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庭圭的诗 > 次韵魏伯元·公荣自可不与饮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魏伯元·公荣自可不与饮

朝代:宋代诗人:王庭圭时间:2019-07-18
公荣自可不与饮,子美何时得细论。
正遇题舆陈仲举,岂容无礼灌将军。

诗人王庭圭资料

次韵魏伯元作者王庭圭

王庭圭,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人。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圭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 查看详情>>

王庭圭古诗词作品: 《宣谕·使星光出太微庭》 《赠相士·富贵本非吾辈事》 《赠黄伯成·痛饮长斋拟八仙》 《和李巽伯少卿见怀》 《和陈柄臣见赠》 《送周解元赴岳侯军二绝句》 《挽郭氏孺人·择对真佳婿》 《登唐兴寺上方》 《刘虞卿衣弊履穿有号寒之忧赋绝句以道其意》 《送南台长老·祝融峰畔南台路

次韵魏伯元·公荣自可不与饮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魏伯元·公荣自可不与饮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儿水·万里骊歌沸》 - - 陈汝元 - - 万里骊歌沸。三秋雁影稀。玉阳险道难回避。潇湘一望应无际。林端枫染离人泪。犹自临行寄语。便是雪调惊人。休被霜毫为祟王。
  • 古诗《郑鲁门得停云馆遗砚》 - - 黄易 - - 忠孝家传两相名,一门翰墨冠前明。风流已往贞珉在,此亦人间玉带生。
  • 古诗《赠陈去病联·世事沧桑心事定》 - - 谭延闿 - -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 古诗《齐天乐·蝉墨》 - - 吴金水 - - 此身应作清商咏,缘何黯然如许。玉露霜残,高槐叶落,欲寄孤怀无处。魂萦故土。奈寒噤千林讵呼俦侣。一掬心灰为谁默默尚凝贮。休言桑海可待,有生能几日,磨折犹苦。画壁歌遥,题红梦远,多少凄凉思绪。窗前自语。纵得遇熏风,不堪飞举。洒向吟笺,一行情万缕。...
  • 古诗《元日·蔟律新声应》 - - 韦骧 - - 蔟律新声应,寅杓旧观还。三朝思北阙,万寿祝南山。谬忝金闺籍,遐违玉笋班。山城濡滞迹,望日想天颜。
  • 古诗《独乐寺小憩·庵罗晓日憩祇园》 - - 乾隆 - - 庵罗晓日憩祇园,绎思标题漫㩁论。究与金仙不同道,子舆氏昔有名言。
  • 古诗《次用之梁赞善人日观驾之作》 - - 金幼孜 - - 万乘行春展豫游,忝从载笔荷恩休。碧桃花重偏迎辇,御柳寒轻不入裘。天香尽日随冠盖,佳气无时近冕旒。闻道故人歌咏好,诗成先拟进瀛洲。
  • 古诗《挽徐编修父·玄洲别却向壶洲》 - - 何乔新 - - 玄洲别却向壶洲,祗住人间六十秋。尘满小窗飞脉望,云深旧隐噭钩辀。墨花零落来禽帖,烟树凄迷放鹤楼。馀庆绵绵知不已,凤毛今在凤池头。
  • 古诗《元珍弟酌别赋此赠之》 - - 楼钥 - - 归来十暑又三霜,衰病那知谒帝傍。采菊初期老陶令,种桃应是笑刘郎。不辞白首登鳌禁,正欲青衫及雁行。今夕团栾同醉后,未知何日驾归航。
  • 古诗《谒金门·方斋小集有琴者昌甫作词和韵》 - - 韩淲 - - 闲度日。愁里费人辞辟。榆火新烟还熟食。小墙花槛直。锦字玉徽清集。何用主人留客。相赏暂时谁画得。庞公非浪出。
  • 古诗《雨花庵·手持净名经》 - - 胡应麟 - - 手持净名经,高座挥玉麈。长爪何铮铮,庵头遍花雨。
  • 古诗《北征集·爱汝新诗好》 - - 袁枚 - - 爱汝新诗好,伤予旧雨寒。阿戎如此秀,大阮不同看。风断山阳笛,花开谢氏兰。怜才兼忆昔,掩卷泪阑干。
  • 古诗《乞顾生写真·三十重过好写真》 - - 屈大均 - - 三十重过好写真,不愁朱渐夺精神。尽君七尺吴淞绢,画取离骚一后身。
  • 古诗《高下随宜·树有高低枝短长》 - - 释师范 - - 树有高低枝短长,花开随处恰相当。都缘妙得毫端趣,竖抹横拖总不妨。
  • 古诗《微韵·春风杨柳岸》 - - 洪刍 - - 春风杨柳岸,寒食杏花村。对月惊生魄,思人暗断魂。我闲无吏考,君治有司存。又作匆匆别,相逢席未温。
  • 古诗《祇陀晚钟·古寺自萧梁》 - - 陈懋烈 - - 古寺自萧梁,钟声朝复暮。可怜梁武帝,千载永不寤。
  • 古诗《醴陵春暮五律》 - - 唐鼎元 - - 客中愁见春,春去更愁人。绿荫随戈甲,赤烽霾毂轮。淮扬思弱女,江海念衰亲。青帝有回驾,吾宁长路尘。
  • 古诗《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 - - 李生光 - - 寻幽入古寺,曲磴蹑层云。犬睡花阴破,泉鸣鸟语分。凭栏延水色,坐石绝尘氛。绀宇来何处,神灵自昔闻。
  • 古诗《观物吟·耳目聪明男子身》 - - 邵雍 - -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过异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 古诗《题终南山隐者居》 - - 姚鹄 - - 开门绝壑旁,蹑藓过花梁。路入峰峦影,风来芝术香。 夜吟明雪牖,春梦闭云房。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