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蝶·春苑探黄复逐红原文及翻译赏析

蝶·春苑探黄复逐红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6
春苑探黄复逐红,粉身蝉翼判东风。
几番栩舞韶华去,谁识青虫出菜中。

诗人乾隆资料

蝶·春苑探黄复逐红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蝶·春苑探黄复逐红原文及翻译赏析

蝶·春苑探黄复逐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书明庵珠师卷》 - - 元天锡 - - 元无内外遍包含,莫问前三与后三。一颗圆光通莹澈,森罗万像现于庵。
  • 古诗《新秋五日·游戏愁中事》 - - 张问陶 - - 游戏愁中事,篷窗且唱酬。梦回云栈月,人上潞河舟。临水难为赋,将归易感秋。百年多聚散,文酒暂勾留。
  • 古诗《清江引·碧梧亭下残枝满》 - - 孙梅锡 - - 碧梧亭下残枝满。拥彗罗裙短。行过木樨轩。重到芙蓉馆。向池头。戏鸳鸯。愁无伴。
  • 古诗《冷布·秋月沤池罢》 - - 朱彝尊 - - 秋月沤池罢,炎风入市初。暗窗尘茧换,方格画屏馀。贱岂妍娥织,凉宜倦客居。应逢麻纸笑,三葛更粗疏。
  • 古诗《名花·名花烂若霞》 - - 周馨桂 - - 名花烂若霞,倏忽飞如雨。亭亭柏与松,历尽风霜苦。不改旧时青,空山自千古。
  • 古诗《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 - - 王建 - -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 古诗《塞外·塞外偷儿塞内兵》 - - 罗隐 - - 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碧幢未作朝廷计,白梃犹驱妇女行。可使禦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虚声。汉王第宅秦田土,今日将军已自荣。
  • 古诗《月下笛·本意》 - - 陈维崧 - - 今夕何年,满天皓魄,一轮圆碧。露桥水驿。谁向风前喷笛。趁关山河汉夜凉,故将凤竹悽倦客。正寒潭峭岸,离乡年少,凭江船侧。当初曾记,趁寒食梨花,醉平阳宅。念奴璚管,碎把画梁尘劈。到如今漂流路岐,西风落叶无相识。月生烟,生怕铁龙,归海何处觅。...
  • 古诗《政和鹿鸣宴·首善京师》 - - 郊庙朝会歌辞 - - 首善京师,灼于四方。烝我髦士,金玉其相。饮酒乐曲,吹笙鼓簧。勉戒徒御,观国之光。
  • 古诗《上丞相寿·自叙》 - - 戴栩 - - 天地深仁不自知,物才有识荷恩私。前年仓钥尘遮面,今日朝班笏拄颐。宛若凌虚生羽翮,了无报效及毫丝。平生金石不移志,只在钧陶听所之。
  • 古诗《哭孟子乾行人》 - - 孙绪 - - 卧病沧江岁月深,每逢京使问佳音。乘骢事业期平步,倚马才名竟陆沉。一日纷纭惊白昼,孤囊经史忆青衿。泉台漠漠空长剑,天宇茫茫自古今。
  • 古诗《乱后过瓜洲旧居》 - - 蒋易 - - 鸟散瓜洲渡,书归杨仆船。荒城无马迹,广厦几人烟。晴日江光凛,秋星杀气缠。蓬蒿原自满,此别更萧然。
  • 古诗《趋红树·雨足山容重》 - - 赵执信 - - 雨足山容重,秋林不悦人。微茫觅红意,黯澹度萧晨。舍弟飞书数,邻翁送酒新。因风谢青女,九日只踰旬。
  • 古诗《挽词·道德文恭并》 - - 张守 - - 道德文恭并,才猷修简亲。中庸汉伯始,清献晋平春。望袭高华胄,身终侍从臣。不谐三老约,华屋穗帷新。
  • 古诗《送章硕卿之官武昌》 - - 李毓昌 - - 送尔之官去,关山奈别何。千金垂橐尽,万卷载车多。酒待招黄鹤,书应换白鹅。一函好相寄,珍重剪江波。
  • 古诗《泛舟湖上·短舸微吟一粟身》 - - 沈尹默 - - 短舸微吟一粟身,苍然烟雨眼中新。亭前孤鹤去千载,湖上游人历几春。南国英灵枯树在,古祠荒意野梅贫。可堪沧海横流日,来与闲鸥话苦辛。
  • 古诗《出合肥北门·淮水东来没踝无》 - - 王之道 - - 淮水东来没踝无,只今南北断修涂。 东风却与人心别,布暖吹生遍八区。
  • 古诗《松菊·绿鬓久垂雪》 - - 吴芾 - - 绿鬓久垂雪,壮心今已灰。 翩然归旧隐,端似再生来。
  • 古诗《欧阳拾遗读书堂》 - - 项安世 - - 嗟余嗜前训,蚤岁得胡模。 中年困离宗,旧学日荒芜。
  • 古诗《小雨·急雨方侵幔》 - - 陆游 - - 急雨方侵幔,斜晖忽满廊。 麈清添草色,衣润省篝香。 妇织将收茧,农功已下秧。 诸孙入家塾,亲为授三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