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萧立之的诗 > 出守平江·班玉通明散早朝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守平江·班玉通明散早朝

朝代:宋代诗人:萧立之时间:2019-09-27
班玉通明散早朝,春风桃李满江皋。
自然著我尘劳没,安得如公勇退高。
地近黄扉才一武,天教清梦更三刀。
仪刑渴想催归衮,只借阑门水半篙。

诗人萧立之资料

出守平江·班玉通明散早朝作者萧立之

萧立之(1203年~?),原名立等,字斯立,自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进士,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南宋危急时期,参预保卫本朝的战争;南宋亡後,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遂而归隐。诗为谢枋得所赏。..... 查看详情>>

萧立之古诗词作品: 《玉有太平字·瑞玉天开此日奇》 《题穆叔晦雨净风香亭》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 《垂虹桥·三百里湖桥柱西》 《题杨达可·先生豪气元龙似》 《失题·六军难解驿门围》 《溪行见落梅为赋》 《赠熊古月·千载虚中无法传》 《邵中立六香吟屋歌》 《湖海·湖海千年梦

出守平江·班玉通明散早朝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守平江·班玉通明散早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菊花诗·臭味能从淡处真》 - - 张问陶 - - 臭味能从淡处真,祗疑陶令是前身。一生得气惟宜冷,五色迎霜也自匀。晚节清高贤宰相,秋容寒瘦古诗人。繁华全让閒桃李,独傲西风不占春。
  • 古诗《舟中即事·葭菼汀洲路》 - - 宋琬 - - 葭菼汀洲路,苍茫问楚都。鼋鼍朝出浴,凫鸭夜相呼。隔岸人烟渺,中流月影孤。衰迟还自笑,行止任樯乌。
  • 古诗《古意·明月不长满》 - - 江源 - - 明月不长满,好花不再红。妾颜岂长在,君恩亦无终。君情与妾意,如水东西流。物态有如此,妾心谁怨尤。
  • 古诗《七言·半红半黑道中玄》 - - 吕岩 - - 半红半黑道中玄,水养真金火养铅。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烹煎尽在阴阳力,进退须凭日月权。只此功成三岛外,稳乘鸾凤谒诸仙。
  • 古诗《宿郑元白楼却赠》 - - 释今无 - - 不是轻相见,知君自玉关。风尘为道苦,肝胆向人难。雪到穷檐厚,风摇夜烛寒。天涯存我辈,犹得共团栾。
  • 古诗《过沛县怀县令颜伯伟与其子同死兵难》 - - 吴宽 - - 诛错兵来汉室轻,区区一令肯前迎。何人独以家为计,有子还怜史失名。主辱固当全大节,身亡旋复共孤城。夜深河上扁舟过,呜咽犹闻流水声。
  • 古诗《霜叶飞·冬日闲宴》 - - 黄裳 - - 谁能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
  • 古诗《无相珠·亦非有》 - - 敦煌曲子 - - 亦非有,亦非无。常思持念白毫珠。本无即有能空相,离有能无法界居。
  • 古诗《丐外得括苍东归侍次》 - - 喻良能 - - 一家满载扁舟里,两桨春风去似飞。渐识路人乡树出,世间乐事莫如归。
  • 古诗《韩魏公祠·两朝定策数安阳》 - - 钱大昕 - - 两朝定策数安阳,晚节黄花独自香。何事裕陵亲政日,翻将国事付獾郎。
  • 古诗《丁卯首春·翘首南云一雁翔》 - - 王彦泓 - - 翘首南云一雁翔,愧无书问到池隍。乡园事事驱人出,只有朋欢系客肠。
  • 古诗《大堤曲·南国多佳人》 - - 张柬之 - -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 古诗《十绝句寄赵帅》 - - 陈造 - - 讼户无声日燕閒,驱驰风月笑谭间。自今玉海添新集,与继当年大小山。
  • 古诗《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 - 李洞 - -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 古诗《送怡斋周居士兼简汤东涧》 - - 释普度 - - 我羡怡斋去又来,涧边无一点尘埃。高风凛凛照今古,有口不谈声似雷。
  • 古诗《小浆题壁用赵信国韵》 - - 姚勉 - - 踏梅聊尔过江西,月里渔竿冷插溪。 料想故园春事好,乱花深处听莺啼。
  • 古诗《好事近·独倚浙江楼》 - - 汪元量 - -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 古诗《谢李公达惠诗再答》 - - 韩维 - - 功名无得得闲身,位列东朝愧汉臣。 空性屡捞潭底月,浮名那记禁中春。 知音罕遇忘言士,绝学常思过量人。 莫取无心心外道,此心生处即为尘。
  • 古诗《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 - - 范成大 - - 锦囊随上越王台,天海风涛亦壮哉。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枝应伴一篇来。
  • 古诗《六十吟·人生久矣无百年》 - - 陆游 - - 人生久矣无百年,六十七十已为寿。 嗟予忽忽蹈此境,衰发如蓬面枯瘦。 孤松摧折老涧壑,病马凄凉依栈豆。 尚无筹策活目前,岂有功名付身後。 壁疏风入灯焰摇,地炉火尽寒萧萧。 胸中白虹吐千丈,庭树叶空衣未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