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陆游的诗 > 春晴·柳未吹绵笋未抽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晴·柳未吹绵笋未抽

朝代:宋代诗人:陆游时间:2023-04-06
柳未吹绵笋未抽,春郊风日正清柔。
疏疏帘影供高卧,袅袅舆竿懒出游。
无客共谋良夜醉,有花空动故年愁。
云生祇恐还成雨,自向园头听鹁鸠。

诗人陆游资料

春晴·柳未吹绵笋未抽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 查看详情>>

陆游古诗词作品: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玉壶亭·玉壶亭上小徘徊》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 《樵夫·酸澀涧边果》 《湖上秋夜》 《神君歌·泰山可为砺》 《思蜀·白帝城边八阵碛》 《夜雨思栝苍游》 《对酒·断简残编不策勋

春晴·柳未吹绵笋未抽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晴·柳未吹绵笋未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石菖蒲·罗浮山子贮盆池》 - - 林光 - - 罗浮山子贮盆池,长养灵苗覆绿漪。根托岩崖应任瘦,叶含珠露转清奇。夜灯移傍晴消候,药饵餐来老后时。莫道春风少浓艳,繁华不竞是天姿。
  • 古诗《寄诸弟·岁暮兵戈乱京国》 - - 韦应物 - - 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 古诗《途次忆故居·自喜白髯翁》 - - 晁说之 - - 自喜白髯翁,深居看岁穷。雪迷石岭上,月在草堂中。樵客晓来市,田家夜半舂。岂期胡骑到,无地得相容。
  • 古诗《挽王茂悦提舶》 - - 周密 - - 洛社忘年契,惟公最己知。诵言司马赋,喜说项斯诗。问字时携酒,钩玄共订碑。岂期三日别,遽作百年悲。
  • 古诗《读曲歌·黄丝咡素琴》 - - 无名氏 - - 黄丝咡素琴,泛弹弦不断。百弄任郎作,唯莫广陵散。
  • 古诗《半松为莆郡司训松江宋黻赋》 - - 黄仲昭 - - 苍松如龙出幽谷,未露全身露头角。天生大材不大用,半在云霄半林壑。浮世难逢匠石过,空馀满地清阴多。明堂不作岁云暮,松兮松兮奈尔何。
  • 古诗《迩日·迩日频频接好音》 - - 乾隆 - - 迩日频频接好音,燕南齐晋遍甘霖。已生慰后还生惧,片刻奚当终岁心。
  • 古诗《李审言室赵孺人诗》 - - 郑孝胥 - - 黔娄未为穷,固穷在其妻。贫贱有难言,言之伤肝脾。为子事丘嫂,为子奉阿㜷。子有析居叔,迎养抚其儿。子有未嫁妹,教诲迨于归。子独厉节操,家法众所仪。子独治诗书,名声人所师。子居秦南仓,一乡谁与齐?子冠兴化学,一县谁能希?方子初应试,宵中缀敝绨。及子出适馆,客中寄新衣。子穷而好施,贷...
  • 古诗《杏子·杏实甘于酪》 - - 彭孙贻 - - 杏实甘于酪,丹浆溅齿寒。林风吹果坠,早已鸟衔残。
  • 古诗《再答诸丈见和》 - - 艾性夫 - - 肯为刘安赋小山,几时鸡犬过云间。命穷无用三千字,蹄蹶难供十二闲。薄酒程头多隔县,故人踪迹半阳关。何当共嚼西岩雪,嗅取梅花一破颜。
  • 古诗《忆王孙·因王孙二旧友同日不期而会》 - - 王丹桂 - - 闲闲闲里忆王孙。今幸相逢语笑频。各各勤修精气神。行功臻。同宴桃源碧洞春。
  • 古诗《答王皞如太学》 - - 卢龙云 - - 一别江干几岁华,纵横彩笔屡生花。菰城夜月怀偏远,桂苑秋风望转赊。贻我漫同青玉案,逢人休道紫金沙。雕虫祇合居王后,已识长杨重汉家。
  • 古诗《苏瀛洲广文过寺话旧》 - - 成鹫 - - 閒云野鹤一身轻,何似为儒早得名。官作模楷先十郡,手栽桃李遍三城。半生潦倒惭亲友,两世交游忆盛平。咫尺清风桥下水,依稀犹记踏歌声。
  • 古诗《入南康界阅图经感陶公李渤刘凝之事戏作》 - - 朱熹 - - 长官定笑归来晚,中允应嫌去却回。惟有山人莫相笑,也曾还俗做官来。
  • 古诗《送葛谦问·垂虹亭上少迟留》 - - 蔡戡 - - 垂虹亭上少迟留,卧看冰轮万里秋。正是莼丝鲈脍美,不妨乘兴五湖舟。
  • 古诗《听雨·听尽灯前细雨声》 - - 胡仲参 - - 听尽灯前细雨声,声声总是别离情。 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
  • 古诗《绝句·黄叶桑林赤土冈》 - - 张耒 - - 黄叶桑林赤土冈,蓬茅小径度牛羊。 似闻流乞之唐汝,叹息何人为发仓。
  • 古诗《是日雨阴殊甚咫尺如隔然》 - - 赵蕃 - -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 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 古诗《次韵王袁州》 - - 王弼 - - 独抱余酲似病眠,急呼三百旧青钱。 绿杨影里萧萧雨,望断同时载酒船。
  • 古诗《解嘲·闺中自昔论红线》 - - 景翩翩 - - 闺中自昔论红线,侠气纵横频掣电。 来作处女君未知,去矣脱兔容谁见。 世上徒夸屋是金,明珠换骨不换心。 一自临邛罢绿绮,只今千载无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