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徐宗达的诗 > 次和伯龙偕李德容周希曾等香山看红叶过渡船庵之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和伯龙偕李德容周希曾等香山看红叶过渡船庵之作

朝代:清代诗人:徐宗达时间:2022-10-27
乘兴出同车,丹枫一望赊。
色逾春仲卉,光夺旭初霞。
何处钟声暮,相过犬吠哗。
高吟共仙梵,错落坠天花。

次和伯龙偕李德容周希曾等香山看红叶过渡船庵之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和伯龙偕李德容周希曾等香山看红叶过渡船庵之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哭汪选部孟鋗》 - - 钱载 - - 往事君家若重思,今朝我老独应知。凭棺已矣千行泪,渍酒居然两鬓丝。楚国鹧鸪含懊恼,郑风芍药数将离。鄙人客北从丁卯,何以晨星遂不支。
  • 古诗《七夕杂感·人间天上两茫茫》 - - 邓廷桢 - - 人间天上两茫茫,淡粉轻烟枉断肠。灵鹊可能填碧海,牵牛终是怨红墙。镫前私语凭谁记,指下幺弦祗独张。极目彩云千万叠,却教楚楚想衣裳。
  • 古诗《啸傲泾·翠霭鸿山近》 - - 祝旸 - - 翠霭鸿山近,清流梅里通。偶寻高士迹,犹见让王风。雁影寒烟外,人家疏树中。秋光望不极,落日照丹枫。
  • 古诗《酬黎户部见赠》 - - 张元凯 - - 岭南才子鬓如霜,忽赠新诗比夜光。供奉昔曾淹李白,度支今复滞冯唐。凤毛散落临池彩,鸡舌含馀入座香。愧我燕然无计勒,可堪执御老词场。
  • 古诗《感事·匡时频望济川舟》 - - 蔡国琳 - - 匡时频望济川舟,王粲年来倦倚楼。兵衅骤开箕子国,妖氛又涨萨摩州。中朝仗仪诛封豕,大帅无心纵火牛。十载海军都畀敌,有谁强弩射涛头。
  • 古诗《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公气时益振那避祸横罥》 - - 卢楠 - - 按剑雄四视,意欲铲叠巘。奸回沮颜色,谅直非顾遣。董卓卒燃脐,李斯叹黄犬。乾坤扫氛翳,社稷清沈湎。解绶赋归田,衡门适游躽。王公枉驾过,俯视若蜓蝘。骅骝宜垂耳,鸾鹤易摧殄。汨没漳水涯,沉绝庙堂琏。凤雏翔长云,玉树落萧...
  • 古诗《录寄新诗呈冲霄》 - - 耶律楚材 - - 冲霄酷爱玉泉诗,愧我年来无好辞。录寄新诗三十首,莫教俗子等闲知。
  • 古诗《偈颂·冬至前后》 - - 释普济 - - 冬至前后,沙飞石走。佛祖潜踪,寸铁在手。
  • 古诗《赠陈侍御原习》 - - 严嵩 - - 木落岁年晚,空江忽到公。世途千辙异,高论一尊同。怀玉幽人志,缨冠国士风。重溟隔南纪,瞻望渺行骢。
  • 古诗《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 - - 钱时 - - 剩觉工夫通草圣,略无闲暇问花神。国香早是将春到,也趁梅花候主人。
  • 古诗《寇营·变起仓皇事事非》 - - 周政 - - 变起仓皇事事非,谋身堪叹自依违。鼕鼕贼鼓城头壮,落落官旗山色微。日暮角声春意散,更深灯火旅魂飞。九原路杳知何在,默然愿祈得早归。
  • 古诗《怀南园五先生》 - - 刘介龄 - - 中原文物回天地,洛社风流自古今。遥忆南园五星聚,漫誇东晋七贤林。阿谁大雅追唐律,遮莫希音有越吟。此日浮邱论往事,尊前何必叹升沉。
  • 古诗《初夏·乳雀啁啾日气浓》 - - 林逋 - - 乳雀啁啾日气浓,雉来交影日重重。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
  • 古诗《题吴渔山真迹》 - - 翁同和 - - 二百年来有后生,庙堂拜疏乞归耕。尖风凉雨秋如此,谁识挑灯作画情。
  • 古诗《赠王伯长主簿》 - - 陆游 - - 学诗大略似参禅,且下功夫二十年。君要亲尝狮子吼,法须尽吐野狐涎。几人错会先师话,吾辈元齐古佛肩。天遣放翁穷不死,茶山钵袋未曾传。
  • 古诗《松寒月白夜寥寥,高座空亭藓未凋。 拾果老猿随梵出,听灯山鬼避灯遥。 虚堂杉桧秋阴长,古迹齐梁世次消。 我巳忘情共顽石,不烦磨洗问前朝。》 - - 彭孙贻 - - 千山红叶满姑苏,风雨归帆下太湖。空阔鱼龙秋色远,浮沉身世客心孤。炊烟笠泽分渔火,立水沙鸥狎钓徒。已被蘋花动离思,松江八月况莼鲈。
  • 古诗《明季咏史·雕镂嘻戏擅嘉皇》 - - 张笃庆 - - 雕镂嘻戏擅嘉皇,妇寺相连说赵张。北寺狱成倾俊乂,西园例在鬻冠裳。清流白马空朝右,墨绶青衫去庙廊。郭泰当时忧殄瘁,汉家十叶已沦亡。
  • 古诗《台城路·题蒋平伯茂才坦韬光纪游图》 - - 秦云 - - 小红亭子清溪上,绿阶自生秋草。乱竹飘泉,乔松阁雨,如线长江横绕。残星曙早。渐烟火人间,万家青晓。风起潮音,布帆点点出林杪。前尘回首如梦,荒凉苔藓碧,沉没丹灶。钟影沉秋,茶声过梦,猿鹤空山都老。湘帘下了,只一片寒云,晚楼低到。独倚危栏,乱林风自扫。 ...
  • 古诗《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 - - 吴重憙 - - 江水茫茫山色苍,昔年行役又同行。六千猿鹤悲君子,八百桑株学武乡。略仿买田苏玉局,相偕归隐孟襄阳。也如鹦鹉前头意,云树无言但泪浪。
  • 古诗《显茂楼·秦山渭水尚悠悠》 - - 邵谒 - - 秦山渭水尚悠悠,如何草树迷宫阙。 繁华朱翠尽东流,唯有望楼对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