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曹尔堪的诗 > 点绛唇·江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江村

朝代:清代诗人:曹尔堪时间:2023-04-05
苦是春阴,桃花半落江村暮。
垂杨千树,缥缈渔船渡。
青满田畴,难认牛羊路。
溪边步,野鸥飞去,只爱无人处。

诗人曹尔堪资料

点绛唇·江村作者曹尔堪

曹尔堪,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兴籍,华亭人。顺治九年进士。博学多闻,工诗,为柳州词派盟主,尔堪善作艳词,多是宴饮狎妓之作。与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并称为海内八大家或清八大..... 查看详情>>

曹尔堪古诗词作品: 《江城子·偶忆》 《贺新郎·感旧东西樵》 《南歌子·西湖夜泛》 《南乡子·题画》 《朝中措·东干小憩》 《水调歌头·赠歌者》 《水调歌头·鹤湖书院怀旧》 《满江红·湖上即景同王西樵赋柬宋荔裳》 《清平乐·闺词》 《渔家傲·秋日遣怀

点绛唇·江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江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临江仙·夜泊瓜洲》 - - 吴锡麒 - -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 古诗《酬杜仲容孝廉见赠》 - - 刘绎 - - 潇洒宗之正少年,聪明原出惠山泉。清言似玉霏霏屑,好句如珠个个圆。云水偶然申雅契,风尘何意识英贤。应知幕府群才集,定有清声被管弦。
  • 古诗《追赋内相吴公邀往书石山中杂题》 - - 祝允明 - - 上宰邀书睿制篇,幸从几席向林泉。晨陪松露翻閒语,夜傍贤星聚处眠。暂拂古风嘘故里,喜逢佳衲过山前。儿童日夹先公膝,说向当时屡泫然。
  • 古诗《辛丑二月四日宿述古堂张灯夜饮酒罢有作》 - - 钱谦益 - - 繁华第宅太平时,山满高楼夜宴迟。醉倒绿窗宾作主,笑喧红袖祭为尸。重帘劝酒鹦哥语,促坐分甘燕子窥。弹指昔游今四世,当筵引满复何辞。
  • 古诗《子夜歌·芙蓉面可怜》 - - 徐熥 - - 芙蓉面可怜,卷施心不死。红豆落深坑,到底相思子。
  • 古诗《咏椅桐诗·亭亭椅桐》 - - 伏系之 - - 亭亭椅桐,郁兹庭圃。翠微疏风,绿柯荫宇。
  • 古诗《用韵答谢彦质》 - - 邓雅 - - 谢家池上又逢春,坐见东山气浑沦。千亩竹松宜独隐,一帘风月爱清贫。鹿门自可携妻子,宣室毋烦论鬼神。旧业尽随征战尽,底须愁叹似卢纶。
  • 古诗《书院景物·三一亭》 - - 庞嵩 - - 人与天地参,一诚贯枢纽。会到得一时,造化在予手。
  • 古诗《钓台·汉高嫚骂四皓隐》 - - 王十朋 - - 汉高嫚骂四皓隐,周武干戈伯夷饿。南阳故人幸无失,先生胡为亦高卧。清风却在夷皓上,千古真能激贪懦。客星夜向钓滩明,想像年时临帝座。
  • 古诗《疏懒为四明何君赋》 - - 林景熙 - - 野意云同散,闲门草自新。不知世网密,为谢客车频。风月兼忘我,山林亦恕人。咸阳叹黄犬,荣辱古为邻。
  • 古诗《凤山八景·石秀冈峰木向荣》 - - 觉罗四明 - - 石秀冈峰木向荣,猱升鹭宿有馀清。日临古干苍虬象,风拂新条佩玉声。忆我也曾拖小屐,阿谁尝复识殊名。海航遥指葱茏处,绝胜王维画里行。
  • 古诗《幽居杂咏·山巅幽绝人稀到》 - - 孙蕡 - - 山巅幽绝人稀到,柑子阴凉客屡过。不见晚来倾白堕,小园当奈月明何。
  • 古诗《海珠·仙城楼阁紫霞丛》 - - 张穆 - - 仙城楼阁紫霞丛,夜静珠光出岸东。梵呗寂寥僧院散,当年空念听霜钟。
  • 古诗《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 - - 郭祥正 - - 六十明朝是,今年此夜除。劳生一樽酒,陈事数行书。腊逐灯缸尽,春回律管初。不愁家信断,安稳藉邻居。
  • 古诗《观蕉叶·春阴薄薄压轻寒》 - - 沈辽 - - 春阴薄薄压轻寒,朱槛无聊愁梦残。唯有庭蕉会人意,芳心欲展复微攒。
  • 古诗《因致别约·忆寻春色过何郎》 - - 李之仪 - - 忆寻春色过何郎,西寺传来墨有香。安得蒹葭真倚玉,再邀花影上回廊。
  • 古诗《念奴娇·每岁除日午后偕程子颂嘉游惠山》 - - 胡汀鹭 - - 西郊晴日,喜山眠初醒偷闲时候。休问梅花开也未,且醉尊中浊酒。索债有人,追欢在我,清福能消受。鼓声爆竹,阑干云外依久。驹隙瞬过三年,同游旧侣,病卧文园瘦。自恨天涯常作客,漂泊饥未驱走。梦杳难寻,欢谁可拾,风景全非旧。嗒然归去,酒痕无复盈袖。 ...
  • 古诗《寄珂雪屋·积雪覆茅屋》 - - 薛嵎 - - 积雪覆茅屋,僧居清更清。浮生千劫尽,长日一灯明。野鸟呼能下,山灵避不行。旧时江月住,时听诵经声。
  • 古诗《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 - 黎廷瑞 - - 莫笑区区老汉阴,桔槹省力却劳心。翁头别有天机在,春雨半畦新绿深。
  • 古诗《江南寒食·江城水国春光饶》 - - 穆修 - - 江城水国春光饶,清明上已多招邀。 花阴连络春草岸,柳色掩映红栏桥。 歌调呕哑杂吴俗,髻鬟疏削传南朝。 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