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胡云飞的诗 > 代荒坡赋隋龙藏寺碑用山谷书摩崖碑后韵并寄八胡冷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代荒坡赋隋龙藏寺碑用山谷书摩崖碑后韵并寄八胡冷公

朝代:现代诗人:胡云飞时间:2023-04-05
学书欲探天下溪,前辈指示龙藏碑。
雄强五丁开蜀道,精妙春风吹鬓丝。
上攀郑公及石门,下养褚薛皆孙儿。
点画高古摹难到,对临百遍犹栖栖。
笔山墨池始开朗,八法在心手自为。
廿年朝夕对拓本,提携何啻友与师。
真形昔曾梦中识,仓促相逢泪顿挥。
额字犹完文半泐,阁阑几经风雨危。
猎碣籀篆为砥砺,岣嵝字亡空留诗。
幸汝劫馀还倔强,敛衣再拜参其词。
刀锋模糊笔意在,犹将手胝心与随。
看久欲去秋风起,慷慨燕赵歌其悲。

诗人胡云飞资料

代荒坡赋隋龙藏寺碑用山谷书摩崖碑后韵并寄八胡冷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代荒坡赋隋龙藏寺碑用山谷书摩崖碑后韵并寄八胡冷公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雨中过李子园亭》 - - 陈子龙 - - 迩来交游何索莫,数月不登李生阁。三日雷雨秋暗天,咫尺疑有蛟龙作。张油忽踏西郊道,溪田漠漠丹枫落。与尔一临池上楼,楼头云雾沧江流。芙蓉已残尚哀媚,柳枝蒙茸黄欲浮。新诗满笥一入手,欲乘黄鹄凌九州。风雨千寻不可渡,还来醉舞珊瑚钩。岂徒骚赋凌三楚,海内英雄亦相许。时危往往长...
  • 古诗《昙阳恬澹·空山寂寂午闻鸡》 - - 胡应麟 - - 空山寂寂午闻鸡,一路桃花照旧蹊。漫说娄江恬淡观,真仙今在武陵西。
  • 古诗《醉落魄/一斛珠·院姬主出为戌妇》 - - 吴文英 - - 柔怀难托。老天如水人情薄。烛痕犹刻西窗约。歌断梨云,留梦绕罗幕。寒更唱遍吹梅角。香消臂趁弓弰削。主家衣在羞重著。独掩营门,春尽柳花落。
  • 古诗《洞庭杂咏·三洞玲珑一窍分》 - - 钱大昕 - - 三洞玲珑一窍分,天留石室护灵文。罗浮东武何由到,除是当年墨佐君。
  • 古诗《自电白至海安》 - - 何绛 - - 千峰日落客行稀,雾捲东风欲湿衣。树下老猿当涧饮,村边黄犊带禽归。
  • 古诗《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 - 朱长文 - - 逢人尚欲开松径,送客应休过笔溪。林下有谁频肯顾,春深好听子规啼。
  • 古诗《再次陶鼎韵答用济诸君》 - - 李东阳 - - 重炉高盖拥层装,规制居然自一乡。豪客休嫌下箸处,仙家不用辟寒方。味兼小市盘餐别,坐共严城漏水长。却有好诗如拱璧,抟工何意敢争光。
  • 古诗《朱颜曲·朱颜非自换》 - - 沈一贯 - - 朱颜非自换,良为箧镜欺。箧镜终不发,朱颜终不移。歌罢月在梁,影落阑干垂。感君明月心,不弃秋风姿。犹记覆耳发,挂君飘缨髭。宛转结不解,烦君立移时。
  • 古诗《题逸航所摄杨梅玉指照》 - - 陈振家 - - 阳精四月落天南,烧出杨梅万颗丹。先动隋珠谁处手?风姿未许与人看。
  • 古诗《东台杂诗·道路犹荒梗》 - - 蒋春霖 - - 道路犹荒梗,乾坤此寓居。馀生依药饵,左计误樵渔。色动论兵会,忧来讲易初。凄凉茂陵住,有赋愧相如。
  • 古诗《立冬日行前溪前坳作》 - - 卢青山 - - 清閒天与胜封侯,日逐前溪烂漫游。犹有幽人恨吾俗,石下巢居不露头。
  • 古诗《过桐江三绝·客星何预汉中兴》 - - 胡仲弓 - - 客星何预汉中兴,枉把虚名累子陵。千古钓坛如壁立,先生去后少人登。
  • 古诗《山中采药·岩崖产灵药》 - - 翁卷 - - 岩崖产灵药,等閒人顾稀。采掇获所愿,跻登倦忘归。沃叶带露滋,深根涵土肌。妍光媚幽笈,芳气盈我衣。濯以清涧泉,曝之太阳晖。制治拟如法,服食从所宜。除疴养天和,仙方岂吾欺。协彼古修意,庶用延将衰。将衰傥得延,万事焉足为。...
  • 古诗《题范良璧赞画说剑馀情卷》 - - 程敏政 - - 阵法休嗤次律房,茂材曾举郭汾阳。世间名实真须副,展卷令人忆范郎。
  • 古诗《送别罗坚文·重违直谅友》 - - 度正 - - 重违直谅友,失入斗筲群。眇眇初晴日,濛濛欲暮云。已荒三径菊,无奈万家薰。莫厌山中恶,山中妙莫云。
  • 古诗《诗·澄渟复湛然》 - - 海印 - - 澄渟复湛然,影像分如印。
  • 古诗《广陵·隋室多巡幸》 - - 王慎中 - - 隋室多巡幸,骄奢览壮图。开天崇绮构,截海定雄都。绿水流城阙,朱楼夹路衢。繁华何处所,墟社只平芜。
  • 古诗《绝句·女唱儿歌去蹈青》 - - 杨万里 - - 女唱儿歌去蹈青,阿婆笑语伴渠行。 只亏郎罢优轻杀,櫑子双檐挈酒饼。
  • 古诗《送芮国器司业》 - - 陆游 - - 此心知我岂非天,双鬓皤然气浩然。 曾见灰寒百僚底,真能山立万夫前。 洛城霜重听宫漏,霅水云深著钓船。 拈起吾宗安乐法,人生何处不随缘。
  • 古诗《临江仙·海北天南千万里》 - - 程文海 - - 海北天南千万里,绣衣霄汉乘骢。飞来黄鹤喜相逢。清霜鹦鹉月,寒食牡丹风。 仙阙晓班催玉笋,马蹄还上春空。江头官柳得春浓。不如江汉水,万折与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