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郭印的诗 > 读易一首简刘韶美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易一首简刘韶美

朝代:宋代诗人:郭印时间:2018-01-30
学易不识日月魂,盲人展转误铜盆。
分阴分阳发天秘,羲文孔子同一门。
头童习之老鬅鬙,熙熙未梦春台登。
一朝索得乾坤蕴,岂但潜龙及履冰。
与君细评宝花纷,只恐鬼神潜听闻。

诗人郭印资料

读易一首简刘韶美作者郭印

郭印,字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双流人。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任仁寿、铜梁等地县令,左朝请大夫等。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刺史,年八十余卒。与秦桧虽曾同..... 查看详情>>

郭印古诗词作品: 《用韵·服田力穑是良农》 《次元守中秋观月韵》 《次刘子翼韵·逢迎欣晤语》 《水仙花·琉璃擢干耐祁寒》 《吐华月为题·山深隐麚麇》 《书怀·物齐人即我》 《吐华月·桃源渺何所》 《登咒土寺东台》 《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 《次韵仲明举西郊别墅

读易一首简刘韶美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易一首简刘韶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登岱·蹑屐登黄岘》 - - 申涵光 - - 蹑屐登黄岘,崩云暗女萝。万峰朝碣石,一气引洪河。近水花争发,方秋雨易多。似闻梁父叹,怀古正长歌。
  • 古诗《西湖棹歌·东江水长西江落》 - - 宋湘 - - 东江水长西江落,南堤北堤有水关。生小西湖撑艇子,不愁风浪只愁閒。
  • 古诗《发年马留别沈阳诸子》 - - 吴兆骞 - - 辞君更东去,回首见重边。塞尽秦时地,山开徼外天。长歌哀午夜,远谪痛丁年。纵有高秋雁,苍茫信岂传。
  • 古诗《皂鹤洞·皂鹤有时出》 - - 游师雄 - - 皂鹤有时出,振迅击天翩。未见饮啄时,灵风想自咽。
  • 古诗《山中月夜·良夜不成寐》 - - 陈沆 - - 良夜不成寐,坐看山月生。树如将晓色,虫有欲秋声。溪水照逾静,竹风吹更清。梦魂知不远,祗绕白云行。
  • 古诗《卷后八绝·古来耕读两相循》 - - 程敏政 - - 古来耕读两相循,立志谁堪慕有莘。闻说一犁春雨后,绿阴长作带经人。
  • 古诗《送刘司训罢归蜀》 - - 韩邦奇 - - 万里川南道,秋深感慨多。汉江冲雨渡,栈道拂云过。对月应怀友,临杯且浩歌。到家问黄菊,三径长青萝。
  • 古诗《六言绝句·昨夜雷声送雨》 - - 赵南星 - - 昨夜雷声送雨,朝添绿水满池。船尾新来翡翠,沙边久立鹭鸶。
  • 古诗《咏怀诗·灌木寒声集》 - - 唐寅 - -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 古诗《留客迟·君颜犹少年》 - - 叶茵 - - 君颜犹少年,我发不胜帻。百岁垒一丘,主翁惊是客。
  • 古诗《吴子夜四时懊歌》 - - 邓云霄 - - 自君之出矣,缲丝头绪多。朝来理蚕箔,不忍见双蛾。
  • 古诗《閒坐口谣·独坐看花枝》 - - 张玉娘 - - 独坐看花枝,无言双泪垂。痴婢不知意,问我心恨谁。
  • 古诗《大圣乐·寿孙节母》 - - 邹祗谟 - - 冰块霜纨,桐阴萧瑟,熊丸荻课。应不数周礼师传,绛帐女宗,争颂雪满烟萝。有子孙郎斑管擅,看驷马高车题柱过。他年志,便起居八座,綵舞巍峨。空庭鹤唳风咽,更绣阁时闻黄鹄歌。只青箱丹卷,琅函贝偈,互听高哦。偕隐无文,陈情有表,此乐家庭事孰多。持樽劝,见鸾腰虎齿,同进金鹅。...
  • 古诗《寄慰遐亭妹丈下第》 - - 缪公恩 - - 李廌居然失主司,北平飞将数尝奇。才高岂遂文憎命,器大应知用有时。
  • 古诗《访城南孝子庐墓》 - - 朱诚泳 - - 命驾来寻孝子居,落花天气日长初。乔松几个一双鹤,老屋数间千卷书。高冢己沾新雨露,故家还守旧田庐。纷纷肉食知多少,侧耳高风愧不如。
  • 古诗《媚歌·暮来妆阁冷》 - - 屈大均 - - 暮来妆阁冷,风使雪花多。若作春杨柳,当如飞絮何。
  • 古诗《霓裳中序第一·燕子矶怀古》 - - 董以宁 - - 看萧萧瑟瑟。怒浪寒空都一色。更望处断虹层碧,见风带泉绅,水肤山骨。荒烟遥接。回首是晚霞新月。听欸乃芦中吹彻,渔舸三两叶。端的。江山奇绝。正千里泠泠一折。送我短衫豪客。念六代芜湮,五朝萍没。旧事兴和灭。也只是江潮吹叠。今何日燕子矶头,倍觉清流激。 ...
  • 古诗《人面岩·看尽人间古与今》 - - 王十朋 - - 看尽人间古与今,苍颜一任藓苔侵。岂惟有面如人面,更喜无心似兽心。
  • 古诗《饮酒·淮海老使君》 - - 苏辙 - - 淮海老使君,受诏行当至。 当官不避事,无事辄径醉。 平生自相许,兄先弟亦次。 东南岂徒往,多难嫌暴贵。 白首六卿中,嚼蜡那复味。
  • 古诗《唐都尉山池》 - - 崔湜 - - 曲渚飏轻舟,前溪钓晚流。雁翻蒲叶起,鱼拨荇花游。 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幽寻惜未已,清月半西楼。