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杨基的诗 > 大姑山下梅花·紫萼黄须抱玉肤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姑山下梅花·紫萼黄须抱玉肤

朝代:明代诗人:杨基时间:2023-04-06
紫萼黄须抱玉肤,也应人惜半枝枯。
雪中惟有山僧折,瓦缶寒泉荐大姑。

诗人杨基资料

大姑山下梅花作者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 查看详情>>

杨基古诗词作品: 《十二红图》 《清溪渔隐·清溪秋来水如练》 《湘中杂言·飘袅一湖香》 《登绳金塔望庐山》 《梦故人高季迪》 《梦故人高季迪》 《赠毛生·丈夫遇知己》 《宿巴陵·楚有巴陵好》 《夜坐·窗寒雪乱飞》 《二美人图

大姑山下梅花·紫萼黄须抱玉肤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姑山下梅花·紫萼黄须抱玉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湖咏古·凤凰山下故宫基》 - - 赵翼 - - 凤凰山下故宫基,重话南迁驻跸时。宋嫂羹鱼空旧感,崔君泥马已新祠。梦华碎录孤嫠纬,沉陆神州一错棋。不是行都集冠盖,此湖也只习家池。
  • 古诗《春日御园閒咏》 - - 乾隆 - - 苔砖铺绿毯,桃坞簇红霞。乐与物华共,静知春事嘉。端溪供晚咏,顾渚试新茶。思到深耕处,吾悰讵有涯。
  • 古诗《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 - 徐鹿卿 - -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
  • 古诗《尸位学署·缅想渡江歌阿童》 - - 朱仕玠 - - 缅想渡江歌阿童,何如元干乘长风。只愁飓作鲸波恶,但占天边屈鲎虹。
  • 古诗《夏日寓齐杂诗》 - - 李彦章 - - 处俗撄尘虑,斋心玩物华。错刀人意重,长剑壮怀加。旧欲吹凉叶,新泥种小花。我心自虚白,何处契琳霞。
  • 古诗《题邓旂山掌教奖劳轴》 - - 朱浙 - - 考德久崇钦世业,抡材端合应时须。典司风化宁卑秩,教授苏湖是巨儒。
  • 古诗《春日过吴子善故居》 - - 王祎 - - 风雨分林夜,萧条十载前。故庐仍绿树,精魄已黄泉。妻子今难托,诗文后日传。不堪生死意,为尔久凄然。
  • 古诗《熊颜二茂才各以诗为贽赋答》 - - 卢龙云 - - 楚畹曾传大国香,相逢意气即飞扬。艰危鸟道非龙种,蹀躞词场总雁行。得路云霄终接武,论文风雨暂连床。荆州敢谓同司命,却喜文林集众芳。
  • 古诗《雪中偶成·雪花兼夜复终朝》 - - 唐之淳 - - 雪花兼夜复终朝,腊日侵寻煖尚遥。绝壑冷飞巫峡雨,远峰晴涌越江潮。谁怜狡兔空三窟,共仰云鹏落九霄。幕府夜深寒不寐,为将文墨事嫖姚。
  • 古诗《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 - 沈与求 - - 往年城下盟,杀气横九有。脱身敌中来,亲戚惊老丑。抗言半渡击,失计推祸首。谁能返秦璧,争欲仇鲁酒。着鞭空浪忙,好语得鸡口。
  • 古诗《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 - - 杨万里 - - 不烦营筑便成台,自有青松不用栽。只道先生忙更懒,也须一日一回来。
  • 古诗《挽蔡公时联·死效常山完大节》 - - 钱大钧 - - 死效常山完大节;歌留正气塞中原。
  • 古诗《庭桂盛开独酌偶成》 - - 张元凯 - - 草堂丛桂蔼清阴,忽漫枝头尽布金。大树几年劳梦寐,小山今日费招寻。未教为楫凌波去,且酿成浆带月斟。自是故园堪偃蹇,布袍宁厌晚香侵。
  • 古诗《钤兵王閤使素芳亭赏梅花》 - - 赵抃 - - 素萼清香并酒卮,主人勤意嘱留诗。为逢蜀国新开日,却忆江南旧赏时。春密未通桃李信,腊残都放雪霜姿。先公旧植亭栏外,肯构重来见本枝。
  • 古诗《望海潮·京寓对雪》 - - 周之琦 - - 重阴垂幕,长空卷絮,纷铺万顷琼田。鱼梦乍古,鲸波未息,南云尚驻戎旃。风劲铁衣单。想营屯千帐,清角吹寒。胜事园林,漫将尊酒赋华筵。家家腊鼓腾欢。待功成洗甲,庆入新年。银海浪平,天花阵舞,从教净扫蛮烟。一白虎门山。看欃枪夜落,旌旆春闲。料得红旗送喜,早晚到长安。 ...
  • 古诗《文山隐居诗卷》 - - 安熙 - - 西山缘底澹无姿,便拟从君问所知。告我云烟最佳处,眼中连栋有深期。
  • 古诗《飞云峰·翠巘茏葱瑞色分》 - - 蒋之奇 - - 翠巘茏葱瑞色分,岚光遥映缕丝棼。无心谩作奇峰势,何碍金乌出海门。
  • 古诗《送薛经·多能未必有相知》 - - 李觏 - - 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书化人衣。
  • 古诗《已亥杂诗·北游不至独石口》 - - 龚自珍 - -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 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 古诗《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 - - 贾岛 - - 楚水临轩积,澄鲜一亩余。柳根连岸尽,荷叶出萍初。 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夕阳庭际眺,槐雨滴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