言。
  • 古诗《句·曾梦春塘题碧草》 - - 薛绍彭 - - 曾梦春塘题碧草,偶来雾夕看红蕖。
  • 古诗《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 - - 高启 - -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却惭扰扰城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
  • 古诗《同逢子韵寄逮子促其归》 - - 曾几 - - 九日清尊要及辰,谁令形迹滞瓯闽。饶阳城畔趋庭子,长乐坡前入幕宾。并倚门闾吾二老,相求原隰汝三人。借令不共黄花酒,莫与西风作后尘。
  • 古诗《挽姚立庭母联》 - - 吴汝纶 - - 少年侍当代儒宗,东极日出,西极日入;晚岁留君家福荫,既有文子,复有文孙。
  • 古诗《婵娟·婵娟冉冉实邪虚》 - - 卢青山 - - 婵娟冉冉实邪虚?蓬丈辽辽路莫驱。几见磨砖成玉镜?矢将填海作通衢。易抛无过要荒地,难测犹求径寸区。太息吾生安事此?老来回想应多馀。
  • 古诗《鹧鸪天·戊寅寒食日作》 - - 樊增祥 - - 灵鹊枝头久不闻。闷来无意近芳樽。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银叶冷,画瓷温。禁烟时候易黄昏。墙东三度如钩月,断送梨花又一春。
  • 古诗《卜算子·谁赚小红来》 - - 朱祖谋 - - 谁赚小红来,谁放杨枝去。清笑墙东总未知,枉费何郎句。老子会婆娑,不管閒风雨。何似金仙两手空,目断天花舞。
  • 古诗《颂古·何必不必》 - - 释宝印 - - 何必不必,金刀玉尺。甜者如檗,苦者如蜜。二十年来,无处雪屈。
  • 古诗《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 - 庄昶 - - 大方海水一江湖,天地那分越与吴。莫笑几枝开眼错,分明画画是河图。
  • 古诗《仙家近题刘阮图》 - - 释妙声 - - 白云满地迷行路,溪流百折无由渡。水上见胡麻,有人双浣纱。仙家知己近,失喜惊相问。洞口碧桃开,郎君何处来。
  • 古诗《次韵何茂恭永新见寄之什》 - - 喻良能 - - 起家从吏役,宁为食无鱼。游乐废山泽,怀归畏简书。文章簿领外,风采折腰馀。卧辙从兹始,为谋未觉疏。
  • 古诗《寄呈刘揆一老湘西》 - - 黄假我 - - 锄非抗节有难弟,顶礼心香夙慕之。生死都成开国士,姓名犹载党人碑。欢愉民主千秋业,开拓心胸万顷陂。此日茝兰迎杖履,邅回浦溆意何其。
  • 古诗《知三衢·代天襟量服英髦》 - - 苏籀 - - 代天襟量服英髦,能扈王舟出海潮。轻重裴公陈梗切,安危汉孺绝麾招。吟笺访古羊腾石,奕局行春柯烂樵。谢傅不应丘壑尚,绝尘机警冠当朝。
  • 古诗《送梁知微渡海东》 - - 张说 - - 今日此相送,明年此相待。 天上客星回,知君渡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