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之仪的诗 > 次韵见寄·矩不成方圆不规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见寄·矩不成方圆不规

朝代:宋代诗人:李之仪时间:2023-04-06
矩不成方圆不规,倦途谁与相多仪。
门深不拟睡教熟,舌强犹防语或知。
无事且寻黄面老,关心休问碧云姿。
此身未必终如此,长日犹吟十首诗。

诗人李之仪资料

次韵见寄·矩不成方圆不规作者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 查看详情>>

李之仪古诗词作品: 《五月旦日·睡馀落莫肘难支》 《书龚彦本庄壁二绝》 《学书十绝·万里无云天一色》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荷叶龟·翠盖相扶两不攲》 《好事近·相见两无言》 《山居夏日·金锁笼窗日》 《简刘君秉·刘郎本是风尘外》 《次韵君俞瑞香》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次韵见寄·矩不成方圆不规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见寄·矩不成方圆不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仲珍弟还乡兼奉内弟陈子传》 - - 黄玠 - - 吴淞江边秋冰生,榜人刺篙歌采菱。古来贫贱别更苦,置酒不饮心如酲。落日长云下平楚,孤雁决起南飞翎。救寒几日衣上褚,原头西风吹脊令。阿㜷倚门瘦骨立,手挥五弦多苦声。流光一瞬二十载,风纚露沐将焉成。汝归买田嵩水曲,小筑便可开柴扃。他年枣下实纂纂,我亦岂惮为耕氓。芋魁作羹饭...
  • 古诗《和向大夫坐韵》 - - 彭龟年 - - 道义交情不用盟,鸣谦肯作震雷惊。论功平勃非吾事,付与人间仔细评。
  • 古诗《送彭大老提舶泉南》 - - 孙应时 - - 眼观荣辱等虚空,强著衣冠与世同。长夏清风秋夜月,高怀应不忘山中。
  • 古诗《后秋兴·两戒关河万里山》 - - 钱谦益 - - 两戒关河万里山,京江天堑屹中间。金陵要奠南朝鼎,铁瓮须争北顾关。应以缕丸临峻坂,肯将传舍抵孱颜。荷锄父老双含泪,愁见横江虎旅班。
  • 古诗《至日梁听松》 - - 陈献章 - - 朝来何处得庖鲜,白日村边响夜舷。布被蒙头呼不起,真成至日闭关眠。
  • 古诗《阮郎归·惜春》 - - 毛滂 - - 映阶芳草净无尘。新晴隔柳阴。绿丝步障碧茸茵。遮藏欲尽春。寒未了,酒须深。残花无处寻。年来陪尽惜春心。闲愁渐不禁。
  • 古诗《五言小诗·散策桥南路》 - - 朱松 - - 散策桥南路,春容最好时。梦回花满眼,犹恐是辛夷。
  • 古诗《吴王井·山下宜出泉》 - - 乾隆 - - 山下宜出泉,云何于其顶。行云时吐英,古槐几留影。子胥抱孤忠,不食空垂绠。徒传艳冶迹,贻羞日月井。
  • 古诗《金牛山·金牛去后久凄凉》 - - 方信孺 - - 金牛去后久凄凉,好景乾坤亦秘藏。沧海无穷月无尽,从今收拾入诗囊。
  • 古诗《睦州千峰榭·千峰围绕自苍然》 - - 韦骧 - - 千峰围绕自苍然,古榭凄凉不记年。搜索旧名逢雅尚,主张佳境有豪篇。坐凌翠霭群嚣隔,眼入清秋万状全。芜废不唯兴此地,当知民物尽陶甄。
  • 古诗《王良百一诗·四脚难移动》 - - 徐成 - - 四脚难移动,一边汗出微。口中时吐沫,见此莫生疑。
  • 古诗《题潘鸿轩茂才百花卷》 - - 陈澧 - - 拈出五色笔,齐开百种花。喧之沧海日,烂若赤城霞。草木谁能状,诗书信有华。骚坛推巨手,莫认画师家。
  • 古诗《同游独山·独山亭子山之心》 - - 彭汝砺 - - 独山亭子山之心,万竹相围尽翠阴。古刹地幽红日永,悬崖人静碧云深。轻风细细无朝夕,劲节依依自古今。吏役几嗟诗笔废,兴来不惜为君吟。
  • 古诗《冬至次日皇太后宫行礼》 - - 乾隆 - - 双凤启金阊,腾欢庆履长。恰当七日复,愿奉万年觞。合殿祥风转,敷天淑景翔。阳和遍寰海,慈寿与无疆。
  • 古诗《常山四诗·送神》 - - 孔平仲 - - 巫伛偻兮告神将归,屏息再拜兮俨若初来。神之乐兮游衍,风为车兮云为旂。槁者待苏兮瘠者需肥,自今已往兮余日望之。
  • 古诗《马鸣山阻雨·海村十里雨丝斜》 - - 林朝崧 - - 海村十里雨丝斜,小避茆亭卖饼家。输与林宗风度好,垫巾留作画图誇。
  • 古诗《西湖春雨·遥峰隐见黛眉攒》 - - 厉鹗 - - 遥峰隐见黛眉攒,怪底春来无此寒。朋比熏炉风味浅,有人楼上倚阑干。
  • 古诗《谢安墩·谢公陈迹自难追》 - - 王安石 - - 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祗往时。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
  • 古诗《瑞香花·织锦天孙矮作机》 - - 杨万里 - - 织锦天孙矮作机,紫茸翻出白花枝。 更将沉水浓薰却,月淡风微欲午时。
  • 古诗《西江月·不耻蓬头垢面》 - - 马钰 - - 不耻蓬头垢面,不嫌粝食粗衣。不惭求乞做贫儿。不羡荣华富贵。 一日功成行满,仙裳天赐威仪。星冠月帔履云归。节步玎铛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