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陈匪石的诗 > 洞仙歌·高秋残梦原文及翻译赏析

洞仙歌·高秋残梦

朝代:现代诗人:陈匪石时间:2023-04-06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
弱柳千条为谁舞。
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
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
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诗人陈匪石资料

洞仙歌·高秋残梦作者陈匪石

陈匪石(1883-1959)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 查看详情>>

陈匪石古诗词作品: 《拜星月慢·废绿生波》 《曲游春·驻马城南路》 《杨柳枝·依旧烟笼十里堤》 《凤衔杯·登雨花台》 《千秋岁引·玉管传歌》 《满庭芳·怀霍松林羊城》 《浪淘沙·月上雨晴初》 《澡兰香·重午泛玄武湖遂至钟山北麓和梦窗》 《鹧鸪天·浅浅双鸳印碧苔》 《浪淘沙慢·和清真

洞仙歌·高秋残梦原文及翻译赏析

洞仙歌·高秋残梦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南宋杂事诗·青兕雄姿剩一钱》 - - 厉鹗 - - 青兕雄姿剩一钱,晚年空看绿苔圆。吕婆名彻枫宸听,弱女钗分剧可怜。
  • 古诗《南尾声·小旦》 - - 周履靖 - - 小旦:改衣妆山居样。管煎茶竹里花间。永侍梁鸿事孟光。
  • 古诗《黄龙洞听赵太史与诸生讲学》 - - 黎民表 - - 钓鳌遗旧迹,水石有黄龙。使者乘轺至,诸生挟筴从。晨餐长白粥,夜坐石楼钟。讵意风雩乐,还于世外逢。
  • 古诗《句·叶外应无叶》 - - 晁迥 - - 叶外应无叶,心中更有心。
  • 古诗《游虎丘寺·红尘久碍登山屐》 - - 潘希曾 - - 红尘久碍登山屐,绿水今来载酒船。塔顶风凄催客饮,佛前灯暗照僧禅。烟霞满目聊延伫,名姓逢人莫浪传。寺石不须重试剑,倚天千尺在吟边。
  • 古诗《八景诗·中虚亭》 - - 王渐逵 - - 洞然启八荒,茫茫混天地。真虚不是空,万物深以备。
  • 古诗《鹧鸪天·也是山巅与水涯》 - - 顾随 - - 也是山巅与水涯。迟迟残日度楼台。一双白鹭翻空下,千朵红莲著意开。无意绪,甚情怀。酽茶再进两三杯。忽惊黑姆当头见,莫是死神遣使来。
  • 古诗《蒲中次韵提举赵正之秦亭唱和》 - - 赵鼎 - - 丁丁谷声响,泛泛棹歌来。净港时吹浪,中流或起埃。亦知从地出,几若凿山开。帝室须梁栋,斯功当念哉。
  • 古诗《送李志全还乡》 - - 李若水 - - 半竿晓日明柳梢,飞沙眯眼东风豪。之子北归颜色好,黄纸写敕蓝染袍。只轮轧轧鸣长路,回首高冈隔烟雾。自怜不及路旁草,却解送君君到处。
  • 古诗《论油丹色·黑头青项翅油丹》 - - 贾似道 - - 黑头青项翅油丹,腿脚牙长似雪霜。相貌这般无觅处,斗时绝胜岂寻常。
  • 古诗《清溪草堂·隐者常稀阔》 - - 何景明 - - 隐者常稀阔,幽居独羡君。汀洲起渔唱,篱落傍鸥群。水接吴门树,窗生禹洞云。更传诗句好,还似沈休文。
  • 古诗《义城十景·花桥钓艇》 - - 刘炳 - - 花桥通驷马,锦里昔鸣珂。红雨桃飘浪,青丝柳蘸波。石阑晴更倚,钓艇晚还过。鱼暖金翻藻,鸥凉白宿荷。先贤多胜赏,落日一渔蓑。
  • 古诗《萧退闇索赠·称霸诗盟我独豪》 - - 金天羽 - - 称霸诗盟我独豪,论书子亦二徐高。羁栖共作吴阊隐,潜确真能羿彀逃。梦听秋原击雕谔,起循拱柳摘蛴螬。东封不借吾人笔,霜兔纵横任子操。
  • 古诗《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 - 陈是集 - - 倒泻银河枝上开,拈花微笑印如来。色香了了归禅眼,精魄飞飞濯酒杯。姑射远空呈绰约,洛神波底幸追陪。前生记与花为主,九锡名人绝尘埃。
  • 古诗《谒金门·未至枫香十馀里山水,骤发借宿村舍》 - - 周之琦 - - 行不得。何处箜篌唤客。坼岸崩沙天易黑。荒村聊寄迹。此际兰釭频剔。梦里关山闲觅。瓮牖绳枢环堵室。凤楼人未识。
  • 古诗《送水部周明宇兵备淮扬》 - - 王弘诲 - - 粉署含香大雅才,宪邦新命汉廷推。人如水部初停草,地是扬州好咏梅。淮海风声传露布,邦沟月色映霜台。春农处处销金甲,将相勋名取次裁。
  • 古诗《还长乐·瓯闽佛法半生灭》 - - 释崇岳 - - 瓯闽佛法半生灭,江浙丛林日渐凋。携手十年如一默,孰云生死不同条。
  • 古诗《秋思·露浓压架葡萄熟》 - - 陆游 - - 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罢亚香。 商略人生如意事,及身强健得还乡。
  • 古诗《双调·拨不断》 - - 马致远 - -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 古诗《答郭郎中》 - - 孟郊 - - 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 每弹潇湘瑟,独抱风波声。中有失意吟,知者泪满缨。 何以报知者,永存坚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