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屠隆的诗 > 川拨棹·合唱原文及翻译赏析

川拨棹·合唱

朝代:明代诗人:屠隆时间:2023-04-08
合唱:君行紧。
一家人俱哭损。
但愿得果證三身。
但愿得果證三身。
早归来昙花正春。
合:怎教人不怅神。
便途人也不忍闻。

诗人屠隆资料

川拨棹·合唱作者屠隆

屠隆(1544-1605年),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万历五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郎中等官职,为官清正,关心民瘼,后罢官回乡。屠隆是个怪才,好游历,有博学之名,尤其精通..... 查看详情>>

屠隆古诗词作品: 《伊令·神》 《玉芙蓉·清时拟凤麟》 《恭送昙阳大师·西池南岳坐相邀》 《玉交枝·神》 《二郎神·心中事未开言先垂双泪念贫道呵》 《出破·须可惜绝代奇才》 《恭送昙阳大师》 《游补陀·冻巢时有鹤来归》 《一江风·贴小旦》 《簇御林·生

川拨棹·合唱原文及翻译赏析

川拨棹·合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万寿寺·凤凰墩据水中央》 - - 弘历 - - 凤凰墩据水中央,来往频过眄渺茫。却似神洲耸瀛海,那教容易舣烟航。
  • 古诗《题辰六署中云山涌坐楼》 - - 吴绮 - - 官斋无异草玄亭,高阁嵯峨对列屏。四野云光浮槛碧,万峰烟树入城青。元龙孤榻书常满,巫马单车辙暂停。倚尽夕阳应自好,知君一啸破苍冥。
  • 古诗《题姚范冶小像》 - - 张照 - - 窈窕尺幅间,高山与流水。观之若不闻,便是笙笛耳。
  • 古诗《题画·半挂峰端作数折》 - - 屈大均 - - 半挂峰端作数折,人言绝胜谷帘泉。盘旋欲下不即下,似欲天风吹作烟。
  • 古诗《种桑诗·诗人陈条柯》 - - 谢灵运 - - 诗人陈条柯,亦有美攘剔。前修为谁故,后事资纺绩。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浮阳骛嘉月,艺桑迨闲隙。疏栏发近郛,长行达广埸。旷流始毖泉,湎途犹跬迹。俾此将长成,慰我海外役。...
  • 古诗《曾祖圣师真一还源真人赞》 - - 白玉蟾 - - 杏林驿,雪之夕。老师张,弟子石。凛凛清风生八极,那些儿消一滴。
  • 古诗《挽金坛·只解新词入锦囊》 - - 王世贞 - - 只解新词入锦囊,不知天上爱文章。玉楼应是春光好,肯恋君家白玉堂。
  • 古诗《灞桥·草碧云疏浪影摇》 - - 陈豫朋 - - 草碧云疏浪影摇,水烟初敛涨痕消。断肠桥畔天涯路,愁杀青青杨柳条。
  • 古诗《修史亭·少年已惯掷年光》 - - 司空图 - - 少年已惯掷年光,时节催驱独不忙。今日无疑亦无病,前程无事扰医王。
  • 古诗《遣兴·下马古战场》 - - 杜甫 - -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
  • 古诗《台州相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 - 吴顗 - - 重译越沧溟,来求观行经。问乡朝指日,寻路夜看星。得法心念喜,乘杯体自宁。扶桑一念到,风水岂劳形?
  • 古诗《和仲良分送柚花沉》 - - 杨万里 - - 薰然真腊水沉片,烝以洞庭春雪花。只得掾曹作南董,国香未向俗人誇。
  • 古诗《卷雪楼·地灵境胜宅神游》 - - 岳珂 - - 地灵境胜宅神游,第一江山卷雪楼。势拥万峰淮甸接,气吞七泽楚天浮。鱼龙灂沸云生槛,鸥鹭波閒月上钩。画栋珠帘朝复暮,英名常与水东流。
  • 古诗《刘生·游侠长安中》 - - 陈叔宝 - - 游侠长安中,置驿过新丰。系钟蒲璧磬,鸣弦杨叶弓。孟公正惊客,朱家始卖僮。羞作荆卿笑,捧剑出辽东。
  • 古诗《佟声远友兄爱予第四儿明渲特甚求养为己子病中赋诗六章敬以托之·君池不独美芙荷》 - - 屈大均 - - 君池不独美芙荷,十二茨菰一乳多。鰋鲤吹花争日暖,鸳鸯喋藻乐春和。将予黄口持香饵,逐尔红妆向影娥。孩笑喧喧同两妹,熊罴催下锦云窠。
  • 古诗《嘉祐大行皇帝挽诗》 - - 刘攽 - - 七月期先远,三泉异卜征。悲忧同轨事,遏密兆人情。晚出苍龙驾,真游白玉京。称天腾茂实,厚德始能名。
  • 古诗《墨梅·若个龙眠手》 - - 朱淑真 - - 若个龙眠手,能传处士诗。借他窗上影,写作雪中枝。顷刻回春色,轻盈动玉卮。不能殷七七,横笛月中吹。
  • 古诗《感兴·忆昔金门初射策》 - - 寇准 - - 忆昔金门初射策,一日声华喧九陌。少年得意出风尘,自为青云无所隔。主人抡才登桂堂,神京进秩奔殊方。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有时扼腕生忧端,儒书读尽犹饥寒。丈夫意气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难。...
  • 古诗《古意·蓬首寒机女》 - - 陆文圭 - - 蓬首寒机女,枉顾生光辉。 一登君子堂,松罗相因依。 茂陵喜新聘,中路忽有过。 顾垂堂上镜,照妄心中微。 生死要在嗾,悠悠空是非。 出门念远道,岁晏将安归。 膏沐更谁容,为君疊罗衣。...
  • 古诗《礼部试早春残雪》 - - 段文昌 - -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银铺光渐湿,珪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