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文天祥的诗 > 端午初度·死所初何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端午初度·死所初何怨

朝代:宋代诗人:文天祥时间:2017-12-19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颇怀常杕意,忍诵蓼莪诗。
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

诗人文天祥资料

端午初度·死所初何怨作者文天祥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补授承事郎 、签书宁海军..... 查看详情>>

文天祥古诗词作品: 《歌风台·长陵有神气》 《杜架阁·仗节辞王室》 《尘外·半山风雨截江城》 《题郁孤台·城郭春声阔》 《二女第一百四十四》 《旅怀·北去通州号畏途》 《岁祝犁单阏月赤奋若日焉逢涒滩遇异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于是死生脱然若遗矣作五言八句》 《赠刘可轩写真》 《合江楼·天上名鹑尾》 《夜潮·雨恶风狞夜色浓

端午初度·死所初何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端午初度·死所初何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台湾竹枝词·谁将解赠助英雄》 - - 黄逢昶 - - 谁将解赠助英雄,海外犹存太古风。鸡黍不时缘客具,教儿切莫问穷通。
  • 古诗《西湖竹枝词·翠袖红裙服色新》 - - 陈璨 - - 翠袖红裙服色新,风前袅袅更娉娉。满头珠翠浑闲事,不及眉心一点青。
  • 古诗《咏宣德雕漆横琴盘》 - - 弘历 - - 茶盘朱漆尚深红,图写横琴坐老翁。细睇金书宣德款,疑更永乐出髹工。
  • 古诗《洞庭湖·江山好处未经眼》 - - 王十朋 - - 江山好处未经眼,人道岳阳天下无。入笔波澜自今阔,匈中已有洞庭湖。
  • 古诗《华亭百咏·苏州洋》 - - 许尚 - - 已出天池外,狂澜尚尔高。蛮商识吴路,岁入几千艘。
  • 古诗《龙砂八景·凝秀回澜》 - - 王润生 - - 春日木兰舟,春风行箭流。一湾之字木,来去耐夷犹。近岸疑无路,过桥别有邱。人文当日盛,于此溯源头。
  • 古诗《和姜明甫·诏放山林去》 - - 姚勉 - - 诏放山林去,时人冷眼看。新诗为我赠,高义似君难。又说同年弟,尤知取友端。市将梅子隐,冠尚贡公弹。
  • 古诗《夜泊吴江·瀰茫巨浸无坤轴》 - - 周权 - - 瀰茫巨浸无坤轴,溶溶一镜天东北。两虹渴饮驾空来,千寻横截玻瓈碧。啮堤骇浪飞晴雨,晦冥白昼蛟鼍舞。万家灯火水晶宫,令肃貔貅夜挝鼓。斗柄衔城湖月白,清愁恼我江南客。安得风流张志和,共醉渔舟擪长笛。...
  • 古诗《笔兴吟·窗晴气和暖》 - - 邵雍 - - 窗晴气和暖,酒美手柔软。兴逸情撩乱,笔落春花烂。
  • 古诗《寄丁韵琴·百里相望感索居》 - - 周光祖 - - 百里相望感索居,夏侯丝竹近何如?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结客谊高贫贱日,苦吟身老战争余。何家自是耽通隐,不效兴公赋遂初。
  • 古诗《魏宪使石笋小筑》 - - 释居简 - - 野芳佳木自衡斜,约勒春风占物华。聊复避喧非避世,种桃不似种梅花。
  • 古诗《扬州天庆观作》 - - 俞德邻 - - 日转梧桐影密,月明杨柳阴疏。经阁磬声
  • 古诗《晓禽·朝气动众禽》 - - 沈曾植 - - 朝气动众禽,檐端语喈喈。我心感明发,起坐与之偕。万籁战清秋,意车轶埏垓。吁嗟敝老人,蹩躄行何阶。徙倚就南荣,陈编强差排。古人终已矣,来世诚难裁。喉舌讵有殊,欣憎邈相乖。近前姑婉娈,视远皆奇侅。故纸谅难综,故言复何谐。冥冥独归卧,飒飒严霜来。...
  • 古诗《句·青帝回风初习习》 - - 晏殊 - - 青帝回风初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 古诗《重华宫曲宴于阗回长漠咱帕尔》 - - 乾隆 - - 朝天兼值预朝正,曲宴宜教沐宠荣。尔父诚为识时务,王臣讵有限禆瀛。旧宫小会轻齐史,新域来宾愿武成。入律东风方凑达,春台乐与物咸亨。
  • 古诗《汉阳晚泊·傍桥吟望汉阳城》 - - 杨徽之 - - 傍桥吟望汉阳城,山遍楼台彻上层。犬吠竹篱沽酒客,鹤随苔岸洗衣僧。疏钟未彻闻寒漏,斜月初沈见远灯。夜静邻船问行计,晓帆相与向巴陵。
  • 古诗《前过京口银山得诗二句而未就乃续成之》 - - 全祖望 - - 庙中雷震蕲王鼓,岸口灰飞老兀魂。闻道金山但坐啸,曾无风鹤共追奔。
  • 古诗《淡助·谈经唐世岂无人》 - - 徐钧 - - 谈经唐世岂无人,君独春秋学最深。力辩邱明非左氏,后来朱子始知音。
  • 古诗《山间·山回雾气湿》 - - 赵崇鉘 - - 山回雾气湿,生意鞠砰隐。 石道苔藓春,松花郁金粉。
  • 古诗《老妓自汴京人泣而赠之》 - - 许县尉 - - 薄妆自叙老深宫,一曲悲歌听不终。 黑发尚沾梁苑雪,素衣还带上林风。 残春柳叶萧条绿,破国桃花冷落红。 收拾琵琶蹙眉黛,教人同在泪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