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得性轩有会·天命之谓性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性轩有会·天命之谓性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天命之谓性,性实得于天。
人孰不具之,失多鲜或全。
克己复礼为,复岂由外焉。
借镜以循名,吾谓非本然。
然则如之何,率修愿勉旃。

诗人弘历资料

得性轩有会·天命之谓性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得性轩有会·天命之谓性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性轩有会·天命之谓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日夕过湖岸·波暗疑无路》 - - 杨圻 - - 波暗疑无路,前村是若耶。暮蝉新月岸,芳杜野人家。隔水见灯火,登舟闻藕花。少年沽酒处,记取石矶斜。
  • 古诗《山上·山上桃花红欲烧》 - - 沈辽 - - 山上桃花红欲烧,山间病老苦无聊。古人有时亦好饮,已醉复醒真似劳。谁能忘情学枯木,不如隐几看猿猱。攀援上下岂无意,新林落日风
  • 古诗《致仕后即事·老民一日脱朝衣》 - - 陆游 - - 老民一日脱朝衣,回首平生万事非。赤脚婢沽村酿去,平头奴驭草驴归。
  • 古诗《寿杨母七十·寿乡深处绝纤尘》 - - 符锡 - - 寿乡深处绝纤尘,罗绮演纷拜舞辰。达曙婺华遥烛户,应期桃实倍生春。千秋黄鹄歌罙烈,奕叶螽斯咏较真。种橘许偿苏子愿,可能无地接芳邻。
  • 古诗《喜雨·谁借长鞭策懒龙》 - - 刘过 - - 谁借长鞭策懒龙,黄梅水涨舳舻通。还知君子忧雨切,常在桑麻稼穑中。
  • 古诗《捣练子·八梅》 - - 无名氏 - - 捣练子,赋梅英。枝上商量细细生。不是根株贪结子,被吹羌笛两三声。
  • 古诗《拜玄英先生画像》 - - 谢翱 - - 来此得公真,尘埃避隐沦。水生溪榜夕,苔卧野衣春。雨冢侵吴甸,荒祠侑汉人。微吟值衰世,为尔独伤神。
  • 古诗《刘福老长官佚老堂》 - - 释道潜 - - 渊明未挂冠,志已蹈方外。何时辞五斗,散发从傲睨。闲中气味好,至乐无与对。黄香识君心,机事劝早计。古来轩冕事,端受外物制。有如缠蔓瓜,讵肯脱根蒂。一朝秋风至,零落惊溃溃。佚老得天和,晚景期百岁。超然闾里间,高风邈难继。...
  • 古诗《共北楼·缥缈楼台十二阑》 - - 张伯淳 - - 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 古诗《解闷·苦吟成癖习》 - - 方回 - - 苦吟成癖习,多难迫衰年。生理终无赖,诗名似许专。刚肠百鍊劲,老笔万钧悬。得失元相半,乾坤本不偏。
  • 古诗《下皋俱乐亭扁》 - - 黄仲昭 - - 亭前无地著尘氛,云外青山山外云。颇幸名途抽脚早,山灵犹未作移文。
  • 古诗《送苏秀才还吴》 - - 史谨 - - 万木霜馀叶尽殷,敝裘季子又思还。长亭草色东西堠,落日猿声远近山。琴瑟旧曾居爨下,骅骝终见入天闲。到家已觉春闱近,黄卷青灯莫放閒。
  • 古诗《拟寒山寺·劝君莫嗜酒》 - - 释怀深 - - 劝君莫嗜酒,嗜酒多过咎。不唯损汝福,亦乃夭汝寿。独饮醉一夫,共饭饱十口。人生福几何,饥贫恐在后。
  • 古诗《菩萨蛮·黄昏曾见凌波步》 - - 侯置 - - 黄昏曾见凌波步。无端暝色催人去。一夜露华浓。香销兰菊丛。缕金衣易湿。莫对西风泣。洗尽夜来妆。温泉初赐汤。
  • 古诗《至后·道人坐茅宇》 - - 黄庚 - - 道人坐茅宇,独抱无弦琴。 对此景物变,夕云散还阴。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新阳畅微暄,疏花点孤林。 芳时坐消歇,孰同岁寒心。 孤梅发清夜,庭树惊栖禽。
  • 古诗《晚霁·时泽郁初霁》 - - 韩维 - - 时泽郁初霁,朝景烂已盈。 幽人独坐久,春鸠相应鸣。 清风动佳树,平地泛落英。 方怀岁成喜,况值兹赏并。
  • 古诗《游普向·处士前身自水仙》 - - 陈造 - - 处士前身自水仙,天教清句纪山川。 即今秋菊寒泉意,双鹤飞来若个边。
  • 古诗《赠岭上老人》 - - 苏轼 - -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 古诗《遣怀·云族初疑雨》 - - 陆游 - - 云族初疑雨,风生忽快晴。 半窗松竹影,绕舍鸟乌声。 看剑心犹壮,开书眼渐明。 余年真已矣,不复问君平。
  • 古诗《题崔公池亭旧游》 - - 温庭筠 - -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 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