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黄遵宪的诗 > 道中作·唐魏风同俭原文及翻译赏析

道中作·唐魏风同俭

朝代:清代诗人:黄遵宪时间:2019-09-21
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
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
忧患家多口,荒凉地不毛。
最怜罗马拜,中妇乞钱号。

诗人黄遵宪资料

道中作·唐魏风同俭作者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查看详情>>

黄遵宪古诗词作品: 《己亥杂诗·絮棉吹入化春衣》 《香港感怀·弹指楼台现》 《又寄内子·十年欢聚不知愁》 《日本杂事诗·零落街头羽板稀》 《养疴杂诗·一声长啸海天空》 《日本杂事诗·昌平庙貌尚崔巍》 《樵野丈·齐东燕北走舟车》 《启庆舟中·稳卧孤篷底》 《己亥杂诗·跳珠雨乱黑云翻》 《酬仲阏·北望钧天帝所都

道中作·唐魏风同俭原文及翻译赏析

道中作·唐魏风同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郑献纳挽·竹楼归袂拂清风》 - - 吴光运 - - 竹楼归袂拂清风,傲骨棱嶒丘壑中。闻道丹丘足仙窟,神仙何似美髯公。
  • 古诗《观剧即事·明识悲欢是戏场》 - - 赵翼 - - 明识悲欢是戏场,不堪唱到可怜伤。假啼翻为流真泪,人笑痴翁太热肠。
  • 古诗《咏蟠桃玉石子》 - - 弘历 - - 和阗玉河产玉久,水精土气侵寻受。出亦待时非凡偶,萱闱兹值八旬寿。地不爱宝呈琼玖,一颗形似绥山有。晕霞含赤如中酒,三千岁熟双成取。昆崙致献西王母,亿万斯年祝曼耇。
  • 古诗《送西秦张仲实游大涤洞天》 - - 周密 - - 玉室金堂积翠边,旧游犹记劫灰前。禽声夜捣千年药,花片春浮九锁泉。洞府暗通沧海路,楼居何异化城仙。茶香笋美松醪熟,正好山中过禁烟。
  • 古诗《东宁春兴·三十年来新辟境》 - - 黄佺 - - 三十年来新辟境,春城郊郭俗繁华。槟榔生啖客唇艳,麦穗横簪女鬓斜。茅屋人烟连瓦屋,汉家箫管杂番家。惭余数载为名利,辜负寒园桃李花。
  • 古诗《雪·玉龙驱水下瑶池》 - - 黄淮 - - 玉龙驱水下瑶池,散作冰花点素蕤。带雨乱飘疏复密,随风轻飏整还欹。竹炉火煖茶翻鼎,金帐歌传酒满卮。谁似袁安甘寂寞,闭门僵卧已多时。
  • 古诗《云中郡赋云中》 - - 魏初 - - 云中近代称名郡,楼阁风烟亦可观。一上官庭传德语,文书如涌事如攒。
  • 古诗《酬伯氏再用前韵》 - - 王洋 - - 自方国小难回袖,不畏秦彊欲奏盆。遥想调琴堂上日,仁风曾使满千门。
  • 古诗《偈·久病未尝推木枕》 - - 释法顺 - - 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
  • 古诗《送何乔仲赴阙》 - - 黎民表 - -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虽有艳阳质,比君璚树枝。明堂备榱桷,海寓瞻巍巍。丹青洵云美,玄素岂所睽。无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辉。...
  • 古诗《慈寿寺·禅宫当径口》 - - 区大相 - - 禅宫当径口,终日有轮蹄。万宝栽为树,千花丛若蹊。香分夷国贡,鸟亦禁林栖。不识西来路,王城此向西。
  • 古诗《江州周寺丞泳夷亭》 - - 苏辙 - - 行过庐山不得上,湓江城边一惆怅。羡君山下有夷亭,千岩万壑长相向。山中李生好读书,出山作郡山前居。手开平湖浸山脚,未肯即与庐山疏。道州一去应嫌远,千里思山梦中见。青山长见恐君嫌,要须罢郡归来看。...
  • 古诗《山居漫兴·采蕨烟溪畔》 - - 陈振家 - - 采蕨烟溪畔,流连炎岭春。山中千古石,荒外一痴人。泉过生幽意,鸟鸣忘倦身。躁心消释久,林薮转相亲。
  • 古诗《寒鸦·天清北风厉》 - - 刘敞 - - 天清北风厉,日落乱鸦栖。望远影如叠,听长声渐低。月中惊不定,城上暗仍啼。出处乘朝夕,应无失旦迷。
  • 古诗《口占二绝·篮舆屈曲入山行》 - - 俞樾 - -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 古诗《谒金门·春去骤》 - - 刘永济 - - 春去骤,春去人间知否?叠叠凉云如水皱,闲阶风满袖。斜照荒江残岫,早是够人消受。底事干卿凝伫久,新蝉嘶过柳。
  • 古诗《秋夜·野景最宜秋》 - - 秦若旸 - - 野景最宜秋,宵来分外幽。轻烟含老树,皓月印寒流。萤火疏帘入,虫声古砌稠。闲眠小轩下,清梦独悠悠。
  • 古诗《黄公滩·水泝安流舟不难》 - - 王阮 - - 水泝安流舟不难,人心自畏石头顽。黄公误听作惶恐,玉局先生盖谓滩。
  • 古诗《送赵公望入蜀》 - - 张嵲 - - 异世黄叔度,宗支刘辟疆。 相看不觉厌,此别讵能忘。 四海兵戈满,山川道路长。 去留无上策,分手鬓毛苍。
  • 古诗《东轩琴示儿子沂》 - - 姚孝锡 - - 古人无复见,但有东轩琴。 一鼓高山操,因窥古人心。 正声久沈埋,俚耳喧哇淫。 正可自怡悦,不须求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