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权德舆的诗 >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

朝代:唐代诗人:权德舆时间:2023-04-07
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九虞宁厚载,一惠易尊名。
晓漏铜壶涩,秋风羽翣轻。
容车攀望处,孺慕切皇情。

诗人权德舆资料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作者权德舆

权德舆(759-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人。唐代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元..... 查看详情>>

权德舆古诗词作品: 《三妇诗·大妇刺绣文》 《杂诗·含颦倚瑶瑟》 《仲秋朝拜昭陵》 《石楠树·石楠红叶透帘春》 《送安南裴都护》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酬裴杰秀才新樱桃》 《甲子岁元日呈郑侍御明府》 《送上虞丞》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大姊没百日矣诗以哭之》 - - 吴嘉纪 - - 三日不见姊,便去扣柴扉。即今已百日,扶杖我焉之。骨肉到衰老,泉水下山时。前水兴后水,聚散何可期。悲哉南北枝,同根异荣萎。残月照户牖,如闻声幽噫。隙里驹难驻,辽东鹤未归。年华我亦暮,清涕空累累。 ...
  • 古诗《首春邀邻曲二三友游梅陇兼卜新兆旷然有怀》 - - 郑岳 - - 岁华惊忽改,草构喜新成。邻舍旧俦侣,吾家老弟兄。登临寻宿约,欢笑慰平生。明日归城市,悠悠无限情。
  • 古诗《送述安司马入郡》 - - 郑用锡 - - 长亭祖帐正归期,父老殷勤颂口碑。奈此多情争卧辙,那堪相送怅临歧!来曾何暮歌襦裤,去有馀思托赋诗。可是阳春留不得,万家壶酒拜旌旗。
  • 古诗《绿阴·绿阴窗底蔚蓝光》 - - 汪莘 - - 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五月人间同此意,故知彭泽到羲皇。
  • 古诗《家兄来书拟春初抵塞将至奉忆之作》 - - 方观承 - - 期近团圞思转深,痛中竭蹶岂能禁。麻衣万里呼天泪,冻雪千山负米心。京国书才开旧腊,闾门望苦到而今。伤心强说春风聚,长大先须作枕衾。
  • 古诗《村夏竹枝祠·一抹胭脂落照斜》 - - 曾国才 - - 一抹胭脂落照斜,盈塘蒲稗静无蛙。闲来祠庑耳门坐,风过野田开稻花。
  • 古诗《早至颖上县·夜发晓未止》 - - 梅尧臣 - -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 古诗《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 - - 黄溍 - - 晓日都门祖帐开,路人啧啧叹贤哉。东风无限新桃李,不敢烦公手自栽。
  • 古诗《绝句为黄定之解嘲》 - - 黄端伯 - - 二月桃源踏落花,桃花千树烂于霞。人家各占桃花里,一径桃花是一家。
  • 古诗《和李彦文·偶从山泽得追陪》 - - 王庭圭 - - 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
  • 古诗《留春·红蕉开尽槿花飞》 - - 李光 - - 红蕉开尽槿花飞,载酒登临到落晖。秉烛更期寻胜侣,不教容易放春归。
  • 古诗《元夕后湖上作》 - - 许棐 - - 自从楼阁罢烧灯,未有今朝一日晴。暖拆葑边冰翼破,寒留山顶雪痕轻。娇骢已印寻芳迹,小妓新翻鬻唱声。每个旗亭商一醉,也应排日到清明。
  • 古诗《除夕太原府·城阙春潜雪尽融》 - - 程可中 - - 城阙春潜雪尽融,谁家花胜出王宫。更寒缓下葳蕤锁,元旦催传进乐工。
  • 古诗《小病·小病初除偶自思》 - - 洪亮吉 - - 小病初除偶自思,料应不及少年时。酒能忤客先宜减,墨欲磨人渐不支。妇解药方参服食,儿通选学付钞诗。君亲一例酬难尽,闲处斋心懔四知。
  • 古诗《求酒赵评事》 - - 赵崇滋 - - 半老情怀睡不能,小檐霜月当寒灯。无人来问相如渴,敲碎梅花一夜冰。
  • 古诗《送王少逸还乡》 - - 林希逸 - - 点点琼花上旅衣,还乡心壮任寒欺。飘零为客看归客,记忆来时惜去时。家书一半凭君说,客里三千尽梦随。握手桥门重约在,芒鞋莫便厌奔驰。
  • 古诗《山亭晚晴·溪深浮水气》 - - 李达 - - 溪深浮水气,亭迥带馀晖。雨径残碑出,风池乱絮飞。观鱼野兴永,逐鹿世情非。槛外游春迹,留连独未归。
  • 古诗《南陔孝子·为养还相戒》 - - 林同 - - 为养还相戒,南陔昔有诗。都卢这个意,焉用补亡为。
  • 古诗《山中·俯掬清泉漱齿牙》 - - 姚勉 - - 俯掬清泉漱齿牙,仰看白日照山花。 山中閒趣谁能会,更过僧房话午茶。
  • 古诗《次韵斯远晨起见示》 - - 赵蕃 - - 云行日日候西东,更卜林啼与穴宫。 乍见天边成四合,不知山脚本来空。 岂惟吾辈忧艰食,更说军储傒屡丰。 诏旨已闻汤自责,缺然谏纸疏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