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归有光的诗 > 登济城望城武·城风汉时县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济城望城武·城风汉时县

朝代:明代诗人:归有光时间:2023-04-06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
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
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
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
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

诗人归有光资料

登济城望城武作者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 查看详情>>

归有光古诗词作品: 《金山寺·长江涌块石》 《海上纪事·半遭锋镝半逃生》 《真义堂记》 《黄楼行·五日彭城去住舟》 《山茶·山茶孕奇质》 《读史·谢公四十馀》 《鲤鱼山·鲤鱼山头日》 《东园翁家传》 《颂任公·黄梅风雨自年年》 《淮阴舟中晚坐写怀二十四韵

登济城望城武·城风汉时县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济城望城武·城风汉时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醉扶归·旦上》 - - 佚名 - - 旦上:好苦切甘生受。只得到此且藏羞。奴与哥哥有甚冤仇。只得慌忙便走。裙儿破忙把饭来兜。合泪湿透衣衫袖。
  • 古诗《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 - - 王一鸣 - - 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 古诗《次韵答璧侍者》 - - 陈造 - - 狮子窟中狮子子,孤群慑怯更清孤。当场不作春雷吼,底用吟诗压老夫。
  • 古诗《题喊泉亭·大龙小龙天下绝》 - - 牟巘 - - 大龙小龙天下绝,水帘高挂三千尺。吕梁悬水那复言,便应压倒栖贤峡。我来觅水洗双眵,怪底老崖枯欲裂。龙公何处抱宝眠,閟蓄精枯未渠泄。谁知水火本无根,重阴可以阳气彻。倚空长啸山为开,以虚为感感尤烈。千山屃赑方冱寒,钟乳淙流忽飞发。珠玑喷薄杂霏雾,琼瑶倾泻溅白日。若非捲取银...
  • 古诗《秋风·秋风何萧萧》 - - 崔铣 - - 秋风何萧萧,夜夜动林莽。除畹本种兰,奈此艾蒿长。
  • 古诗《中秋夜·一庭明月半庭花》 - - 杜芷芗 - - 一庭明月半庭花,矫首行行学八叉。银汉无声光皎洁,可曾见到泛仙槎。
  • 古诗《临江仙·和子珍》 - - 谭献 - -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 古诗《天历庚午会试》 - - 欧阳玄 - - 仁庙初科射策郎,如今斑白玷朝行。东风昨夜闻归雁,梦绕江南烟水长。
  • 古诗《登愚楼·薄暮倚丹楼》 - - 毛奇龄 - - 薄暮倚丹楼,云山一望收。尊前浮古堞,树里见行舟。寒浦归乌鹊,春星逼斗牛。愚公清啸地,长为故人留。
  • 古诗《今是亭为林别驾赋》 - - 周俅 - - 长啸辞朱绂,行歌入旧山。浮踪今日是,尘世几人閒。独鸟高云外,归泉乱石间。若将人意拟,无往亦无还。
  • 古诗《冬闰十一月·更忆舍南篁竹边》 - - 刘崧 - - 更忆舍南篁竹边,长公相对结茅椽。有时蹑屐窥园去,长日抛书枕石眠。
  • 古诗《三叠台江杂咏》 - - 范咸 - - 改岁无从问落蓂,于茅添竹结莎厅。矮墙漏日虚窗白,丛树连阴曲槛青。被发文身尊粤尉,裸衣埋骨学刘伶。漆颐便自誇年少,难染丝丝两鬓星。
  • 古诗《渡浙江·前船后船未相及》 - - 卢纶 - - 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平北风急。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
  • 古诗《度岭赠闺人·情多儿女易流连》 - - 屈大均 - - 情多儿女易流连,五十犹迟寡过年。吴札未乾嬴博泪,左思频有惠芳怜。将雏且度梅花栈,养母鸡营涨海田。忆作啼乌栖白下,依依宫柳拂寒眠。
  • 古诗《南乡子·少小忆趋庭》 - - 曹贞吉 - - 少小忆趋庭。总角齐肩好弟兄。尝得熊丸心自苦,同听。夜雨连床十载声。有约待躬耕。白发慈亲望眼瞢。谁料而今成幻影,飘零。瘴雨蛮烟一带青。
  • 古诗《题焦山·梁鸿高隐海西庵》 - - 缪荃孙 - - 梁鸿高隐海西庵,检点菁华止二三。飞劄徵书编甲乙,人閒从此重精蓝。
  • 古诗《十站·我惭思涩同司马》 - - 王之道 - - 我惭思涩同司马,君患才多继士衡。 今日相从非偶耳,挂冠淮浙好寻盟。
  • 古诗《思蜀·蜀庄鸣飞隘九区》 - - 陆游 - - 蜀庄鸣飞隘九区,超然岂止山泽臞。 荒台古井无处所,行子但觅房公湖。
  • 古诗《叠韵吴宫词》 - - 高启 - - 筵前怜婵娟,醉媚睡翠被。 精兵惊升城,弃避愧坠泪。
  • 古诗《早秋·遥夜泛清瑟》 - - 许浑 - -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