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榘的诗 > 帝城·半年再作华亭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帝城·半年再作华亭客

朝代:宋代诗人:张榘时间:2018-03-13
半年再作华亭客,每喜轻帆得顺风。
白水涵秋千顷净,清霜粲晓万山空。
暂时放浪如尘外,忆昨经过似梦中。
浊酒三杯眠未熟,不能平处枕边鸿。

诗人张榘资料

帝城·半年再作华亭客作者张榘

张榘,南宋词人,约公元一二零八年前后在世字方叔,南徐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尝为建康令。榘著有芸窗词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他在宋理宗淳佑年间当过县令,后曾任江东制置使参议..... 查看详情>>

张榘古诗词作品: 《虞美人·小蛮才把鸳衾折》 《送戴式之自越游江西》 《春吟四绝·花露半乾红入户》 《木兰花慢·渐稠红飞尽》 《题刘直孺拙逸轩》 《送青亭·日移花影上疎帘》 《凯歌·双阁护仙境》 《雪后呈邵尧章權尉》 《题黄岩黄山楼》 《木兰花慢·豆花轻雨霁

帝城·半年再作华亭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帝城·半年再作华亭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田家·社南村酒白如饧》 - - 张耒 - -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
  • 古诗《游听松庵·偶挂蓉湖十幅蒲》 - - 陈式金 - - 偶挂蓉湖十幅蒲,听松访古仰琼厨。龙章犹湿自天墨,渔隐珍藏内府图。千古竹炉传雅韵,两家温砚證相符。年来眼福斯称最,梦想归舟绕碧芦。
  • 古诗《有日本人索余书戏作》 - - 沈彩 - - 簪花妙格几曾悭,万里鲸波到海山。不似唐宫一片叶,只随沟水向人间。
  • 古诗《与小儿助子游江横作》 - - 蒲寿宬 - - 葺荷偶忆湘累句,筑屋还寻杜若汀。孤树每留残日白,片帆徐度远山青。海鸥知我断机虑,渔父与谁分醉醒。何处扁舟横短笛,月明风袅不堪听。
  • 古诗《菩萨蛮·千般愿》 - - 敦煌曲子 - -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 古诗《和晏尚书出城口占》 - - 宋祁 - - 沆莽团红上晓原,露英风叶隔尘喧。天边一寄冥鸿意,越乙荆凫判自翻。
  • 古诗《元宫词·雨顺风调四海宁》 - - 周宪王 - - 雨顺风调四海宁,丹墀大乐列优伶。年年正旦将朝会,殿内先观玉海青。
  • 古诗《龙源夜归·轧轧肩舆半日程》 - - 程敏政 - - 轧轧肩舆半日程,晚来溪麓少人行。微茫远树参差没,三五寒星点缀明。野老壶觞随处约,家人灯火望尘迎。时平山郭无关禁,不似通都夜锁城。
  • 古诗《题双凫观·飘萧阅世等虚舟》 - - 黄庭坚 - - 飘萧阅世等虚舟,叹息眼前无此流。满地悲风盘翠竹,半丛寒日破红榴。青山空在衣冠古,白鹤不归宫殿秋。王令平生樽酒地,千年万岁想来游。
  • 古诗《七夕咏·晚凉无复旧时妆》 - - 张芬 - - 晚凉无复旧时妆,欲罢金棱益自伤。莫笑离多偏易别,久时离别作寻常。
  • 古诗《张侍御汾溪·汾溪雨霁》 - - 张宁 - - 东风吹雨过山溪,霁景无穷入品题。花落平林春水漫,草深高岸夕阳低。天光荡漾群鸥下,云影苍茫野棹迷。几度临流坐忘返,夜深随月转荒溪。
  • 古诗《答殿卿代寄正甫》 - - 李攀龙 - - 凌云赋出罢朝天,今日恩深汉帝年。寄语故人杨得意,白头堪作病相怜。
  • 古诗《雪·东郊早是频滋麦》 - - 乾隆 - - 东郊早是频滋麦,节夜还教艳助灯。屈指年来明记忆,逢兹盛事几回曾。
  • 古诗《瀛园诗社成立十年有赋》 - - 陈振家 - - 十载回眸弹指间,瀛园喜结旧诗缘。裁云镂月消闲日,养性陶情度有年。不搏能登风雅榜,只期偶拾桂姜篇。丹枫黄菊各妍放,共乐神州鼎革天。
  • 古诗《春日宴钦桃李园续太白之兴》 - - 王渐逵 - - 春日忽相慊,携壶尽日看。风生锦步幛,露滴玉琅玕。细草迷芳渚,轻桡泛碧澜。蓬壶知不远,为尔重盘桓。
  • 古诗《秋雨同子直》 - - 王夫之 - - 秋阴何来飞雨淙,杜陵叹之后尧江。井桐已落不知数,水鸟无愁聊自双。游屐几曾过柳岸,青尊只少对兰缸。犹传锦字开幽独,湿月穿云上小窗。
  • 古诗《浣溪沙·过新津里》 - - 袁克文 - - 燕子重窥旧巷门,帘栊一抹黯离痕,画楼不似昔年春。月暗香沈人去久,尘飞云散梦来频,何堪掩涕转归轮。
  • 古诗《玉楼春·春烟澹澹生春水》 - - 高观国 - - 春烟澹澹生春水。曾记芳洲兰棹舣。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 棹沈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说湔裙当日事。  
  • 古诗《锺山有石故名》 - - 晁补之 - - 江上秋涛喷玉岩,风锼月链白云缄。 为君一叩无人境,要听洪钟出万杉。
  • 古诗《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从简》 - - 元稹 - - 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