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贾岛的诗 > 詶厉玄·我来从北鄙原文及翻译赏析

詶厉玄·我来从北鄙

朝代:唐代诗人:贾岛时间:2023-04-06
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
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
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
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

诗人贾岛资料

詶厉玄·我来从北鄙作者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 查看详情>>

贾岛古诗词作品: 《送友人如边》 《巴兴作·三年未省闻鸿叫》 《寄山中王参》 《送韦琼校书·宾佐兼归觐》 《冬夜·羁旅复经冬》 《慈恩寺上座院》 《送僧归天台·辞秦经越过》 《对菊·九日不出门》 《张郎中过原东居》 《送僧·出家从丱岁

詶厉玄·我来从北鄙原文及翻译赏析

詶厉玄·我来从北鄙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惜菊。呈河签书》 - - 李集 - - 遁翁樗散已华巅,种菊看花只自怜。晚岁也宜偕隐逸,残秋最爱独芳妍。繁英粲粲严霜后,嫩蕊煌煌落照前。世上少年谁见赏,姚黄魏紫照琼筵。
  • 古诗《柳梢青·送温守王侍郎帅三山》 - - 葛长庚 - - 五马风流,销金帐暖,药玉船宽。放下荷囊,携来铜虎,又举熊幡。棠阴已接三山。此列郡彼食大藩。柳雪萦旗,东风拦马,父老争看。
  • 古诗《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 - - 曹彦约 - - 义利明千古,躬行勇不疑。涧瀍穷正脉,张陆是吾师。仕与儒先会,官从党论卑。所施才一障,声闻彻华夷。
  • 古诗《题吴柏森鸿爪集》 - - 吴未淳 - - 遨游半天下,交结尽豪英。所至题诗遍,应留千载名。嘉篇随口得,多士共心倾。续集标鸿爪,来年看再赓。
  • 古诗《酬曾学录王掌祠》 - - 徐鹿卿 - - 去年射策古杭州,来到梅关岁已秋。德薄岂堪仪众俊,贫躯聊复客诸侯。一窗灯火味清苦,四座风流酒拍浮。弟子无非梁栋用,先生未必副先收。
  • 古诗《西郊杂诗·前朝陵墓久沧桑》 - - 张英 - - 前朝陵墓久沧桑,石马丰碑卧夕阳。底事中涓留一窟,至今争蹋万泉庄。
  • 古诗《献陈和叔内翰》 - - 吕南公 - - 留滞周南事可嗟,东风三度见梅花。岩廊未引经纶手,山国频听早晚衙。酒为忧民倾日月,诗从思退写烟霞。宾筹更有林中士,谁及船斋太守家。
  • 古诗《青阳度·碧玉捣衣砧》 - - 无名氏 - - 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
  • 古诗《冯叔莹仿元人用东坡诗意绘草虫七种属题》 - - 夏孙桐 - - 东坡磊落人,赋物何曲肖。君画如其诗,天机转清妙。正于芥子中,光芒烛龙耀。蠕动天地间,鼓荡谁所召。纷挐蛮触争,惨淡虫沙吊。寓言十八九,蒙庄庶同调。
  • 古诗《旷轩·巨鳌飞出水精宫》 - - 钱时 - - 巨鳌飞出水精宫,蹙踏群山气象雄。更觉我来轩愈旷,乾坤舒卷一襟风。
  • 古诗《水仙子·眼前花怎得接连枝》 - - 乔吉 - - 眼前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 古诗《昭庆寺寄守山》 - - 文徵明 - - 搔首长安望阖闾,风烟漠漠九秋馀。正思黄叶南朝寺,忽把飞云慧远书。东壁磨碑知有待,北窗悬榻竟何如。自怜白首无禆补,虚弃閒缘卧直庐。
  • 古诗《永遇乐·庆李守正月十九》 - - 无名氏 - - 才过元宵,又经四日,门设弧矢。信道长庚,当年降瑞,缘是诞生李。葱葱佳气,今朝重见,洋溢门庭多喜。这英贤文章冠世,取青拾芥难比。那堪绿鬓朱颜年少,暂试牛刀百里。迤逦黄堂,平章风月,见说清如水。彩庭兰玉,森然挺特,捧献椒觞归美。愿从今增崇福寿,川流山峙。...
  • 古诗《阳春曲·春景》 - - 胡祗遹 - -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 古诗《雨中同竹垞兄过恒斋饮次竹垞韵》 - - 查慎行 - - 僦居长喜接京坊,但约相过便对床。数点忽飘花外雨,十分初透竹间凉。诗贪老境甘如蔗,醉觉香醪味似糖。还有持螯馀兴在,隔厨灯火听鸣姜。
  • 古诗《送石阡守陆》 - - 王世贞 - - 横金被紫拜新除,官好何妨万里余。犵狫衩衣仍讳鬼,咨陬入馔解名鱼。石田虽瘠堪供赋,斋阁长闲好著书。却笑郁林先太守,虚将压载累舟车。
  • 古诗《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 - - 韩琦 - - 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
  • 古诗《枫印》 - - 张错 - - 沿著石阶过去,除了一抹惊心的苔痕,就是一滩滩疏落的水渍,水渍的形状,赫然是一颗颗手掌般的枫印──好像不能磨灭的,永远不会消失,经验的创痕,无论如何掩蔽於冬苔的深绿,都难免在有意无意间,向世界宣示一种不挠的讯息──曾经如火般枫红过的生命啊!必须如火般烙向永久的回忆。可是为...
  • 古诗《西湖初夏·花飞春减绿阴成》 - - 周弼 - - 花飞春减绿阴成,不住风光绕禁城。山寺晚晴蝉欲噪,柳林犹啭数声莺。
  • 古诗《题识山楼》 - - 易祓 - -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