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徐玑的诗 >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

朝代:宋代诗人:徐玑时间:2018-05-12
步陟高高寺,徐行不用扶。
青天晴又雨,山色有还无。
句向闲中觅,茶因醉后呼。
所怀论未足,何乃又征途。

诗人徐玑资料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作者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 查看详情>>

徐玑古诗词作品: 《五里牌边·路绕山根石磴斜》 《古郡·古郡依蛮楚》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 《娄家梅篇·娄家屋西梅》 《送华亭薜运斡》 《净光山·绝境亭》 《宿寺·古木山边寺》 《会景轩·屋自与山背》 《大龙湫·瀑水数千尺》 《赠徐照·近参圆觉境如何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冬日纪意·出险身边净一毫》 - - 江湜 - - 出险身边净一毫,危途复与绿林遭。自从忆得乞人语,雪后无心待赠袍。
  • 古诗《南歌子·未醒愁春梦》 - - 王敬之 - - 未醒愁春梦,愁浓梦亦痴。接天烟草望凄迷。又是渌波,归棹去年时。湿了杨花路,杨丝搅雨丝。最高楼外最高枝。好在流莺,占得尽情啼。
  • 古诗《艮岳百咏·麓云亭》 - - 李质 - - 山下深林起白云,白云飞处断红尘。伴行直到高峰上,舒卷纵横不碍人。
  • 古诗《王铁枪·王铁枪》 - - 梁清标 - - 王铁枪,真男儿。人留名,豹留皮。河上血战志不移,梁运既去一木支。问破敌,期三日。谗毁既已行,大功那可必。斗鸡小儿事业成,国耻未雪宁偷生!朝梁暮晋者谁子,段凝之辈真如蚁。嗟乎义士一死重太山,砀山朱三群盗耳。良禽栖木贵能择,将军之死亦可惜。...
  • 古诗《点绛唇·赵育才席上用东坡韵赠歌者》 - - 杨无咎 - - 小阁清幽,胆瓶高插梅千朵。主宾欢坐。不速还容我。换羽移宫,绝唱谁能和。伊知么。暂听些个。已觉丝成裹。
  • 古诗《元夕忆山园鹤》 - - 陈廷敬 - - 竹廊灯影曲池明,正是游人到处行。试向春山听夜唳,数声应有别离情。
  • 古诗《古诗·墙东马缨蕊》 - - 程敏政 - - 墙东马缨蕊,朝开夜还合。墙西木槿花,朝放夜已落。化机有常运,物性固难凿。胡乃万物灵,冥行苦不觉。得失觉何有,终身浪悲乐。
  • 古诗《绿树·江南芳树满》 - - 屈大均 - - 江南芳树满,色似水波鲜。一半为杨柳,风吹绿涨天。长因新叶好,益念故花妍。黄鸟藏何处,声声总可怜。
  • 古诗《蒋酉君同年为余写芙蓉折苇扇头小景戏题二绝》 - - 查慎行 - - 塞垣归思入秋多,欲涉江湖奈晚何。一苇可杭吾亦去,诗翁莫叹叶沉波。
  • 古诗《颂古·七宝杯酌葡萄酒》 - - 释昙贲 - - 七宝杯酌葡萄酒,金花纸写清平词。春风院静无人见,闲把君王玉笛吹。
  • 古诗《小金山堂室联》 - - 翁同和 - - 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 古诗《次韵夜泊·城郭还依旧》 - - 顾禄 - - 城郭还依旧,人民似昔非。故乡南去远,奉使北来稀。水落波声小,天空月色微。客舟随处宿,浪迹几时归。
  • 古诗《箕山操·箕之山兮可耕而樵》 - - 杨维桢 - - 箕之山兮可耕而樵。箕之水兮可饮而游。牵牛何来兮饮吾上流。彼以天下让兮我以之逃。世岂无尧兮应尧之求。吾与尧友兮不与尧忧。
  • 古诗《朱贞吉孔阳昆玉以予校刻复古编有诗见讯奉答》 - - 黎民表 - - 天禄归来日,谁知四壁空。技应怜刻鹄,文不悔雕虫。副墨名山在,馀生雅尚同。何时捉谈麈,披写对兴公。
  • 古诗《经古堰偶作·出城四十里》 - - 释重显 - - 出城四十里,古堰若天外。飞棹清浅中,孤影自相对。
  • 古诗《寄张练师·辞家学道入青冥》 - - 丘浚 - - 辞家学道入青冥,晓汲清泉昼斸苓。衣染春云同鹤色,剑涵秋水带龙腥。吟成白雪风生席,歌彻青天月在庭。几度缄书寄仙侣,蓬莱空阔隔沧溟。
  • 古诗《三台洞·白下多奇岫》 - - 黄侃 - - 白下多奇岫,三台最靓妍。窥天蚁封下,得地鹘巢颠。危阁来残照,深嵓暗滴泉。不须寻玉柱,即此可留连。
  • 古诗《杨柳枝·画眉人祗隔窗纱》 - - 袁思亮 - - 画眉人祗隔窗纱。手卷珠帘一桁斜。欲折柔条浑未忍,为怜春色在侬家。
  • 古诗《虞美人·别来杨柳团轻絮》 - - 王灼 - - 别来杨柳团轻絮。摆撼春风去。小园桃李却依依。犹自留花不发待郎归。枝头便觉层层好。信是花相恼。觥船一棹百分空。拚了如今醉倒闹香中。
  • 古诗《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 - - 刘克庄 - - 炼不成丹死不休,岂知岁月竟悠悠。 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 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 暮年却羡邻儿黠,阿母蟠桃也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