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宗源瀚的诗 > 都门答许海秋原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都门答许海秋原韵

朝代:清代诗人:宗源瀚时间:2021-09-13
春明怀抱一为开,搔首南天拨马回。
薄宦深惭投笔吏,忧时谁信出群才。
高文京国同声寡,怨笛山阳变徵哀。
为报临江摧旧宅,寒云凄断凤凰台。

诗人宗源瀚资料

都门答许海秋原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都门答许海秋原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千尺雪·飞波纷委落嶙峋》 - - 弘历 - - 飞波纷委落嶙峋,积素铺冰一色匀。岂不寻常斯对雪,果然假相弗如真。
  • 古诗《浣溪沙·桐仙咏菊写真》 - - 宋翔凤 - - 爱菊堪称第一流。风花露叶费雕锼。最萧疏处最宜秋。肯倩挥毫传影出,还当把酒与相酬。不辞斜日尽勾留。
  • 古诗《乌江怀古·一增不用岂天亡》 - - 龚鼎孳 - - 一增不用岂天亡,倾国何当罪艳妆。试看八千齐解甲,虞兮曾不负君王。
  • 古诗《九日游淡竹坞度大壮岭至妙严寺饭归转入保庆寺小憩》 - - 钱载 - - 此日例登高,有客偕以行。行行玉麈下,已远溪边城。坞中田半割,打稻家家声。识是永和乡,翠岭松阴横。松阴复松阴,岭北峰峥嵘。盘冈拥孤寺,数里穿松平。沙门解揖客,款款乡人情。东林不设酒,兹岂为渊明。沈公读书处,修竹风泉鸣。偶来非访古,境亦随心生。还循旧路眺,采折黄花茎。黄花积谷...
  • 古诗《鹧鸪天·为其年题九青卷》 - - 邹祗谟 - - 断袖相思未惯经。皇姑河畔指双星。誓如鱼墨浓偏淡,酒到鸦啼醉复醒。须漫语,且徐听。一声弹做雨淋铃。铜官泼墨如螺翠,更向山头望九霄。
  • 古诗《掩卷有感·少年虽读书》 - - 陆游 - - 少年虽读书,每恨性疏懒。中年颇自励,已叹岁月短。学不到圣贤,此意终未满。甑空不忧饥,衣垢不思浣。区区管晏事,端可付一莞。羸然八十翁,风雪卧空馆。
  • 古诗《卢氏母挽词·为语歌铃过野田》 - - 林亦之 - - 为语歌铃过野田,不须泪眼更悬悬。人间催促如风叶,谁是平头八十年。
  • 古诗《春雪用韩昌黎韵同彭应之作》 - - 朱熹 - - 既有阳春曲,那无白雪谣。连天飞不断,著地煖还销。未掩高人户,难齐衲子腰。稍开银世界,渐长玉枝条。兴尽愁烟艇,行迷认野桥。酒肠浑欲冻,吟笔为谁摇。残腊成三白,馀寒又一朝。香随梅蕊落,轻伴柳花飘。神女羞捐佩,鲛人敢献绡。东皇应好事,避舍亦相饶。...
  • 古诗《早行·山鸟相呼曙》 - - 刘攽 - - 山鸟相呼曙,樯乌自指南。健看帆席满,坐数舳舻衔。水阔蛟龙舞,鱼肥鹳鹤贪。阵云浓似墨,送雨向湘潭。
  • 古诗《元龄招饮未果赴复以诗见促辄次其韵并呈景蕃》 - - 张扩 - - 主人剧风味,玉壶涵春冰。恶客费招呼,诗来委弓旌。两季复可人,名应处士星。请从狗窦窥,敢辱蒲轮迎。我昨占食指,似当尝鼋羹。平日口腹累,老穷尚蝇营。百花晓无迹,良辰况难并。虎头政病酒,渴肺怜江清。未知几百盏,浇肠诃雷鸣。归时戒被肘,会见金盆倾。...
  • 古诗《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 - 梁寅 - - 霜白玉堂砌,乌啼锦树枝。小儿誇解笛,莫向月中吹。
  • 古诗《同官送鲈·斑鳞拧鬣玉为肌》 - - 米芾 - - 斑鳞拧鬣玉为肌,梦入松江自可疑。
  • 古诗《感怀·平生寂处本无朋》 - - 周馨桂 - - 平生寂处本无朋,一出衡门便取憎。莫怪交情多冷淡,当思峭骨亦崚嶒。相轻只是文人习,自胜应将故我惩。此去同行须耐辱,头颅老大尚何能。
  • 古诗《偕同年何屺瞻过古藤书屋时藤花方盛开赋呈杨玉符孙松坪两前辈》 - - 查慎行 - - 高出檐牙又几层,浓阴特比昔年增。重揩雾里麻茶眼,来对阶前老大藤。一片黏须犹待拂,千梢压架恐难胜。祗应火急催新句,莫谓先生病未能。
  • 古诗《夜行船·郁孤台》 - - 顾贞观 - - 为问郁然孤峙者,有谁来雪天月夜。五岭南横,七闽东距,终古江山如画。百感茫茫交集也,淡忘归夕阳西挂。尔许雄心,无端客泪,一十八滩流下。
  • 古诗《钗头凤·重门静》 - - 赵我佩 - - 重门静。东风定。薄寒如水帘波暝。炉烟袅。屏山绕。金钱卜罢,玉釭花爆。报。报。报。春偏冷。人微病。海棠睡起愁难醒。眉慵扫。情空恼。思君别后,碧天云杳。悄。悄。悄。 
  • 古诗《六祖·新州在何处》 - - 林同 - - 新州在何处,有个养亲人。一旦成佛去,那知昔卖薪。
  • 古诗《和张总管菊·云里霓裳闲俨雅》 - - 李复 - - 云里霓裳闲俨雅,霜前黄鹄独轩昂。 不从春意装褫巧,却被秋风漏泄香。
  • 古诗《观葵有感》 - - 蔡必荐 - -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负床头沽酒钱。 得钱向酒家。 君不见,戎葵花。
  • 古诗《淮阳路·荒村倚废营》 - - 李商隐 - - 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 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