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张鹏翮的诗 > 春日重游灵泉寺·杏花时雨浥轻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重游灵泉寺·杏花时雨浥轻尘

朝代:清代诗人:张鹏翮时间:2023-04-06
杏花时雨浥轻尘,马踏春泥不厌贫。
如意归来如意去,暂于林下作闲人。

诗人张鹏翮资料

春日重游灵泉寺作者张鹏翮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清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柏沟人。清代治河专家、理学名臣。是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清康熙九年进士,身仕康熙、雍正二朝。历任刑部主事..... 查看详情>>

张鹏翮古诗词作品: 《寇莱公故里·太华闲气产莱公》 《悼故光禄卿李子静》 《闻河南水灾》 《田家·禾黍芃芃愿不违》 《追思六飞兄安岳人》 《春柳·丽日和风宿雾消》 《泾川道中·叠嶂层峦爽气浮》 《新滩·登舟一望日平西》 《暮春归赤崖旧居》 《下钟寺·层岩精舍踞崔巍

春日重游灵泉寺·杏花时雨浥轻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重游灵泉寺·杏花时雨浥轻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醉花阴·舟过南塘,烟水合沓,江南春影,如在梦中。乐子莲裳为话昔年系棹事,惘惘兮余怀也》 - - 刘嗣绾 - - 天外层湖湖外渡。渡口南塘路。塘水太无情,流过门前,不许鸳鸯住。岸柳荒寒三两树。没个寻春处。懊恼是红船,不载春来,载了春人去。
  • 古诗《咏姜夔紫端七星砚》 - - 弘历 - - 鹆眼恰存七柱看,墨卿滴露助文澜。宋明珍此多名士,北斗其人谁似韩。
  • 古诗《眼儿媚·香溪》 - - 汪玢 - - 幽幽流水咽香溪,中有子规啼。胡沙千里,湘江九曲,唤汝来归。绝才绝色生荆楚,日月两轮飞。琵琶是怨,离骚是血,万古同悲。
  • 古诗《题钱维城画苏轼舣舟亭图》 - - 乾隆 - - 文笔传高躅,家乡事道真。停桡亲印證,图外得其神。
  • 古诗《忆江南·长生术》 - - 吕岩 - - 长生术,玄要补泥丸。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转伤残,谁是识阴丹。
  • 古诗《锦城写望·蜀江波影碧悠悠》 - - 高骈 - -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 古诗《峪行宫·绿樾径》 - - 乾隆 - - 隔岁未寻绿樾径,当秋恰到白云间。行围塞上看山好,路便先教看好山。
  • 古诗《过新开湖·渔郎艇子入重湖》 - - 杨万里 - - 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勤看著渠。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雁立横芦。
  • 古诗《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 - - 刘弇 - - 罅月明窗纸,凉竿扫径尘。却应环堵在,潇洒属吾人。
  • 古诗《渔家傲·八月秋高风历乱》 - - 欧阳修 - - 八月秋高风历乱。衰兰败芷红莲岸。皓月十分光正满。清光畔。年年常愿琼筵看。社近愁看归去燕。江天空阔云容漫。宋玉当时情不浅。成幽怨。乡关千里危肠断。
  • 古诗《芦苞道中苦热》 - - 许南英 - - 一热竟如许,炎荒热转加。长途困行旅,烈日炙桑麻。树影乘凉盖,泉声止渴茶。舆中犹惮暑,还为仆夫嗟。
  • 古诗《贽尤端木·万里梯航走贡珍》 - - 陆文圭 - - 万里梯航走贡珍,乾坤无地著孤臣。湘江空记庚寅渡,石壁曾题癸巳人。国士犹嫌先事范,仙家莫问几经秦。愿提草履从君后,煮茗寒泉代拾薪。
  • 古诗《赠永嘉令汪进之》 - - 林光 - - 折简重开翰墨香,知君襟度定非常。烛花未领春宵话,马足何堪部檄忙。眼底牛刀初试刃,斗间龙剑已腾光。新莺细柳迎归旆,也著吾诗入锦囊。
  • 古诗《小园·棂静云流绿》 - - 李端临 - - 棂静云流绿,墙高日下迟。竹篱香雨后,萍沼薄凉时。花丛蜂寻蕊,叶摇禽上枝。眼前无此景,梦里故园窥。
  • 古诗《南乡子·周紫宜画并蒂莲》 - - 吴湖帆 - - 花气水乡浮。掩映银塘绿盖幽。髣髴鸳鸯罗绮梦,温柔。未得于飞得并头。同泛木兰舟。疗却相思一段愁。香远濂溪清品格,风流。淡扫红妆傲粉侯。
  • 古诗《得家书有感》 - - 周映清 - - 昨夜银镫喜缀花,平安两字到天涯。细看墨沈痕皆淡,祇恐彤闱鬓有华。北墅旧游芜径暗,南楼归梦月光斜。愁来羡尔中庭树,日暮霜风集子鸦。
  • 古诗《春尽·细雨春山乱出泉》 - - 屈大均 - - 细雨春山乱出泉,愁随流水日涓涓。泪痕留与青青草,半作棠梨半杜鹃。
  • 古诗《除夕前·鳏鱼夜夜泣》 - - 彭孙贻 - - 鳏鱼夜夜泣,比目巳争新。见说新人好,何当忆故人。
  • 古诗《昌公房看牡丹歌》 - - 陆师道 - - 尝闻乐府牡丹芳春来,一城人若狂。 我今日日被花恼,毋乃花淫如洛阳。 吴中三月花如绮,百品千名斗奇靡。 名园往往平泉庄,禅宫处处西明寺。 我今曳杖登武丘,昌公精舍花枝柔。 动如迎笑静若醉,颊白腮红名玉楼。 此花初移得春浅,六寸圆开天女面。 对花一饮三百杯,醉里题诗写花片。 沈...
  • 古诗《初出成都闻哭声》 - - 雍陶 - - 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 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