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金幼孜的诗 > 次怀来·羽檄通宵急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怀来·羽檄通宵急

朝代:明代诗人:金幼孜时间:2023-04-07
羽檄通宵急,行宫出每迟。
漏声催鼓角,月影上旌旗。
风逐天香近,星随斗柄移。
中军严宿卫,传警尽熊罴。

诗人金幼孜资料

次怀来·羽檄通宵急作者金幼孜

金幼孜(1367-1431),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汉族江右民系。 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徘山村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 查看详情>>

金幼孜古诗词作品: 《佛窟寺偶成·野旷澹朝晖》 《和胡学士立春日韵》 《新正访邹侍讲偶成》 《赠舒城朱知县》 《即事·五月西湖上》 《游太液池·太液临仙岛》 《题画·白鹇》 《师古堂为朱太守赋》 《槐阴书屋为姚少师乃子赋》 《题郭鱼台古图小景

次怀来·羽檄通宵急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怀来·羽檄通宵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善溪徐无用山房》 - - 邓定 - - 幽居多野况,麋鹿自为群。水向双溪出,山从绝顶分。松窗朝听雨,石碓夜春云。我亦逃名者,相期避世氛。
  • 古诗《临江仙·老旦上》 - - 朱权 - - 老旦上:客梦悠悠鸡唤醒。窗前尚有残灯。生末上:揽衣披枕自评论。今日飘零。何日安宁。
  • 古诗《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 - 刘禹锡 - -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 古诗《齐天乐·壬戌岁旦示大侄以文》 - - 周岸登 - - 雪消年转梅江上,春回盼春犹远。挂户新符,巡檐笑靥,欢酌屠苏盈盏。衙斋事简。按一曲清词,翠尊金板。渐老周郎,岁华无恙感羁宦。京尘回首似梦,雁行思度岭,同是魂断。故国啼鹃,寒枝警鹤,欣接竹林南阮。星飞雾卷。问此别寻常,甚时重见。望里觚棱,朔风吹倦眼。...
  • 古诗《童丱须知·措刑篇》 - - 史浩 - - 尧舜雍熙治,成功在措刑。哀矜行法令,钦恤爱生灵。若使杀无罪,宁教失不经。于公尚阴德,何况是朝廷。
  • 古诗《白菊·我怜贞白重寒芳》 - - 史铸 - - 我怜贞白重寒芳,小径低丛淡薄妆。谢女黄昏吟作雪,天然别是一般香。
  • 古诗《诗挽楼少阳所生母夫人》 - - 姜特立 - - 继室侯家古有闻,荧煌还得配枢臣。香严童子先成佛,琐骨仙人后化身。共喜伯仁今有母,何妨小德外无亲。向来已悟空乘法,合作西方会上人。
  • 古诗《嵩山寻冯鍊师不遇》 - - 崔曙 - -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 古诗《再登香炉峰顶口占》 - - 巨赞 - - 一上炉峰未觉难,再登游旅喜相看。仰天大笑风云变,始信吾华道路宽。
  • 古诗《渔家傲·三月芳菲看欲暮》 - - 欧阳修 - - 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宝马绣轩南陌路。笙歌举。踏青斗草人无数。强欲留春春不住。东皇肯信韶容故。安得此身如柳絮。随风去。穿帘透幕寻朱户。
  • 古诗《咏庭前翠薇花》 - - 姚燮 - - 日落大江阔,碧山当我门。虫飞忘兰叶,衣色转苔痕。水近风难避,春寒月易昏。梦回双眼缬,疑汝是仙魂。
  • 古诗《世态杂咏·博杀骇然战局危》 - - 陈仁德 - - 博杀骇然战局危,萤屏血肉正横飞。大师只手生雷电,美女赤身出幕帷。
  • 古诗《图司寇定斋惠墨》 - - 戴梓 - - 愧我衰迟任石田,感君种植惠藏烟。一犁蠹老千山雨,十指牛耕八口天。小啜空肠将日润,狂濡秃顶有谁怜。拳猴未许研磨尽,珍爱应居粉黛先。
  • 古诗《和次道省中初直》 - - 梅尧臣 - - 江南太守归,夜直省中闱。霜气冷侵被,月光斜入扉。官奴休执烛,侍史正薰衣。展转不成寐,幽怀吟更微。
  • 古诗《阅兵松潘道中作》 - - 刘秉璋 - - 铃辕小队拥旌旗,嘉命恭承远视师。马齿六旬吾老矣,羊肠九折命驱之。层峦细入龙眠画,秀岭雄于太白诗。匹练悬流三百里,匡庐瀑布未云奇。
  • 古诗《和次山赠别·牧养惟闻政失中》 - - 胡寅 - - 牧养惟闻政失中,茇棠深愧召南风。却归旧隐三家市,回望耆儒一亩宫。蕙帐我今寻怨鹤,蘋洲君复送惊鸿。别怀不得同杯酒,西柄居然挹大东。
  • 古诗《除夕咏·三更时有炮枪声》 - - 薛昂若 - - 三更时有炮枪声,隐约闻来左北城。国难期中年又过,愁柴愁米受虚惊。
  • 古诗《东山韵·欲决东瀛水》 - - 黄人 - - 欲决东瀛水,来湔龌龊襟。鸢肩千古担,马革一生心。笔借扶桑阁,诗邀海若吟。黄龙酒味薄,剑首血堪斟。
  • 古诗《捣练子·喜秋》 - - 许嗣隆 - - 桐阴湿,竹声乾。疑雨疑晴独凭阑。十丈尘消天欲淡,一封书到雁初寒。
  • 古诗《过东阳韵·他乡半是故乡人》 - - 许传霈 - - 他乡半是故乡人,佳节同游日未曛。荒冢纸灰忽飞起,归心谁得似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