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诗人 > 欧阳炯的诗 > 大游仙诗·赤城霞起武陵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游仙诗·赤城霞起武陵春

朝代:五代诗人:欧阳炯时间:2017-05-23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桥高曾纵步,朱阳馆静每存神。
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

诗人欧阳炯资料

大游仙诗作者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炯性好..... 查看详情>>

欧阳炯古诗词作品: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 《同徐学士咏笋》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春光好·蘋叶嫩》 《巫山一段云·绛阙登真子》 《贺熙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 《三字令·春欲尽》 《浣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 《柳堤诗·种稻三十顷

大游仙诗·赤城霞起武陵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游仙诗·赤城霞起武陵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迎仙客·女菩萨去参禅》 - - 佚名 - - 女菩萨去参禅。求檀越共护关。这其间功德广无边。会集仙庵。顶礼敢迟延。
  • 古诗《二月昭州奏正月一日设醮上玉皇表烧钱次有鹤一只翱翔久之西北去》 - - 夏竦 - - 平乐初正月,虚晨荐号时。瑞场燔碧币,仙骥驻霜仪。烟顶方遥辨,星精想下窥。天门俄翼去,杳霭瑞烟披。
  • 古诗《占鸟·兵行次》 - - 易静 - - 兵行次,鸟众后头来。若遇前随应大胜,逆来冲我且宜回,退却免凶灾。
  • 古诗《送茌平王秀才》 - - 张宁 - -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对床风雨今...
  • 古诗《题淞江夏伯和自怡悦斋》 - - 张仲深 - - 高人税尘鞅,嗜此林麓居。空翠眩微旭,石气陵玄虚。淑景秘莫测,协风与之俱。燕坐澹忘虑,素怀亦自摅。外物岂我婴,内境默有愉。所以君子心,廓然弥八区。愿持济时术,与云同卷舒。起作邦家霖,坐见民物苏。穷固自怡悦,达使俱驩虞。作诗慰高人,此意将何如。...
  • 古诗《上曾二丈仲成》 - - 王之望 - - 湖海元龙气尚豪,笑谈谁料已霜毛。文章家法西京在,兄弟才名北斗高。欲取功名酬老大,岂将州县叹徒劳。登坛不独风骚将,出幕他年看节旄。
  • 古诗《将游句曲洞天以公程促还南雍寄曹宪佥时范》 - - 湛若水 - - 怅望三茅峰,公程妨迂陆。令我归璧水,夜夜梦句曲。
  • 古诗《渡冷水涧投宿万岁岭》 - - 贺铸 - - 萧萧黄叶下清沟,白鸟飞来故少留。今夜行人短亭宿,小窗风雨梦渔舟。
  • 古诗《庚午十二月廿二日为予八十四初度之辰诗友纷颂丽句善颂善祷感激之馀赋》 - - 余菊庵 - - 平生应世拙言辞,痴号还同顾凯之。但愿同侪老而健,嬉游长共太平时。
  • 古诗《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 - 王维 - -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
  • 古诗《雨·春是农耕候》 - - 乾隆 - - 春是农耕候,雨为天地仁。不应分畛域,益用戴鸿钧。峰色况如沐,耕畦正好巡。壶中有真趣,步步更无尘。
  • 古诗《马山杂咏·长与红尘断往来》 - - 成鹫 - - 长与红尘断往来,茅堂移在白云堆。发同木叶逢秋改,心似炉烟向晚灰。老树偏宜孤鹤立,幽花止为一人开。溪翁本是忘机者,珍重群鸥莫见猜。
  • 古诗《望仙门·水仙》 - - 高濂 - - 依依楚月傍孤芳。梦魂长。盈盈罗袜忆三湘。恼人肠。解佩春潇索,携琴夜色凄凉。烟波风月两茫茫。两茫茫。剩有雪中香。
  • 古诗《芙蕖·芙蕖香霭水云多》 - - 陆树声 - - 芙蕖香霭水云多,览胜新从学士过。红艳晴薰霞作锦,冰绡寒伴玉为河。如翻堕珥依仙渚,若浣明妆出素波。欲采芳华劳远赠,秋风其奈独看何。
  • 古诗《石虬亭·滇山看已遍》 - - 严永华 - - 滇山看已遍,来上石虬亭。嵌壁碑文绿,盈阶草色青。相逢原旧识,此别可重经。倚柱閒吟句,神龙漫出听。
  • 古诗《月兰·苔护崇兰结绿阴》 - - 缪公恩 - - 苔护崇兰结绿阴,玉绳不动夜沈沈。石边几本冰根冷,素魄流辉映素心。
  • 古诗《和君时苦热》 - - 彭汝砺 - - 穷檐祇似在蒸炊,无事形疲心亦疲。惟有清谈能胜热,终朝无处不相思。
  • 古诗《忆西湖·盈盈仙乐起春晨》 - - 李稚愚 - - 盈盈仙乐起春晨,瞥见当年绝代人。三十三天今證果,百花影里话前因。
  • 古诗《食茯苓粥》 - - 马治 - - 颇闻学士防风粥,曾吃诗人锦带羹。 岂谓茯苓宜岁晚,已收粳稻得霜晴。 腥膻习漫从教洗,禽鸟形残不忌烹。 饱食未须论月给,石杉偕坐听松声。
  • 古诗《题金楼子后》 - - 李煜 - -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