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杨公远的诗 > 次韵立秋·白帝交承下令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立秋·白帝交承下令时

朝代:宋代诗人:杨公远时间:2018-03-13
白帝交承下令时,蒲葵絺葛竖降旗。
书亲灯火儿曹喜,雁过沙场士卒悲。
夜月一帘虽旧识,西风半榻是新知。
从今景物皆清致,多办吟笺剩赋诗。

诗人杨公远资料

次韵立秋·白帝交承下令时作者杨公远

杨公远,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杨公远古诗词作品: 《上疏斋卢按察》 《诗十咏·梅花本是一难兄》 《九日同王月溪访紫阳有诗次韵》 《次韵郑山长九日》 《寓乾明观·梗迹寄琳宫》 《隐居杂兴·老屋荒寒亦自清》 《诗筒·短篇吟了长篇续》 《全归有诗·达人谋事岂踌躇》 《病起·弹指叹吟身》 《龙金庵借张山长韵

次韵立秋·白帝交承下令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立秋·白帝交承下令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戏次柳思叔·孤负巴江江上花》 - - 赵显命 - - 孤负巴江江上花,尘中回首怅如何。鹭
  • 古诗《玉川子卢仝·玉川性冷傲》 - - 江湜 - - 玉川性冷傲,羞作诸侯宾。闭门洛城里,俯仰足苦辛。我读月蚀诗,忠勇揖其生。莫将嗜茶癖,所配张又新。
  • 古诗《冬日与群公泛舟焦山》 - - 王瓒 - - 纵步不知远,夕阳犹未回。好花随处发,流水趁人来。
  • 古诗《春日游嘉陵江》 - - 刘沧 - - 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曲岸危樯移渡影,暮天栖鸟入山光。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闲吟思洛阳。
  • 古诗《送王编修懋中省觐归无锡》 - - 罗洪先 - - 画舫乘秋发,斑衣爱日迟。归携西掖绶,行咏北山诗。江雨鲈鱼白,山田粳稻垂。而翁投绂早,莫更滞还期。
  • 古诗《小金山寺同诸子送别张明府》 - - 李孙宸 - - 旧识灵洲海上山,金银楼阁出人间。空中似听吹笙过,定里如闻振锡还。方丈香分荀令袖,九还丹驻葛洪颜。凭君取醉东林酒,明发双凫未可攀。
  • 古诗《花朝·花宫偶值花朝度》 - - 乾隆 - - 花宫偶值花朝度,是日又称佛涅槃。了识不关生灭法,拈应迦叶笑颜看。
  • 古诗《宫词·监宫引出暂开门》 - - 杜牧 - - 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须朝不是恩。银钥却收金锁合,月明花落又黄昏。
  • 古诗《忆秦娥·送三姊婉静南归》 - - 左锡嘉 - - 吴天远。雁飞残月归期缓。归期缓。星河一角,纤云四卷。幽兰露浥红芽短。海棠无力烟丝软。烟丝软。池塘梦冷,别离魂断。
  • 古诗《观语类后作·平生朱训不离绅》 - - 吴与弼 - - 平生朱训不离绅,舟上微言月夜亲。又喜朱乡山水近,幸哉亦是及门人。
  • 古诗《碧浪湖泛月同在杭》 - - 徐熥 - - 扁舟过碧浪,孤月出林端。兔影摇波碎,婵娟落镜寒。湖光澄似练,山色秀堪餐。别后几圆缺,今宵才共看。
  • 古诗《甲戌守岁·岁去不复留》 - - 冯㻾 - - 岁去不复留,将焉用守为。辟如东逝水,滔滔信所之。虽欲挽之归,一寸不可移。把酒强相守,屡问夜何其。星宿渐零落,今岁忽已辞。明岁视今岁,才为一日期。但恐日复日,毛发暗中衰。夜窗冉冉明,澹日生寒姿。一年遂已添,吾生亦有涯。...
  • 古诗《次韵杨六谦九日同诸公集黑龙潭时余偶病未出》 - - 施闰章 - - 长安云物易为秋,九日群登傍浦楼。雷雨此中生绝壑,兼葭何处有孤舟。西山倒影当尊酒,大漠悲风试客裘。谁信少文怀五岳,良时偏卧不同游。
  • 古诗《癸丑元日喜雪因携酒过来青堂招诸生共饮》 - - 贝琼 - - 梦觉黄鸡唱已三,隔窗声碎饲吴蚕。惊风夜半愁回北,瑞萶春前喜过南。携酒试从田父饮,买花那称老人簪。丰年有象应堪卜,满意来青共笑谈。
  • 古诗《谢黄主管·一杯为我贳天刑》 - - 张孝祥 - - 一杯为我贳天刑,便觉人间有独醒。忆昨金华侍经席,曾分甘露饮春庭。
  • 古诗《潘知县弟抚干和诗复用前韵》 - - 王十朋 - - 堂堂紫微公,气节横清秋。风流属犹子,胸壑罗奇幽。诗篇粲华萼,名字宜金瓯。州县聊尔耳,行矣天池游。
  • 古诗《题象耳山寺》 - - 文同 - - 转谷索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 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 劳生又逐轻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 古诗《所寄·先生力学自诚明》 - - 赵蕃 - - 先生力学自诚明,忠信今知蛮貊行。 忆昔韩苏两仙伯,海成冬市况融晴。
  • 古诗《清调歌·飞舟沈洪波》 - - 曹睿 - - 飞舟沈洪波。旌旗蔽白日精。楫人荷轻棹。腾飞造波庭。
  • 古诗《八月六日作·簪裾皆是汉公卿》 - - 韩偓 - - 簪裾皆是汉公卿,尽作锋铓剑血醒。显负旧恩归乱主,难教新国用轻刑。穴中狡兔终须尽,井上婴儿岂自宁。底事亦疑惩未了,更应书罪在泉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