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居简的诗 > 淀山寺在湖中·千港乱流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淀山寺在湖中·千港乱流归

朝代:宋代诗人:释居简时间:2023-04-07
千港乱流归,天沈影弗畦。
远疑浮玉小,高步落星低。
旧日观潮雪,新来罢水犀。
阑干凭月午,一眼碧玻璃。

诗人释居简资料

淀山寺在湖中作者释居简

释居简,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人。俗姓龙。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 查看详情>>

释居简古诗词作品: 《妙华观·刬断从前杂想根》 《昌诵莲经一日十二部满十三万部》 《积雨·积雨低田欲再车》 《送定上人归潼川》 《书陈平佐刺图》 《枯山·嵌岩礧砢无津润》 《黄蔷薇·紫透红殷态度陈》 《示能维那·卢祖同名弗姓卢》 《定平怀墨梅》 《寄宣城使君陈中书兼简谢别驾林叔恭

淀山寺在湖中·千港乱流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淀山寺在湖中·千港乱流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夜过采石怀太白》 - - 吴嘉纪 - - 载酒过青山,草色前人意。因怀李青莲,此地先予醉。浩歌江山中,皎然狂士气。明月还似君,夜夜峰颠出。
  • 古诗《偶成用王荆公体》 - - 江湜 - - 不如为老圃,士欲托诸侯。未许吾将仕,方疑子好游。绝粮从者病,失屦馆人求。身若乘桴得,教从上下流。
  • 古诗《香罗带·斋心礼上苍》 - - 邵璨 - - 斋心礼上苍。听奴告禳。亲姑老年无倚傍。知他流落在何方也。身孤另思徬徨。晨昏寝食谁奉将。骨肉伤情也。几时得相逢萍水乡。
  • 古诗《宜春令·外》 - - 沈采 - - 外:真才将。名岂虚。听谈论他人怎如。相逢晚矣。相逢晚矣。大器终归吾国主。末:正朝廷用武之秋。仗丞相吹嘘之力。会看明良相合。古今希遇。
  • 古诗《五年·五年前识甫离孩》 - - 卢青山 - - 五年前识甫离孩,偶尔相存万感哀。我渐衰颓君渐长,一生能得几回来。
  • 古诗《柳枝词·灞陵道上柳千条》 - - 屠襄孙 - - 灞陵道上柳千条,尽为行人送寂寥。奈可春风无赖甚,更催飞絮过长桥。
  • 古诗《赠瑕丘灌园郭叟》 - - 徐熥 - - 胜地近洙水,主人同汉阴。未忘为圃意,偏称耦耕心。草色怜颜巷,柏枝分孔林。下车聊共语,莫作凤衰吟。
  • 古诗《樊登见寄·明月入我室》 - - 唐彦谦 - - 明月入我室,天风吹我袍。良夜最岑寂,旅况何萧条。驰情望海波,一鹤鸣九皋。
  • 古诗《小园杂诗·才是春明三月中》 - - 阮元 - - 才是春明三月中,纷纷已飏落花风。恰当半谢新生绿,翻似初开少放红。一例分笺酬令节,几番秉烛入芳丛。与人究竟曾何补,惭愧家庭乐自同。
  • 古诗《偈·佛之一字孰云无》 - - 释了心 - - 佛之一字孰云无,木马泥牛满道途。倚遍栏干春色晚,海风吹断碧珊瑚。
  • 古诗《隐居松·露坛栖妙荫》 - - 张雨 - - 露坛栖妙荫,仙籁降灵芬。何时三易帔,重拂两梢云。
  • 古诗《重唁花·丽馆崇台二月时》 - - 何乔新 - - 丽馆崇台二月时,群葩红紫竞葳蕤。可怜寂寞荒山里,空抱芳心吐向谁。
  • 古诗《杏花天·寄天台刘允叔》 - - 汪莘 - - 残雪林塘春意浅。倚碧玉阑干日晚。天涯五色明如剪。上有新蟾占断。从别后水遥山远。倩说与天台刘阮。方壶只有梅花伴。不似桃花庭院。
  • 古诗《哭二子·风雨撼庭梧》 - - 陆厚 - - 风雨撼庭梧,寒巢失二雏。梦因心上起,名向醉时呼。凤泣丹山玉,龙吟碧海珠。断机怜尔母,泪滴砚苔枯。
  • 古诗《哀摄泉居士·天意真难测》 - - 顾璘 - - 天意真难测,仁人竟不延。长辞淮水月,何赖摄山泉。尊满仍馀酒,囊空岂剩钱。想应生灭际,已悟大乘禅。
  • 古诗《嶰谷生辰为其先太恭人下世之日每岁必哭墓下今年六十薏田约同人以诗慰之》 - - 全祖望 - - 祝岁原非礼,兼之抱恨多。寒泉彫齿发,老泪寄蒿莪。子卯犹为忌,庚寅更若何。我辰亦荼苦,于邑不成歌。
  • 古诗《念奴娇·己酉除夕》 - - 郑文焯 - - 夜阑酒醒,纵天涯,有梦无家归得。三十年来,怊怅地,最是销魂今夕。旧沥梅灰,新笼竹火,节物供愁色。寒窗灯在,隔年红泪犹滴。谁分有限生涯,伤心馀事,作江南词客。只道东风能换世,肠断故园消息。蛮雪零笺,燕尘衰帽,触绪增悽寂。朝来看镜,对花空笑头白。 ...
  • 古诗《圆机用墨淡甚辄以上色三丸为好》 - - 晁说之 - - 淡墨书名二十年,从军未许勒燕然。 只疑淡墨为君累,故遣陈玄去草玄。
  • 古诗《独坐·世味老来淡》 - - 韩奕 - - 世味老来淡,闭门欣独居。 一闲僧亦羡,多癖友常疏。 竹露头梳冷,茶烟梦觉初。 诗怀并酒兴,不乐复何如。
  • 古诗《歇马大径山》 - - 陈宪章 - - 数家烟火隔林塘,一树寒花晚自香。 黄叶冢头聊歇马,鹧鸪声里见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