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安石的诗 > 冬至·都城开博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冬至·都城开博路

朝代:宋代诗人:王安石时间:2023-04-06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诗人王安石资料

冬至·都城开博路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查看详情>>

王安石古诗词作品: 《悼慧休·休公遂不起》 《赴任楚州·昆仑一支流向东》 《和王微之登高斋》 《寄纯甫·塞上无花草》 《金山·数重楼枕层层石》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道人北山来》 《示宝觉·火暖窗明粥一盂》 《县舍西亭·主人将去菊初栽》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

冬至·都城开博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冬至·都城开博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五美吟·绿珠》 - - 曹雪芹 - -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 古诗《畹香难入谱篱艳欲分秋》 - - 弘历 - - 漫道无香亦自香,秋风篱落散微芳。试从瓣萼端详看,分得陶家几点黄。
  • 古诗《夜行即送咸受返故园》 - - 陈廷敬 - - 一灯无语对青荧,谁道传呼近火城。玉勒马嘶惊判路,铜街人起报三更。我寻北墅烟中去,子望西山月下行。十里阴晴浑不定,祗应浪迹过浮生。
  • 古诗《颜明府招游琅琊台海神庙》 - - 丁惟宁 - - 秦王曾此翠华临,此日残碑断碧岑。千载阳侯呈异梦,一朝仙令倡捐金。风雷应变甘棠港,舰舸还来玛瑙琛。香火悠悠灵爽在,可知明德肇禋心。
  • 古诗《孟子·时雨之教》 - - 陈普 - - 善教惟迎欲发机,神方启沃妙乎时。沛然化境无留滞,弄月吟风自不知。
  • 古诗《静观斋·斋额璇题号静观》 - - 乾隆 - - 斋额璇题号静观,圣踪想像宝云端。管弦盈耳彼何闹,礼义悦心斯所安。
  • 古诗《斗鸡回·惊飙吹幕》 - - 朱祖谋 - - 惊飙吹幕,推枕琼瑰满。玉镜窥,双娥浅。讳说相思,带罗宽一半。江郎恨极天涯,重见怕逢春晚。尺素书,香罗荐。解得连环,半床弦索乱。
  • 古诗《山中得弱侯下第书》 - - 李贽 - - 秣陵人去帝京游,可是隋珠复暗投。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黄州。
  • 古诗《猛虎·猛虎昔当路》 - - 顾清 - - 猛虎昔当路,猎夫远潜身。麒麟在山中,左右良已勤。一朝猛虎死,弯弓射麒麟。
  • 古诗《望大孤山·鄱阳古渡留遗冢》 - - 王十朋 - - 鄱阳古渡留遗冢,湖口烟鬟露淡妆。九女何由从童子,两姑那肯嫁彭郎。
  • 古诗《周元亮少参过访兼示新诗画卷率尔奉答》 - - 叶方蔼 - - 经旬淹卧废逢迎,小队花间鸟雀惊。僻径行迟缘草暗,破扉开涩为苔生。句吟金石神尤王,卷对云山眼忽明。敢倚嵇康真病懒,不裁书札报公卿。
  • 古诗《西华表·寄谢西朝相》 - - 王寀 - - 寄谢西朝相,神奸古有图。如何延客处,庭燎照丰狐。
  • 古诗《忆家·露白风高木叶稀》 - - 彭孙贻 - - 露白风高木叶稀,客行早已及寒衣。离家不道关山远,秋梦犹能夜夜归。
  • 古诗《竹枝词·春愁如雪不能消》 - - 倪瓒 - - 春愁如雪不能消,又见清明卖柳条。伤心玉照堂前月,空照钱唐夜夜潮。
  • 古诗《留别昌国·全家虽脱海波危》 - - 王阮 - - 全家虽脱海波危,旧治无人咏十奇。孤奉明恩颜似甲,却嗔儿女笑嘻嘻。
  • 古诗《逍遥咏·逍遥抱一岂相差》 - - 赵光义 - - 逍遥抱一岂相差,方便门开智慧花。 神室分形添石髓,华池巨燄隐灵砂。 穹隆备实归宗旨,释意从容不是赊。 滋味勿教贪过度,必然混世老天涯。
  • 古诗《农妇·耕田衣食苦不足》 - - 张耒 - -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 古诗《和陶杂诗·余龄难把玩》 - - 苏轼 - - 余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 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 亲友复劝我,放心饯华颠。 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 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 已矣复何叹,旧说易两篇。
  • 古诗《送户部徐主事谢官归丰城》 - - 普庵禅师 - - 自惭干禄与时疏,晓纳牙牌别玉除。 朝鼓罢陈新奏牍,夜灯归校旧藏书。 青桑五亩连云种,黄独千株带雨锄。 藉是身闲天所放,不愁囊涩俸无储。
  • 古诗《摅情留别并州从事》 - - 马戴 - - 浅学长自鄙,谬承贤达知。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雕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