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诚泳的诗 > 春社·参差茅屋燕飞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社·参差茅屋燕飞来

朝代:明代诗人:朱诚泳时间:2023-04-05
参差茅屋燕飞来,农事方兴社鼓催。
斜日半山林影乱,杏花香里醉人回。

诗人朱诚泳资料

春社·参差茅屋燕飞来作者朱诚泳

朱诚泳。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查看详情>>

朱诚泳古诗词作品: 《送贾希召都宪致政还蜀》 《悼亡·彩云声断玉箫寒》 《与华阴孙令·早沐恩除下九重》 《一览亭为保安王肃斋题》 《寿伯汧阳王六十》 《题画·杖藜步步踏琼花》 《元夕分韵得红字》 《秋江小景·极目长江万顷秋》 《致斋·衣自温泉浴罢更》 《雨晴即事·好山排闼送新晴

春社·参差茅屋燕飞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社·参差茅屋燕飞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顾息存前辈罢廷尉归蜀》 - - 蒋士铨 - - 巴江接天流,猿声随峡转。蜀道古曰难,归人独称善。猗猗成都桑,绿阴差可辨。当时题桥字,一笑脱轩冕。瀼西开溪堂,帘牖碧波卷。灯明听儿读,韭香留客剪。平生稷契怀,深杯藉一遣。秋月两川明,离心较深浅。 ...
  • 古诗《戊戌正月十五日大雪》 - - 李奎报 - - 胡奈冬小雪,至春乃盈尺。麦苗润校迟,犹愈便无泽。欲验岁何如,书之为准的。如看陇上青,何必腊前白。或譬之絮盐,或况以璐璧。兹惟词人事,歌咏所自作。我特书国祥,但效春秋则。有人展花笺,请我笔一掷。前人所未导,虽老傥可得。 ...
  • 古诗《仙橘行赠吕生》 - - 胡应麟 - - 吕生好奕良有年,口如悬河决百川。凭陵负气双眼白,强项肯伏公卿前。自言勍敌止方蔡,三人海内季孟间。楚中近有朱氏子,黄王以下知无前。朅来武林四阅月,室中薪尽晨无烟。临安富儿不好事,日夜空囊扪酒钱。一朝遇我湖水曲,脱巾大叫狂呼天。先生名姓久岳立,愿得片语垂人寰。忆乍持刺远...
  • 古诗《读陈平传·刘郎白首尚多疑》 - - 晁冲之 - - 刘郎白首尚多疑,百战功臣迹转危。致使文成谢封邑,未如还荐魏无知。
  • 古诗《梅花下作·却嫌暄暖甚》 - - 屈大均 - - 却嫌暄暖甚,未腊已开残。么凤莫收去,留香过岁寒。
  • 古诗《酬陈广文送莱》 - - 薛瑄 - - 秋圃应知雨露多,嘉蔬分送奈情何。书生咬得其根味,绝胜金盘荐紫驼。
  • 古诗《元日仗·文武千官岁仗兵》 - - 张祜 - - 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
  • 古诗《题赵千里画八幅》 - - 柯九思 - - 数幅晴云翠岫,千重碧树琼楼。羡杀承平公子,笔端万里瀛洲。
  • 古诗《赠秀卿·屈指春光到画阑》 - - 孙原湘 - - 屈指春光到画阑,玉郎车马上长安。归期纵说相逢早,隔岁先愁欲别难。梦雨愿随行李去,泪珠偷共烛花弹。才人标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细看。
  • 古诗《京口公馆柬杨应宁》 - - 文林 - - 清明寂依旧,旅馆正思君。春色计半去,江声来独闻。畏寒犹宿火,移坐盼斜曛。咫尺暌离地,悠悠隔暮云。
  • 古诗《再次到房交代招饮韵》 - - 陈造 - - 山好能令肺病苏,诗来把玩更惊吁。蜀人例作残山看,端喜因诗免受诬。
  • 古诗《艮岳百咏·蜡梅屏》 - - 李质 - - 冶叶倡条不受羁,翠筠轻束最繁枝。未能隔绝蜂相见,一一花房似蜜脾。
  • 古诗《浣溪沙·施养勇六十》 - - 姚鹓雏 - - 六十霜颠独感春。曙鸡啼罢倦吟身。轻衫且许浣征尘。百瓮黄齑天玉女,半生铅椠墨磨人。聊凭一笑度芳辰。
  • 古诗《暑夜·松风生晚凉》 - - 林尚仁 - - 松风生晚凉,坐久市声歇。客去行独吟,踏石碎明月。
  • 古诗《殉节纪·汉帜高张万众欢》 - - 周在镐 - - 汉帜高张万众欢,伤心独自泪汍澜。可怜十载寒窗士,乞丐投河一例看。
  • 古诗《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 - 彭汝砺 - - 一棹孤舟接杳冥,无聊长恨别离轻。利名汩汩乱人意,南北悠悠分我情。风触鹡鸰寒影散,日蒙棠棣绿阴成。莫令泽国频回首,时倩江鳞寄一声。
  • 古诗《纪梦诗郭荀卿见和次韵》 - - 许景衡 - - 溪水泠泠溪上轩,登临谁道四并难。当年髣髴梦仙坞,今日分明在广寒。还忆鸠鸣云色重,似闻鸡唱漏声残。刻舟已有新诗句,流落何妨作外官。
  • 古诗《奉酬介卿惜春之什》 - - 蔡戡 - - 屈指駸駸向六旬,每于春事尚关情。病逢时节还虚度,老去光阴只暗惊。剩喜清新诗句好,休辞潋滟酒杯盈。荣枯代谢年年事,怪底莺声诉不平。
  • 古诗《宣帝·斗鸡走狗登皇极》 - - 陈普 - - 斗鸡走狗登皇极,览德毛从何许来。 汉室欲开新室业,王阳分合守蒿莱。
  • 古诗《醉后·阮籍醒时少》 - - 王绩 - -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