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屈大均的诗 > 沉香蟹子·忽似真螃蟹原文及翻译赏析

沉香蟹子·忽似真螃蟹

朝代:清代诗人:屈大均时间:2020-12-23
忽似真螃蟹,能乘旦暮潮。
为奴依海月,饷客比江瑶。
精液长如湿,芬馨久不消。
微微沾手汗,更见异香飘。

诗人屈大均资料

沉香蟹子·忽似真螃蟹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 查看详情>>

屈大均古诗词作品: 《弄琴有怀石斋翁·秋声空外起》 《古意·面脂调藁本》 《所见·马上两蛾眉》 《出京江口·至此风涛阔》 《捕蟹辞·虎门潮水接牂牁》 《古意·柳花下阶砌》 《咏马伏波·麋冷双女自为王》 《怨歌·与欢百年期》 《席上赠叶仙·吹人无那素馨风》 《晚菊·岂为尊无绿

沉香蟹子·忽似真螃蟹原文及翻译赏析

沉香蟹子·忽似真螃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自嘲·操存省察两加功》 - - 郑道传 - - 操存省察两加功,不负圣贤黄卷中。三十年来勤苦业,松亭一醉竟成空。
  • 古诗《僮约·少日曾嗤虱处裈》 - - 赵翼 - - 少日曾嗤虱处裈,老来习懒渐成真。预颁僮约如军令,除了看花不出门。
  • 古诗《得举第四孙阿义信》 - - 蒋士铨 - - 送喜灯明粟蕊垂,贯珠书展字累累。神光交映成双璧,云气新笼第四芝。甘味递分难属餍,烟楼同撞亦堪危。朋来若仿苏家例,排卦应名是复儿。
  • 古诗《又恸·庐墓徵前史》 - - 江湜 - - 庐墓徵前史,崩防泣圣人。如何奉遗体,不去葬双亲。生者还涂炭,魂兮久衣薪。他乡看草色,又恸一年春。
  • 古诗《月夜寄友·浮云净虚碧》 - - 葛贞 - - 浮云净虚碧,凉月上东岭。散发步南轩,徐徐踏清影。寒螀动阶除,倦鸟投林暝。感与时序迁,日月不我永。岂无峄阳琴,苦乏知音省。题诗寄同心,搔首空引领。
  • 古诗《秋琴·游丝绕衫袖》 - - 梁佩兰 - - 游丝绕衫袖,拊此风中琴。静女伫遥月,高轩澄夕阴。忘形有馀照,寂感成空音。谁与师蝴蝶,同将物化寻。
  • 古诗《浣溪沙·阳原山谒稼轩墓》 - - 范诗银 - - 碑上摩来秋水穿,为君夜夜洗青钱。青锋淬就饮瓢泉。心苦流云飙雨泪,情深野草结花峦。先生约我看青山。
  • 古诗《咏古·至今七星濑》 - - 屈大均 - - 至今七星濑,多有子陵鱼。翁婿皆高逸,垂光后汉书。
  • 古诗《金陵·凤至筑凤台》 - - 黄省曾 - - 凤至筑凤台,台存凤不来。落日眺台上,忽生素王哀。纷纷行路人,宁有知吾衰。
  • 古诗《寿英州崔楼溪佥宪》 - - 卢宁 - - 西蜀官阶执法身,挂冠无柰锦江春。霜清越巂思原吏,云白蓬莱有主人。试马尚宜勤汉节,杖鸠端合作虞宾。莫言东海堪投钓,祇恐徵车下渭滨。
  • 古诗《楚眺·眺迥临高阁》 - - 王廷陈 - - 眺迥临高阁,江湘万里馀。草边云梦猎,花下武陵渔。白日山川气,清秋水竹居。仙踪同霸业,消歇总愁予。
  • 古诗《偶作·人情争胜似争棋》 - - 王特起 - - 人情争胜似争棋,死怕输人一著迟。黑白不分傍袖手,年来吾亦爱吾痴。
  • 古诗《赠西山老僧·老抱清斋太瘦生》 - - 沈周 - - 老抱清斋太瘦生,雪眉霜鬓使人惊。游僧久住同衣食,畜鹤长随识性情。土
  • 古诗《小亭花雨·小结茅亭垒石台》 - - 薛瑄 - - 小结茅亭垒石台,绕亭时雨百花开。一襟道气清如许,更挹幽香满座来。
  • 古诗《五月十六日奉窆曾祖母陈太君祖父葭湄公于杭城留下之安乐山》 - - 戴亨 - - 开尊浇厚土,卜吉妥幽魂。远水潆沙岸,群山拱墓门。相形宜震巽,表石示儿孙。敢妄希荣显,相期笃本原。
  • 古诗《新嘉驿草亭和沈凤峰壁间韵》 - - 戴鱀 - - 古驿歊尘里,幽然著此亭。四檐山尽碧,一眺眼为青。高荫閒移日,芳尊或聚星。振衣成小憩,促驾喟劳形。
  • 古诗《蛛网·用尽心机晒画楼》 - - 夏铸鼎 - - 用尽心机晒画楼,岂期江海觅渔舟。尺求一夜东风急,吹落林花片片浮。
  • 古诗《竹枝词·盘有粢兮鼎有牲》 - - 黄敬 - - 盘有粢兮鼎有牲,同来祀社告西成。祭馀不用留神惠,相劝庄人酒共倾。
  • 古诗《贺新郎·贺莲甫十六舅氏就婚浦口》 - - 袁绶 - - 陌上春光换。正华堂雀屏开处,玳筵春满。十二琼楼花似海,几处湘帘低卷。双影并碧阑干畔。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和一缕,箫声软。别来岁月从头算。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只添了九雏钗颤。付与丙丁双绶带,待明朝共把同心绾。鸾凤侣神...
  • 古诗《李秉彝德叟·在昔授子书》 - - 黄庭坚 - - 在昔授子书,髧彼垂两发。 乖离今十年,树立映先达。 青灯哦妙句,如酌春酒滑。 把书念携手,惆怅至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