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费墨娟的诗 > 悼亡夫·无计寻君再唱随原文及翻译赏析

悼亡夫·无计寻君再唱随

朝代:现代诗人:费墨娟时间:2023-04-05
无计寻君再唱随,暌违两地莫齐眉。
寸心记得临终语,嘱我殷勤抚幼儿。

诗人费墨娟资料

悼亡夫·无计寻君再唱随作者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查看详情>>

费墨娟古诗词作品: 《感时·戎马关山易惹愁》 《春晴即事·绮窗蛛网结新晴》 《怀阿嫂·自从分手系相思》 《即景·停了金针日色微》 《冬日·百事萦心岁暮时》 《中秋夜·今宵明月正团栾》 《闺中杂咏·炉香销尽一灯残》 《春日遣兴·声声鸿雁唳空虚》 《悼亡夫·怕看月照画眉窗》 《秋日书怀·一腔孤愤未能消

悼亡夫·无计寻君再唱随原文及翻译赏析

悼亡夫·无计寻君再唱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夜坐·横卧乌龙深院悄》 - - 刘大观 - - 横卧乌龙深院悄,缓移弓夜薄帷寒。此时开箧陈书意,似有神明在上看。
  • 古诗《西师·乌孙疏勒尽包荒》 - - 魏源 - - 乌孙疏勒尽包荒,久已门庭视朔方。一自蒲梢停塞贡,频闻羽檄走戎羌。徵兵远到黄龙府,挽炮翻驰回纥疆。谁识百程劳往返,戎衣空压万驼霜。
  • 古诗《登吴山绝顶·古庙经年久》 - - 史鉴 - - 古庙经年久,荒台落叶深。江湖分向背,城市绕山林。尽道迎秋榜,谁同坐夕阴。樵歌归满路,惊散暮栖禽。
  • 古诗《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 - - 喻良能 - -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
  • 古诗《答杨卫玉论秦王雄才》 - - 吴妍因 - - 位缘娠腹窃,基藉世家开。作圣凭多暴,贪天肆独裁。祖龙空自喜,秦鹿实堪哀。鱼臭沙丘道,雄才安在哉。
  • 古诗《偶成·眼冷心空日》 - - 洪亮吉 - - 眼冷心空日,长安始易居。三更池阁上,眠对白芙渠。
  • 古诗《次郑府判金字韵》 - - 杜范 - - 巇岖来北固,邂逅识南金。未觉人间役,欣同物外心。灯花残夜半,桂子落秋深。细听朱弦曲,寥寥大雅音。
  • 古诗《谒赵漕·山头云麦杂烧畬》 - - 阳枋 - - 山头云麦杂烧畬,桃李层层山半家。讴轧蛮歌声满峡,春生龙节烂光华。
  • 古诗《夏至斋居·抚序夏维至》 - - 乾隆 - - 抚序夏维至,占时月届皋。明禋修祀典,敕法省刑曹。自是当迁坐,从来不举醪。心忧遥卜岁,志慰近沾膏。观象思羸豕,闻声应伯劳。清宫本无暑,不必学禅逃。
  • 古诗《病起·黄祖城边下石船》 - - 金君卿 - - 黄祖城边下石船,蕉林暗地雨如烟。只知问俗求民瘼,却愧经旬卧瘴天。
  • 古诗《同卢唐宪入罗浮》 - - 曾仕鉴 - - 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 古诗《送朱司封知登州》 - - 梅尧臣 - - 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行将劝农耕,用之卜阴晴。...
  • 古诗《水帘泉·群峰峨峨冲北极》 - - 周绪 - - 群峰峨峨冲北极,一水如帘泻层碧。岳神自古不许捲,留在眼前蒙怪石。綵霞倒影朝为缘,缺月遥挂当幽夕。非惟只助小山景,却入民田作膏泽。
  • 古诗《送王伯甫之山左省亲》 - - 何巩道 - - 鹅湖公子旧乌衣,口吐虹文射紫微。十五诗篇登乐府,六千山水奉慈闱。岳含断雨天初合,地绕长河叶尽飞。未必相逢天下士,鲁连东海不曾归。
  • 古诗《望江南·东亭好,疏雨逗庭梧》 - - 顾贞立 - - 东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阁前山水画,晚妆楼外辋川图。燕子引新雏。
  • 古诗《上巳分韵得青字》 - - 彭孙贻 - - 疏烟何碍柳冥冥,水曲城阴背野亭。笺砑落红临禊帖,茗勾新月照空瓶。辛夷微笑春风绿,芳草无言鸟语青。愁绝长干山一点,寻常短梦亦飘零。
  • 古诗《生日诗·双阙傍边是玉津》 - - 周紫芝 - - 双阙傍边是玉津,禁园花柳一时新。乐游原上无行幸,分作慈宁殿里春。
  • 古诗《忆西湖·野马尘埃眼底过》 - - 李稚愚 - - 野马尘埃眼底过,千秋同病有东坡。江湖若肯容舟小,也拟明朝学棹歌。
  • 古诗《阿蓬江泛舟》 - - 吴金水 - - 山青水碧白云闲,一涧清风送画船。武陵信是逃秦地,有此尘霾不到天。
  • 古诗《过忠州酆都观》 - - 袁说友 - - 古柏修篁万木颠,盘山百折叩真仙。 便疑脚踏如来地,已觉身游洞府天。 空翠遐观浮海日,偃云时汲濯缨泉。 我来只恨无仙骨,未必丹炉不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