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薛蕙的诗 > 酬惟乔赠巾·野巾初着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酬惟乔赠巾·野巾初着日

朝代:明代诗人:薛蕙时间:2017-07-12
野巾初着日,心赏竟朝曛。
试正行窥水,从欹卧看云。
坐翻嫌月露,出每避尘纷。
顾影还相笑,风流愧使君。

诗人薛蕙资料

酬惟乔赠巾作者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 查看详情>>

薛蕙古诗词作品: 《赠陈真人·汝侍先皇游帝京》 《从军行·少小习胡兵》 《赠继之·长安城中不可留》 《人日·晖晖晴日透帘帷》 《郑继之馆内积雪为小山戏作长句》 《同士奇子云饮》 《七月十五日夜对月》 《煌煌京洛行·猗猗椅桐》 《渡伊洛河·夕阳入东浦》 《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

酬惟乔赠巾·野巾初着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酬惟乔赠巾·野巾初着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归菊寄舍弟·孤舟菊所依》 - - 谭元春 - - 孤舟菊所依,舟返自先归。见此黄无改,知予寒尚微。更因曾伴侣,须异众芳菲。置在亭东次,明年寄密稀。
  • 古诗《悼亡·急景俄惊逼岁阑》 - - 赵翼 - - 急景俄惊逼岁阑,残冬随例作消寒。老亲摒挡迎年酒,弱女经营饯腊盘。爆竹声中虚煖热,烛花影里独盘桓。剧怜萧寺冰霜夜,冷骨孤眠七尺棺。
  • 古诗《对瀑·飞流明示有高低》 - - 弘历 - - 飞流明示有高低,却以不齐示大齐。悟得南华章第二,由来振鹭即醯鸡。
  • 古诗《送刘侍御·巴东凉月夜何其》 - - 朱应登 - - 巴东凉月夜何其,起视明星亦不迟。两岸落梅羌笛里,故园今夕是归期。
  • 古诗《醉道士·落托在人间》 - - 陆游 - - 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醉后上江楼,横吹苍玉笛。大口如盆眼如电,九十老人从小见。曾携一鹤过岳阳,满城三日闻酒香。
  • 古诗《亚、终献用文安》 - - 郊庙朝会歌辞 - - 赫赫高禖,万世所祀。其德不回,锡兹福祉。蕃衍椒聊,和平芣苢。传类降康,世济其美。
  • 古诗《答丁逊学虞公务见寄》 - - 王汝玉 - - 前峰暝色起,四野黯将暮。缅怀故山人,相望阻欢晤。戚戚抱离愁,冲冲动忧素。岂无江上舟,泛此烟中渚。尚为文墨系,未果戒归路。载歌投赠篇,惆怅徒延伫。
  • 古诗《春日过万里桥》 - - 黄合初 - - 万里桥边路,春来几度过。柳阴新水活,云意远山多。幻质非金石,閒情寄薜萝。偶逢江上侣,招我著渔蓑。
  • 古诗《霜叶飞·九日依梦窗韵》 - - 李岳瑞 - - 乱云孤绪。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怅一霎华年过羽。沧桑容易悲今古。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尽手折衰杨怨缕。荒江寂寞玉龙去。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
  • 古诗《杨妃醉酒图·描来酒晕见天真》 - - 黄鸿翔 - - 描来酒晕见天真,一醉翻教百媚新。谁识寿王宫漏永,夜深长作独醒人。
  • 古诗《新兴道中·芙蓉村步失官金》 - - 许浑 - - 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初挂海帆逢岁暮,却开山馆值春深。波浑未辨鱼龙迹,雾暗宁知蚌鹬心。夜榜归舟望渔火,一溪风雨两岩阴。
  • 古诗《挽刘步瀛联》 - - 倪星垣 - - 卌载处京华,持身以俭,接物以诚,故老至今称长者;廿年敬父执,邀饮必辞,托事必赴,遗型犹自愧先生。
  • 古诗《秋夜杂诗·望之规所务》 - - 柳如是 - - 望之规所务,椒樾杂时非。芳众逾知互,星行多可违。皂雕虽日曼,河驷不无依。悽怀良自尔,谁不近微几。
  • 古诗《司马迁·人天留影足千秋》 - - 张中行 - - 人天留影足千秋,纪传传家忍百忧。椽笔幽怀差可念,恨无货殖脱蚕囚。
  • 古诗《柳言·彭泽门前閒草木》 - - 释文珦 - - 彭泽门前閒草木,丝丝那向路傍生。 便教系得春风住,也与时人管送迎。
  • 古诗《杂题·月从东殿生》 - - 梅尧臣 - - 月从东殿生,丛竹照修竦。 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 闲觉万虑空,静闻严鼓重。 官烛翦更明,相看应似梦。
  • 古诗《农舍·万钱近县买黄犊》 - - 陆游 - - 万钱近县买黄犊,襏襫行当东作时。 堪笑江东王谢辈,唾壼尘尾事儿嬉。
  • 古诗《正月二十日晨起弄笔》 - - 陆游 - - 深院窗扉晓色迟,新愁宿醉两参差。 雨声欲与梦相入,春意不随人共衰。 零落残梅临小彴,纵横野水赴清池。 物华撩我缘何事?似恐新年渐废诗。
  • 古诗《忆洛下故园》 - - 白居易 - -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 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 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 古诗《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 - 权德舆 - -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