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弇的诗 > 春日舟中喜晴·久厌梅蒸蠹客袍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舟中喜晴·久厌梅蒸蠹客袍

朝代:宋代诗人:刘弇时间:2023-04-05
久厌梅蒸蠹客袍,一逢晴色喜陶陶。
岚烟散后青山出,海雾开来日月高。
四海廓成清世界,五湖消灭恶风涛。
九衢来往趋名者,遂免泥涂仆仆劳。

诗人刘弇资料

春日舟中喜晴作者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 查看详情>>

刘弇古诗词作品: 《挽词·东朝功业高参九》 《题福州黄檗山确禅师息老堂》 《题清漪亭·平昔江流清得名》 《生辰·从古无双江夏黄》 《辇下春怀·蝶正冶容蜂正狂》 《次韵酬谭履常送致政徐朝奉》 《送李德素罢官归舒城》 《狄大夫生辰二十韵》 《海门故城·故城邑东南》 《再用前韵酬达夫

春日舟中喜晴·久厌梅蒸蠹客袍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舟中喜晴·久厌梅蒸蠹客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方女以牡丹供瓶》 - - 潘伯鹰 - - 季女亲驱百里尘,鼠姑细拣五枝春。袭人浓馥风如醉,映叶娇红露正新。禅地晚怜灵照慧,宝坊要有杲之贫。雨花为助诸天喜,看插军持散蝶裙。
  • 古诗《山行·黍禾长夏麦将秋》 - - 弘历 - - 黍禾长夏麦将秋,此际真宜时雨优。近每作云风每妒,慰心无几盻仍愁。
  • 古诗《百丈大师赞·慧灯续传》 - - 释清远 - - 慧灯续传,福庭宜敞。常住世间,水月镜像。是谓丛林,大智百丈。
  • 古诗《观鱼潭·观鱼碧潭上》 - - 李白 - -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 古诗《买盈村·洋洋一掬水》 - - 郑廷鹄 - - 洋洋一掬水,纡石自为堤。洞识盈虚理,高山是指迷。
  • 古诗《送何见石甘肃之行》 - - 荣庆 - - 使君奉诏陇西行,洱海归来又远征。忆昔文章动秋榜,频年诗酒共春明。诸昆并焕鹓鸾彩,一柱同惊鸑鷟鸣。毕竟衡才又司理,定知贻上是前生。
  • 古诗《广琴操·将归操》 - - 朱右 - - 河之深兮,谁将厉之。河之浅兮,谁将揭之。河洋洋兮,不我济之。竭泽以渔兮,蛟龙辟之。覆巢夭胎兮,凤凰去之。夫人有知兮,予实类之。九州博大兮,将予遂之。
  • 古诗《苔·印留麋鹿野禽踪》 - - 徐夤 - -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 古诗《方丈小山·窗外幽轩数步宽》 - - 张耒 - - 窗外幽轩数步宽,小山幽石对巑岏。说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 古诗《刘簿约游廖园》 - - 赵汝燧 - - 名园新整顿,樽酒约追随。春晚花飞少,墙高蝶度迟。注汤童煖酒,拍案客争棋。寂寞鞦韆索,无人尽日垂。
  • 古诗《送顾马湖孔昭》 - - 徐祯卿 - - 锦水由来胜若耶,兰桡三月汎桃花。巴儿见客能歌舞,蜀女明妆笑浣纱。
  • 古诗《赠无怀禅师·身从劫劫修》 - - 贾岛 - - 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捧盂观宿饭,敲磬过清流。不掩玄关路,教人问白头。
  • 古诗《偶成·苒苒新青上草头》 - - 吕南公 - - 苒苒新青上草头,小庭春色强悠悠。酒瓶虚卧琴弦暗,眼见风光似九秋。
  • 古诗《读宋人诗·后村傲睨四灵间》 - - 汪琬 - - 后村傲睨四灵间,高与前贤隔一关。若向中原竖旗鼓,堂堂端合让遗山。
  • 古诗《南巡歌·天临北极郁崔嵬》 - - 王立道 - - 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 古诗《清平乐·祝德愔初度》 - - 刘蘅 - - 心闲难老。胜■安期枣。君与松筠同寿考。况复笔花长好。年年此日筵开。吾侪相见倾怀。谈到神仙故事,环中一角蓬莱。
  • 古诗《念奴娇·灰飞嶰竹》 - - 仲并 - - 灰飞嶰竹。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
  • 古诗《送怀安林知丞之官仍谢佳句》 - - 陈宓 - - 剑津初筮著能名,大府今看佐属城。 愧我赠行无好语,只将戒惧与明诚。
  • 古诗《依韵和栽花二阕》 - - 强至 - - 移花新了诏书来,似负迎春著意栽。 桃李我公天下满,不须偏待此中开。
  • 古诗《登仙门·归也归也》 - - 王哲 - - 归也归也。本元归也。两人没观瞻也。被清风白云,全日常招也。王害风此翻去也。 劝诸公寻玄妙,更休思也。捍假躯不如无也。到今方超彼岸,我咱知也。要重见这回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