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魏收的诗 > 大射赋诗·尺书徵建邺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射赋诗·尺书徵建邺

朝代:南北朝诗人:魏收时间:2023-04-05
尺书徵建邺,折简召长安。

诗人魏收资料

大射赋诗·尺书徵建邺作者魏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 查看详情>>

魏收古诗词作品: 《看柳上鹊诗·背岁心能识》 《安丰王元猛传》 《桓阶传》 《魏书·名句》 《袁涣传》 《杨大眼传》 《魏书·王烈传》 《于烈传》 《张蒲传》 《胡叟传

大射赋诗·尺书徵建邺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射赋诗·尺书徵建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摊破浣溪沙·小春》 - - 项兰贞 - - 淅淅寒风撼玉钩。起来斜日照红楼。帘外一声鹦鹉唤唤梳头。花发小春情脉脉,笛吹长夜恨悠悠。多少泪珠弹不断倩谁收。
  • 古诗《保叔塔·寂寥千古事》 - - 杨蟠 - - 寂寥千古事,今日有谁登。落日云间合,空中露几层。
  • 古诗《药名诗·朝风动春草》 - - 萧纲 - - 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徒令惜萱草,蔓延满空房。
  • 古诗《缺题·朝来急雨涌山泉》 - - 丁明登 - - 朝来急雨涌山泉,洗出芙蓉意态妍。袅袅数茎欹竹屿,美人和露入淇园。
  • 古诗《闻太初出游·江风散微雨》 - - 殷云霄 - - 江风散微雨,重峰生遥碧。林端浮新青,梅迟见残白。地僻争讼简,吏散庭宇寂。烟水澹孤城,斋阁坐成夕。忽念同怀人,清光隔咫尺。溪舟时载酒,野步或携策。静躁心讵异,寤歌聊自释。...
  • 古诗《焚椒·焚椒捣麝已成尘》 - - 张采庵 - - 焚椒捣麝已成尘,大劫犹存不坏身。月下无人堪作老,墙东有女久窥臣。阴成蕉叶才三尺,花发荼薇又一春。多谢天头云朵朵,琴书磊落耐清贫。
  • 古诗《芝兰章·兰生幽谷》 - - 韩上桂 - - 兰生幽谷,晔晔其芳,真人采之缭空房。缭空房,颜如玉。饮琼浆,付灵箓。紫霞为冠,芰荷为服。佩明月之双环,翳摩天之若木。
  • 古诗《秋日园居漫兴》 - - 李孙宸 - - 种得盘中五颖芝,千葩万蕊枉矜奇。秋光正好流连赏,零露凋残已不支。
  • 古诗《养源斋·红源初滥觞》 - - 赵蕃 - - 红源初滥觞,其末千万里。婆娑数亩阴,岁月拱把尔。士之于为学,岂得独异彼。岿然九层台,亦自抔土累。平生养源斋,曾诗与王记。二公死何年,夫子盖老矣。向来之滔滔,今乃见涯涘。木殖岁云秋,实落材则美。...
  • 古诗《过崇德访朱可大留饮吕明府园亭》 - - 胡应麟 - - 握手天涯话举杯,河阳花色照徘徊。当年击筑豪燕市,此夜鸣琴坐越台。龙剑千秋牛斗合,羊裘万里雪风回。双凫莫问王乔舄,烂漫恩光汉阙来。
  • 古诗《静室·卉歙天风吹絮云》 - - 乾隆 - - 卉歙天风吹絮云,一空霁景与秋分。香含华黍西成近,心为宜旸慰且欣。
  • 古诗《平坡寺在西山之巅境甚奇峻攀磴而陟俯视万壑予为礼侍一至今十年矣》 - - 严嵩 - - 入门双树欲参天,为礼云峰一爽然。长向省曹迷簿领,忍令心赏负风烟。静闻经梵千林上,徙倚苍茫独鸟前。再入南宫容鬓改,山僧犹记昔游年。
  • 古诗《寄卢载·故人卢氏子》 - - 张祜 - - 故人卢氏子,十载旷佳期。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侏儒他甚饱,款段尔应羸。忽谓今刘二,相逢不熟槌。
  • 古诗《临江仙·节候推排星运转》 - - 汪东 - - 节候推排星运转,强分过去来今。偶缘闻见动羁心。征人遥度陇,宿鸟倦归林。独坐空斋书懒读,杖藜何处追寻。关山暝合海云深。一冬怀抱恶,不雨亦沈阴。
  • 古诗《二怀诗·唐末缁流空》 - - 胡应麟 - - 唐末缁流空,休公崛然起。卑卑局晚调,兀兀吐玄旨。冥心师楚圆,苦思叶齐已。禅启天竺诠,画妙应真理。片言忤大帅,脱身钱塘汜。一钵游岷峨,逍遥入无始。
  • 古诗《题咏亭·无尘元不禊》 - - 许及之 - - 无尘元不禊,有酒即为春。一咏得真趣,四时俱可人。
  • 古诗《定轩·门前流水竞》 - - 张侃 - - 门前流水竞,洗尽市尘交。秉我中心正,从渠异说譊。向来多肘柳,近已去心茅。隐几观天地,晨曦动翠梢。
  • 古诗《鹧鸪天·长醉从今睡不醒》 - - 王蛰堪 - - 长醉从今睡不醒,旋教魂路隔幽冥。风霜应绝难言苦,手足空馀未了情。悲寂寞,叹伶俜。可堪草草付残生。黄泉果有轮回事,转世还期作弟兄。
  • 古诗《僧院苔·香销人寂寂》 - - 赵湘 - - 香销人寂寂,铺碧断尘埃。积雨声初尽,高僧定未开。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
  • 古诗《学山长·铸金为蠡声犹泯》 - - 王奕 - - 铸金为蠡声犹泯,磨石为碑字亦漫。杂杂万形归五化,烬余方策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