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秦韬玉的诗 > 陈宫·临春高阁拟瀛洲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宫·临春高阁拟瀛洲

朝代:唐代诗人:秦韬玉时间:2023-04-05
临春高阁拟瀛洲,贪宠张妃作胜游。
便把江山为己有,岂知台榭是身雠。
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
谁识古宫堪恨处,井桐吟雨不胜秋。

诗人秦韬玉资料

陈宫·临春高阁拟瀛洲作者秦韬玉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 查看详情>>

秦韬玉古诗词作品: 《亭台·雕楹累栋架崔嵬》 《仙掌·万仞连峰积翠新》 《吹笙歌·信陵名重怜高才》 《问古·大底荣枯各自行》 《春雪·云重寒空思寂寥》 《鹦鹉·每闻别雁竞悲鸣》 《天街·九衢风景尽争新》 《采茶歌·天柱香芽露香发》 《隋堤·种柳开河为胜游》 《鹦鹉·每闻别雁竞悲鸣

陈宫·临春高阁拟瀛洲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宫·临春高阁拟瀛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太平令·生》 - - 高濂 - - 生:有话难题。骨肉相看两泪垂。困龙失水难归去。因此上远投栖。
  • 古诗《牧羊关·他去处管七十二福地》 - - 谷子敬 - - 他去处管七十二福地。辖三十六洞天。这河与弱水相连。山号昆崙。地名阆苑。须不是系马邮亭畔。送客渭城边。离你那汴河堤早程三百。隔您那灞陵桥有路八千。
  • 古诗《农里叹·洨水南来接北滹》 - - 王恽 - - 洨水南来接北滹,两河会合泛田庐。官来检验承尊重,所望申圆得早除。
  • 古诗《题渔樵耕牧图》 - - 胡应麟 - - 时邀石户农,耦耕放黄犊。翻笑历山人,移情九州牧。
  • 古诗《西园十咏·澄碧亭》 - - 邓云霄 - - 群木搴萝薜,泠然幽径通。一亭偏傍水,四面总宜风。地与市朝远,心将鱼鸟同。避人焚草处,已作灌园翁。
  • 古诗《赠此·丹霞归路未逢人》 - - 成鹫 - - 丹霞归路未逢人,依旧顽牛昨日身。莫怪适来还适去,溪山无地任吾真。
  • 古诗《新开湖上待潜珠不出偶书戏孙莘老》 - - 刘攽 - - 贝阙藏珠安在哉,九渊深绝若为媒。风波可畏且归去,漫道扁舟湖上来。
  • 古诗《拟古·日长自爱惜》 - - 胡翰 - - 日长自爱惜,夜长复凄恻。人生几何时,少壮已非昔。凉风动万里,起念南与北。山川路杳杳,车马去不息。燕赵高声名,荆扬壮材力。仲尼七十说,未遇身削迹。为云不上天,焉能雨八极。...
  • 古诗《雪中登郡城西亭》 - - 马祖常 - - 楚甸无层冰,霢霂土膏湿。更怜三角湖,澄澈莹寒碧。
  • 古诗《虞美人·登太白酒楼》 - - 董俞 - - 齐山几点青螺小。千尺寒波绕。无端舟楫往来忙。试问千秋谁似谪仙狂。孤城画角烟初暝。望断江南信。劝君此处莫凭楼。只恐白云飞去不胜愁。
  • 古诗《沈长山山庄·莲花兜上草虫鸣》 - - 郑明选 - - 莲花兜上草虫鸣,处处村庄白菜生。宾雁成行如一字,寇凫作阵似风声。
  • 古诗《题姚文瀚梧阴清暇图》 - - 乾隆 - - 地僻门深逭暑宜,绿梧团影弄差差。纷陈王谢家中物,细检晋唐以上诗。童子擘瓜如切玉,胎仙啄木似敲棋。翛然古处会心别,岂在姬尊与姒彝。
  • 古诗《柳絮·三月江南花渐稀》 - - 钱惟演 - - 三月江南花渐稀,春阴漠漠雪霏霏。章台街里翩轻吹,灞水桥边送落晖。陆凯传精梅暗落,韩凭遗恨蝶争飞。诏书漫道吹纶薄,谁见纷纷上客衣。
  • 古诗《宫词·玉辇三朝奉至尊》 - - 岳珂 - - 玉辇三朝奉至尊,并开朱邸傍金门。绿车日日朝慈寿,亲见含饴庆弄孙。
  • 古诗《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彊仲荆门签判》 - - 楼钥 - - 之子游何许,平州更玉州。山川称胜绝,幕府信风流。翠巘寒逾秀,金莲夜不收。天涯念乡国,少上仲宣楼。
  • 古诗《留春·留春无计送春回》 - - 胡缘 - - 留春无计送春回,泥饮何须婪尾杯。长日暗移新节序,绿阴深护旧楼台。几番风信吹桐乳,一夜雷声迸竹胎。睡起关心无别事,卷帘好待燕归来。
  • 古诗《答平陵宋似濂》 - - 王彦泓 - - 芳兰竟体总堪怜,宋玉还饶赋几篇。豪士未妨兼妩媚,男儿安在负须髯。高奇嗜酒嵇中散,佻达能歌沈下贤。把臂自然风味合,不关家世是同年。
  • 古诗《南歌子·效石孝友》 - - 樊增祥 - - 钗朵翘金凤,裙花描石竹。西湖船样一间屋。睡起徘徊,双脸晕红玉。对镜羞匀粉,簪花偏爱菊。横炯眉黛石州绿。修到红梅,拚折一生福。
  • 古诗《望江南·丽正门》 - - 刘永平 - - 山庄好,盛世想康乾。璧合华夷联塔庙,烟笼凤阙耀金銮。万国拜衣冠。
  • 古诗《钓台·滩沙叠叠是潮痕》 - - 汪元量 - - 滩沙叠叠是潮痕,古木苍然叫断猿。 此老不干天子贵,故人方讶布衣尊。 雨甜春水鱼龙动,风暖寒林鸟雀喧。 我恰扁舟台下过,桐花香处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