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隆基的诗 >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朝代:唐代诗人:李隆基时间:2017-02-23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诗人李隆基资料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作者李隆基

李隆基(685.09.08—762.05.03),即唐玄宗,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 查看详情>>

李隆基古诗词作品: 《题梅妃画真》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喜雪》 《过老子庙》 《喜雪·日观卜先征》 《赐新罗王·四维分景纬》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陈季和·北来南去依慈母》 - - 梁佩兰 - - 北来南去依慈母,一奉严亲复暂离。青草渐枯多雪猎,黄河初冻已冰澌。
  • 古诗《甘棠·更衣入侍宫中贵》 - - 梅尧臣 - - 更衣入侍宫中贵,韡韡芸黄殿后花。斗色长宜日光近,生辉尤喜盖阴斜。依稀鞠服开风袂,约略仙盟裹露华。不与艳桃偷结子,漫天飞去作朝霞。
  • 古诗《寓所联·抑人是自抑》 - - 嘉靖帝 - - 抑人是自抑;扬人其自扬。
  • 古诗《吹笛·横笛高城弄晚飔》 - - 何景明 - - 横笛高城弄晚飔,碧空如水雁来时。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杨柳天边浑折尽,梅花江畔故开迟。武陵回首南征路,一曲那堪马上吹。
  • 古诗《天津桥·行阙千重锁暮烟》 - - 王同祖 - - 行阙千重锁暮烟,山如洛邑水如瀍。黄尘障断中原路,忍立桥头听杜鹃。
  • 古诗《寄随州周员外》 - - 韩愈 - - 陆孟丘杨久作尘,同时存者更谁人。金丹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 古诗《紫坭竹枝词·谁家深夜拜包公》 - - 张采庵 - - 谁家深夜拜包公,钟鼓如雷入远风。闻道开堂审奇鬼,灯光烛影照阶红。
  • 古诗《送刘四·爱君少岐嶷》 - - 李颀 - -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从今署右...
  • 古诗《矮斋杂咏·小春》 - - 华岳 - - 闽南十月已春回,无限风光暗里催。桃李海棠俱斗艳,谁云梅是百花魁。
  • 古诗《玉立亭·落日孤亭依翠微》 - - 冯行可 - - 落日孤亭依翠微,高僧曾此悟禅机。浮云犹作人间幻,一片间随秋鸟飞。
  • 古诗《饮汪氏庄·芜秽贫家产》 - - 王廷陈 - - 芜秽贫家产,悲伤过客魂。野翁谈废坞,邻竖入颓垣。石鼎烧松叶,瓷罂藉竹根。那堪对摇落,寒日下孤村。
  • 古诗《送克俭克宽弟省觐南京》 - - 程敏政 - - 杨柳青青叶尚稀,赠行空有泪沾衣。他时何处添离恨,水国秋风一雁飞。
  • 古诗《鞋山·五老峰前样逼真》 - - 林光 - - 五老峰前样逼真,星霜遗弃几千春。印穿湖上一轮月,不踏人间半点尘。流水有情终日洗,野花如绣逐年新。未知一只今何在,欲向鄱阳问水神。
  • 古诗《蝉猴·仙蜕谁传不死方》 - - 吴伟业 - - 仙蜕谁传不死方,最高枝处忆同行。移将吸露迎风意,做就轻躯细骨妆。薄鬓影如逢越女,断肠声岂怨齐王。内家近作通侯相,赐出貂蝉傲粉郎。
  • 古诗《宿山馆·朝出雅初鸣》 - - 戴亨 - - 朝出雅初鸣,暮归日已暝。清梦不离山,还踏苍苔径。
  • 古诗《次韵酬国子生赵秀才四绝句》 - - 王庭圭 - - 渊明五柳非无宅,子美西枝自有村。堪笑长安近时客,纷纷骑马傍谁门。
  • 古诗《柳梢青·西施》 - - 叶璧华 - - 指点若耶。苎萝昔日,曾浣轻纱。迓到鸾车,迎归吴苑,锦绣春华。效颦羞煞东家。采香径花影横斜。休问君恩,五湖载去,烟水无涯。
  • 古诗《江边柳·朝送木兰船》 - - 胡奎 - - 朝送木兰船,暮迎征马鞭。 非关离别苦,生长在江边。
  • 古诗《寓妙隐庵》 - - 徐繗 - - 东风仙苑斗芳菲,家在云林屡梦归。 河畔草青莺欲语,城南花满蝶初飞。 寒生古院偏多雨,苔没空阶正掩扉。 留恋曲池春更好,垂杨终日锁烟霏。
  • 古诗《亚枝花·山邮花木似平阳》 - - 白居易 - - 山邮花木似平阳,愁杀多情骢马郎。 还似升平池畔坐,低头向水自看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